走在开满鲜花的道路上

河南省王利引名班主任工作室

<h3>  自2018年11月加入“王利引名班主任工作室”至今已一年有余,期间我如同一株干渴的幼苗慢慢吮吸着工作室给予的阳光和雨露,细细品味着工作室成员的优化策略,慢慢消化着名师专家释放的能量。我也在不知不觉中变化着,成长着……<br></h3> <h3> “敢说了”</h3><h3> 工作室每次研修都要求全体成员针对指定话题谈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刚开始不得不硬着头皮胆怯地说,但主持人王利引主任对我们没有批评,更多的是鼓励鼓励、再鼓励,还有个别建议性的指导。经过这一年多的历练,如今的我克服了心理障碍,能从容的上台了。</h3><h3><br></h3> <h3> “会写了”</h3><h3> 工作室要求每次研修都要交一篇教育叙事,这又迫使我不得不提起笔来,可从哪里找素材呢?转念一想,同事经常在办公室谈论:“我们班的小李最爱接话茬……”“我们班的小王经常邋里邋遢,书包就像垃圾桶……”“我们班的小张上课像个木头人,从来不主动举手回答问题……”这些小现象不正是我要写的对象、要研究的内容吗?这也正是我们班出现的问题呀。哪里还需要到处搜集?只需要追问他们怎么处理的,效果怎样?总结、反思在我的课堂上出现类似的事件处理的过程,以文字的形式记录下来即可。如今每周写篇教育叙事成了顺理成章的事。</h3> <h3> “爱读了”</h3><h3> 在班级管理中处理问题时,面对思维活跃且正在成长的那帮活宝,要想用最科学的办法恰到好处的征服他们,没有理论知识的支撑,很难让他们信服。于是工作室成员开启了读书之旅,集体同读一本书计划:《让班级文化落地生根》《孩子,你自己来》《轻轻松松当好班主任》《班级管理小妙招》等都是我们拜读过的作品。里面不少教育理念和管理方法成了我困惑时的灵丹妙药。为了怕某人以忙为借口而掉队,工作室制定了写读书笔记并打卡制度,每天统一读书页码,当天记录对自己有用的内容,由专人负责登记打卡名单。如今在工作室兄弟姐妹的相互督促和监督下,我们都能按规定的时间节点系统完整地读完一本书,并且个个收获满满。现在每天再忙也要抽空读会儿书已经成了习惯。</h3><h3><br></h3> <h3> “收获了”<br></h3><h3> 每次工作室集合研讨室时是我最开心的时刻,带着两周来自己遇到的棘手问题和班级管理的困惑,或者是小伙伴上次的疑难问题在我的课堂上实践后想出的小策略,都迫不及待的与大家交流、分享。</h3><h3><br></h3> <h3> “成长了”</h3><h3> 如果问这一年自己成长了多少?真无法用一个准确的数字来形容。只觉着班里那些调皮捣蛋的孩子不那么惹人厌了,甚至感到他们挺可爱的。以前遇到学生问题就心烦意乱,现在可以用一颗宽容的心理解并允许这些正在成长中的孩子犯错了,从而能淡定的处理各类事务。</h3> <h3>  在这一年里最大的收获就是找到了职业幸福感!和班里的学生朝夕相处像是看着自己孩子渐渐长大一样,欢乐着他们的欢乐,痛苦着他们的痛苦!但我知道要学习的东西还有很多很多,我会一直走在名班主任工作室这条开满鲜花的道路上。</h3><h3>不是找到志同道合的人才可以上路,而是上了路才知道谁是志同道合的人。感恩各级领导给班主任搭建相互交流的平台,庆幸我成为名班主任工作室的一员,遇到了工作室各位志同道合的伙伴,让我踏上了班级管理探讨之路。在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工作室全体成员的帮助下,我争取把班级管理工作化繁为简,力争做一名幸福的班主任,打造出幸福的班级,成就我幸福的人生!</h3> <h3>文 字:李艳蕊</h3><h3> 王利引名班主任工作室成员<br></h3><h3>任教学校: 南乐县杨村乡友谊小学</h3><h3>获得荣誉:市优秀班主任</h3><h3> &nbsp;市级骨干教师</h3><h3>&nbsp;</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