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在秘鲁茫茫的安第斯山脉的崇山峻岭中,有一座建立在高山之巅的印加古城,西班牙人在对其长达300多年的殖民统治时期,竟然对它一无所知。直到1911年7月24日一位美国耶鲁大学的教授,考古学家海勒姆·宾厄姆,在距印加古都库斯科城120公里,海拔2400多米的群山之间,发现了这座被白云和密林覆盖的古城。考古学家无法得知它的原始名字,于是借用了附近一座山名,称其为马丘比丘。</p><p> 而在其400年的时光中,这个深藏在崇山峻岭中的印加古城,这个海拔2280米,两侧高约600米的悬崖,峭壁下日夜流淌着的乌鲁班巴河的马丘比丘,直到1983年才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定为世界遗产,而且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世界新七大奇迹之一。马丘比丘是保存完好的前哥伦布时期的印加遗迹,也是南美洲最重要的考古发现,更是秘鲁最受欢迎的旅游景点。</p><p> 2019年12月 6日,我从巴西的圣保罗阿根廷,一直到智利的圣地亚哥瓦尔帕莱索,再到秘鲁的亚马逊雨林,经库斯科到达马丘比丘,无意间我走过的这条路跟电影《摩托日记》的主人公,切.格瓦拉1951年10月骑着一辆破摩托车,游历南美洲时走过的是同一条路,格瓦拉游历过的地方这次我都游历过,《摩托日记》这部电影正是根据切.格瓦拉本人写的《南美丛林日记》改变而成的。这部电影是我从南美回家后才看到的。</p><p> 在去南美之前,我在电视上多次看到介绍马丘比丘的纪录片,在那个遥远的壁立千仞的地方,想到“壁立千仞”这个词时,我还百度了一下,“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这是清末政治家林则徐任两广总督时在总督府衙题书的堂联。意为:大海因为有宽广的度量才容纳了成百上千的河流;高山因为没有勾心斗角的凡世杂欲才如此的挺拔。而马丘比丘正是这样的地方,在高山万仞之间,它静静地寂寞的躺在高山之巅,一直以来无人打扰,即使现在,当世界各地的游人离去,夕阳下的马丘比丘仍然是寂寞的,走在它的身边,我时时感到游走的风都是寂寞的,就连天上游弋的白云也是寂寞的。</p><p> 马丘比丘在印加语中意为“古老的山巅”,1532年,印加帝国正当全盛期,拥有600万国民,掌握了当时先进的有色金属冶炼、加工技术,能制造出一流的冷兵器,可就是这样一个强盛的帝国,还是被闯入的数百名西班牙殖民者用短暂的时间给消亡了,马丘比丘的印加文明失落了,据口传历史记载,马丘比丘的消亡除西班牙人入侵外,还有史学家推断的部族之间自相残杀,势力削减,而真正的原因却一直是一个谜。</p><p> 而美国高中的历史教科书,详细阐述了印加帝国失落的原因:“1531年,180名西班牙士兵在南美洲的太平洋沿岸登陆巴西阿根廷智利来到秘鲁的亚马逊,经利马到库斯科,然后到马丘比丘。他们带来了火枪、马,同时也带来了欧洲的疾病,而印加帝国的居民对此毫无抵抗力,印加国王也死于瘟疫中。国王死后,他的两个儿子为了争夺皇位而挑起了内战。其中的一个儿子,借着西班牙人的帮助,打败了另一方。之后占领了印加古城,并把它作为首都……”</p><p> 印加人崇拜太阳,太阳神是他们最重要的神灵,印加王都自称为“太阳之子”。选择这样高的位置建设如此规模的一座城,据说为的只是离太阳更近一些,有利于举行各种宗教祭祀典礼活动,据说考古时马丘比丘绝大多数是女人的头骨,他们推断这些都是敬献给太阳神的祭品。</p><p> 还有一种猜想:印加古城的建筑,全用巨石建成,见不到灰浆的痕迹,在那个荒蛮的时代,达到如此的工艺水平是一个谜。更重要的是那些巨石,古印加人从哪里用什么方法搬来的?在崎岖狭窄而危险的山脊上,把巨石运上山巅几乎没有可能!秘鲁科学家认为印加人并没有在悬崖峭壁上搬运巨石,而是在山巅就地取材的。他们在选定的山巅就地采集岩石制作砌块,在山顶开出了一片9万余平方米的开阔平地,垒筑古城。然后把剩余的石块、碎砾全部扔下了山崖,在山巅留下了这座奇迹般的古城。</p><p> 不管是哪一种猜想,马丘比丘都是一座令世人瞩目的城。就是这座城从库斯科到马丘比丘要转三次车,先从库斯科坐两个多小时的汽车到欧雁台,再坐三个半小时的观光火车到热水镇,再从热水镇坐将近一个小时的汽车到马丘比丘山脚下的入口,然后沿着印加古道从入口到山顶还要徒步一个多小时才能到达山顶。可以想象,在四、五十年代的南美洲,聂鲁达、格瓦拉们骑着马去马丘比丘该有多么的艰难,格瓦拉还是徒步去的。</p><p> 1943年10月的某一天,智利诗人聂鲁达骑着马曾经走过这条路,聂鲁达为这座古老而神秘的印加遗迹曾写出了500行著名长诗《马丘比丘之巅》,这首诗是聂鲁达最为著名发表次数最多的一首长诗,他在诗中这样赞美马丘比丘:“我看见石砌的古老建筑物镶嵌在青翠的安第斯高峰之间。激流自风雨侵蚀了几百年的城堡奔腾下泄……兄弟,请跟我一起攀登,给我手,从你那痛苦遍地的深沉区域,别回到岩石的底层”。</p><p> 聂鲁达的这首诗曾激发了无数人对马丘比丘的想象和向往;台湾作家三毛曾经走过这条路,三毛曾在《万水千山走遍》中描述过马丘比丘,因雨季来临,她在马丘比丘时遇到了洪水,所幸最后逃过洪水,1951年23岁的切.格瓦拉曾经走过这条路,格瓦拉在游历途中看到秘鲁印第安人贫苦的生活,正是游历南美洲的经历,让切.格瓦拉的思想发生锐变,使之走上了一条为劳苦大众谋取幸福生活的路。</p><p> 当我坐在宽敞明亮的观光火车上,沿着苍翠欲滴的高山峡谷,沿着清清的乌鲁班巴河向马丘比丘行进的时候,当我走在印加古道上,当我站在马丘比丘的高山之巅,俯视整个印加遗址,当我看见一只雄鹰在天空翱翔,几只羊驼自由自在的在山巅吃草,望着远处苍穹之下的印加古城,不禁心潮澎湃:</p><p><br></p><p>─为失落的印加古城马丘比丘而作</p><p> (2019.12.7日./一箪)</p><p><br></p><p>当我怀着虔诚而激动的心情</p><p>沿着安第斯山脉一步步</p><p>走向你的时候,马丘比丘</p><p>当我坐在你的马鞍上</p><p>重温你苍凉的历史</p><p>那个让人心碎的亡国的故事</p><p><br></p><p>1943年10月的某一天</p><p>当智利诗人聂鲁达骑着马</p><p>翻越重重大山,专为你而来</p><p>这位时年39岁的诗人</p><p>并不知道,这次寻访将成为他</p><p>命运的节点</p><p>他为神秘而古老的印加遗址</p><p>写下一首500行的旷世长诗</p><p>《马丘比丘之巅》,整整四百年</p><p>你静默在安第斯山的群峰中</p><p>藏匿起细腻的风声和雨声</p><p>藏匿起你的铮铮铁骨</p><p>让我一个从东方远道而来的异乡人</p><p>为伟大的印加帝国</p><p>为你的消失和失落而唏嘘</p><p><br></p><p>帕斯库蒂,印加最后的王</p><p>我在马丘比丘的遗迹中</p><p>回味你辉煌的历史,寻找石头斑驳的</p><p>耻辱与辉煌,文字的秘密</p><p>也许就藏在一个隘口</p><p>亡国之血,涂抹在每一块巨石上</p><p>黄金、庙宇、教堂、宇宙</p><p>时间、空间,蓝天、白云</p><p>我看见一只羊驼在低头吃草</p><p>你默默地沉睡在高山之巅</p><p>用孤独,荒凉,废墟获得世人</p><p>惊奇的一瞥</p><p>印加人的排箫里流淌着你的忧伤</p><p>你读不懂侵略者和野蛮人的</p><p>文明,马丘比丘</p><p><br></p><p>你的宫殿里曾经灌满了酒</p><p>石缝里流出苍凉的血</p><p>库斯科教堂的钟声彻夜为你祈祷</p><p>从你的胸口一抓就是</p><p>一把历史,一擦就是一滴眼泪</p><p>站着安第斯山脉的脖子上</p><p>面对高原上燃烧的太阳</p><p>马丘比丘,站在你的面前</p><p>我不能做一个冷血的人</p><p>一个无动于衷的人</p><p>被你惊扰的灵魂,唤醒我沉睡的</p><p>血液,此刻,我离你越来越近</p><p>就仿佛离神越来越近</p><p><br></p><p>我是一个沿着印加古道而来的女子</p><p>一个被聂鲁达的马</p><p>海瑞姆·宾汉姆的锤子吸引而来的</p><p>女子,站在安第斯山脉</p><p>站在印加帝国的石头面前,时间的</p><p>驼羊带领我,奔向你</p><p>每一个角落,你嵌入峡谷的</p><p>每一支奔涌的山溪</p><p>仿佛都是一面粗粝的镜子</p><p>映照着故国不堪回首</p><p>月明中的伤痛历史</p><p><br></p><p>.一箪于2020年3月5日草稿</p><p>(文中照片为一箪手机所拍)</p> <p> 马丘比丘是一个特别偏僻的地方,从库斯科到马丘比丘乘火车,首先要从库斯科坐两个多小时的汽车到马丘比丘观光火车的始发站欧雁台,再坐三个半小时的观光火车到热水镇,到了热水镇还要坐一个小时左右的汽车到马丘比丘山脚下的入口处</p> <p> </p> <p> 这就是马丘比丘观光车的始发站欧雁台,火车站像六七十年代中国的火车站</p> <p> </p><p><br></p> <p> 站在路边等车的游客</p> <p> 我在车上拍的视频</p> <p> 宽敞明亮的观光火车沿着高山峡谷</p> <p> 一路高歌而去</p> <p> 窗外一晃而过的庄稼地</p> <p> 古老而简易的印加人住的房子</p> <p> 台湾作家三毛和23岁的阿根廷在校大学生格瓦拉就是从这里到马丘比丘的,那时这里是崎岖不平的山路(照片来自网络)</p> <p> 山里人的教堂</p> <p> 聂鲁达是骑着马于1943年10月去马丘比丘的(照片来自网络)</p> <p> 发现马丘比丘的美国考古学家,耶鲁大学教授马里奥·特斯蒂诺 Mario Testino</p><p> “秘鲁有一种特殊的风格,你在世界上其他任何地方都看不到:它有很多不同的印记,将印加极简主义与沉重华丽的西班牙巴洛克风格混合在一起,它非常有趣。”(照片来自网络)</p> <p> 海勒姆·宾厄姆这个名字总是与马丘比丘紧紧相连——1911年,正是这位探险家,在队友都要放弃时坚持登山,首次拍下了马丘比丘的真实样貌并做了系统研究,让马丘比丘“重见天日”,引起举世轰动。</p><p> 虽然后世有研究表明他并不是马丘比丘的首位发现者,但无疑是他的经历让世人找回了这座“失落之城”,为了纪念他的伟大贡献,连通库斯科与马丘比丘的豪华列车正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p><p> 世界新七大奇迹之一马丘比丘,以其精湛的建筑技术和绝佳的地理位置闻名世界,因为没有文字记载,这个宏伟的建筑群至今是个谜,成为人类文明史的一大悲剧。难以想像500多年前印加国王仍然以结绳记事的方式统治着数以600万之众的国民,然而庞大的帝国却被180多入侵的西班牙人征服,伦为西班牙的殖民地。马丘比丘这座高山上的城堡从此在世界上消失,直到一百多年前人们重新发现了这个神奇的建筑,也给世人带来了无尽的想象。</p> <p> 古城遗址</p> <p> 三毛在《万水千山》里写库斯科:“下机时天空是晴朗的,海拔三千五百公尺的古城,在一片草原围绕的山丘上气派非凡。印加的石基叠建着西班牙殖民时代的大建筑,两种文化的交杂,竟也产生了另一种形式的美。”</p><p>— 三毛 《万水千山走遍》(照片来自网络)</p> <p> 从马丘比丘的入口一直到失落的印加古城,全程是崎岖难走的土山路,跟五、六十年代格瓦拉聂鲁达三毛们走的路完全一样,我在去马丘比丘的路上见到的印加人的穿戴,竟然跟电影格瓦拉《摩托日记》里的印加人一模一样,由此可见这里的印加人依然像上个世纪一样贫穷。</p> <p> 沿着印加古道往上爬</p> <p> 这里是第一道观景台</p> <p>于是,我在茂密纠结的灌木林莽中, </p><p>攀登大地的梯级, </p><p>向你,马克丘·毕克丘,走去。 </p><p>你是层层石块垒成的高城, </p><p>最后,为大地所没有掩藏于 </p><p>沉睡祭服之下的东西所居住。 </p><p>在你这里,仿佛两条平行的线, </p><p>闪电的摇篮和人类的摇篮, </p><p>在多刺的风中绞缠一起。</p><p>—— 《马丘比丘之巅》节选</p> <p> 高山之巅的马丘比丘</p> <p> 古老的梯田加古城遗址</p> <p> 古城遗址</p> <p> 古城遗址</p> <p> 这几张羊驼的照片是我在马丘比丘之巅照的,当时问领队能不能看到羊驼🦙</p> <p> 没有想到那天的天气太好了!很多羊驼在草甸子上吃草,没有想到我也照了有羊驼的马丘比丘照片</p> <p> 各种颜色的都有</p> <p> 我在很多马丘比丘招贴画中看到有羊驼的</p> <p> </p> <p> 我不厌其烦的从各个角度,对准马丘比丘照</p> <p> 其实照两三张就够了,我照个不停,生怕漏了!</p> <p> 聂鲁达为这座神秘而古老的印加遗址写下了一首500行的旷世长诗《马丘比丘之巅》,洋洋洒洒的超现实主义笔法之下,是安第斯山巅曾经繁荣的都城、曾经熙攘然而永远消失的人群、古印加帝国的辉煌和消亡...</p> <p> 可以说,这首诗让马丘比丘成为了世界上最诗意的遗迹之一,促成了马丘比丘真正意义上的“被发现”。 </p> <p> 马丘比丘之巅的云雾千百年来仍未消散,向世人低语印加帝国的珍贵记忆。脚下乌鲁班巴河山谷里的石头、角落里历史遗留的残肢断臂,都如烙印一般,流淌在印加人滚烫的血液里。如果你站在山顶俯瞰,印加帝国古老的魂魄仍未离去。</p> <p> 马丘比丘热水镇,有人在吹排箫,有人演奏吉他🎸</p> <p> 热水镇广场休闲的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