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洋溢校园 阅读点亮人生

幽香润玉

<h3>  2019年12月13日,首届兰州儿童阅读暨书香校园建设论坛在兰州市东郊学校召开。天祝县城关小学12名教师在王永平副校长的带领下,参加了这次阅坛盛会。此次论坛,从多个角度、多个层次探讨儿童阅读课程,进一步推广儿童阅读,推进母语教育改革,引领和推动小学语文教师加强对统编教材和课内外阅读整合的研究。</h3> <h3><font color="#ff8a00"><b>书香示范:兰州市东郊学校成果呈现</b></font></h3><h3> 兰州市东郊学校自2016年开展“阅读地平线”计划以来,取得的成果扎实、有效,具备示范意义,被“阅读改变中国”评选委员会评定为2018年度书香校园。从课堂,到家庭;从校园,到社区;从自然,到文学;从文化,到艺术,母语的学习让东郊学校的学子们幸福成长。师生们的美好生活就是从这朗朗书声中开始的。</h3> <h3><font color="#ff8a00">专家引领:多场震撼人心的教育教学演讲</font></h3><h3> 本届论坛名家云集,儿童文学作家彭懿、亲近母语创始人徐冬梅、著名教育学者李庆明、心和公益基金会秘书长伍松,“阅读改变中国”评委郜云雁等专家齐聚一堂,深度研讨儿童阅读的课程建设的途径与意义,书香校园建设的规划与落实,品牌影响力的打造等议题。</h3><h3> 彭懿先生讲述了自己在创作摄影绘本时的艰辛与坚持。他在语言不通的马来西亚寻找巴夭人部落,险些遭遇抢劫;他翻越森林和沼泽,来到最后的驯鹿人部落,险些坠马失去生命。他多年坚持寻找心目中最美的溪流,终于在大巴山找到了如仙境一般的溪流。他在绘本《山溪唱歌》里说:“不管他是一个大人,还是一个小孩,他都有一条属于自己的山溪,请找到它,然后把它装在心里。”祝所有人都能找到自己内心的那道山溪。在他的不懈坚持下,《巴夭人的孩子》、《驯鹿人的孩子》、《怪物爸爸》、《精灵鸟婆婆》、《公鸡的唾沫》、《我用32个屁打败了睡魔怪》等一本本制作精美、故事动人的摄影绘本呈现在读者眼前。</h3> <h3><font color="#010101">  徐冬梅是亲近母语的创始人,也是著名的儿童阅读推广人,她做了题为《亲近母语理念下的整本书阅读和教学》的讲座。她解析了亲近母语的理念和奋斗目标——培育有中国根基的世界公民。她用《诸神的踪迹》、《祝福》、和《西游记》三个阅读案例,为我们解读了《亲近母语:小学语文课程实施方案》,多角度、多层次向我们详细解阐释了整本书的阅读和教学。此外,她还结合统编版语文教材的研发理念,阐述了母语教育改革的方向和紧迫形势,鼓励和引领我们重建母语教育,学习中国文化,让每一个生命体在学习中完善自己、超越自己、成就自己。</font></h3> <h3>  学者李庆明所做的题为《传灯——文化语境里的书香建设与传承》的演讲,以一位普通妈妈创作的风靡全球的绘本《我讨厌书》开篇,告诉我们:“阅读是为了活着。”他说:“儿童的心灵柔嫩而脆弱,推荐给他们的初始读物应该是美德的典范,这样才能撒下高贵的精神种子。”他带领我们品鉴经典“六味”。他解读的《美丽的人生》,告诉我们童趣的生活虽好玩,却也充满着严肃的况味。说到“诗情的体验”,他强调要讲出质感,诵出意味,演出创意。他旁征博引,侃侃而谈,诵读的《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在情感的把握上别具一格,令人深思;诵读的《秋天的怀念》,因着他的一句“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活……”在座的老师们无一不红了眼眶,引发出对生命、对人生的思考。<br></h3> <h3><b><font color="#ff8a00">聚焦阅读:统编教材的阅读、课内外整合与整本书教学</font></b></h3><h3> 巢庆泉老师与五(3)班的孩子们为我们带来了飘着书香的第一节课——《什么是经典》。课堂中充溢着孩子们的思考,到“畅销书排行榜”出现之后,课堂达到高潮,孩子们善思乐答,不仅体现了孩子们良好的语文功底,也体现了他们对生活、对世界的认知和体验。</h3> <h3>  徐世赟老师与四(5)班的孩子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展开了对三个与“火”有关的神话的探索。孩子们将课本中学过的古希腊经典神话《普罗米修斯》与下发资料单上的汉族盗火神话《盗火英雄商伯》及满族盗火神话《托阿盗火》进行比较,发现了其中的许多共同点。整个课堂,孩子们不断地思考,在徐老师的启发下大胆发现,勇敢表述,不知不觉三篇相似又诞生于不同时期、不同民族的文本就读完了,而且,这些“盗火神话”也激发了孩子们对于世界起源的思考。徐老师的课堂也为我们进行主题阅读提供了很好的范例。</h3> <h3>  达培芳老师的《天蓝色的彼岸》是一节导读课,围绕“怎样有选择的读书”这个问题,引导学生利用书中一张张生动的画面,让学生们读图听故事,抓住主要情节,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设计的两个任务单融合了整个情节。达老师将一个个问题抛给了学生,引领学生走进《天蓝色的彼岸》去求知、去探索。这节课也引发了我们对整本书导读课的认识与思考:如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教给学生怎样的方法?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提升阅读素养?</h3> <h3>  吉忠兰(沉砂)老师的读书交流课《鲁滨逊漂流记》从“物质”、“精神”、“心灵”三个层面设计话题去研读交流,层层深入、步步挑战,回顾书中的主要内容,引发学生深入的思考,体会了主人公坚韧、乐观、勇敢的精神内涵。老师巧妙娴熟的指导,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都体现了师生日复一日践行阅读而积累的“功力”。推荐阅读不同版本的《鲁滨逊漂流记》和同系列作品《手斧男孩》、《山居岁月》,更是为我们传递了以一带多、课内外整合的大语文教学理念。</h3> <h3>  阅读力就是学习力。儿童阅读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也不是某个部门、某个家庭的事,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是全社会的一件大事,是一项长期的工程。阅读将在引领孩子向更高境地攀登的同时,锻炼并提升孩子的力量,让他在成长的路途上,登得更高,看得更远。儿童阅读课程化,让文学点亮母语教育的课堂,让儿童在文学的滋养下,在母语的浸润中成长。</h3><h3> “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让我们一起回到儿童,回到母语,回到教育本身。通过阅读,让老师有书卷气,学生有书生相,校园有书香味!</h3> <h3>审核:张鹤云 梁聚德 王永平 朵生虎</h3><h3>校对:尹文生</h3><h3>编辑:董红梅</h3>

阅读

母语

书香

儿童

老师

孩子

学生

课堂

整本书

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