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2019年12月16日,一场悄然而至的中雪让古老的北京城平添了几分寒意,国家教育行政学院校长大厦的敬业厅内却温暖如春,苏州工业园区名特优教师第二期高级研修班第一天的活动在此拉开了序幕。</h3> <h3> 首场报告是由原山东省教育副厅长,现为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政策研究院执行院长张志勇先生带来的《名校长的教育信仰与教育担当》,张院长从坚定教育信仰、实施全人教育、转变育人方式、建设现代学校四个方面进行了深入浅出的交流。他跟大家非常细致地交流了儿童学习需要良好的环境的几个观点:安全;尊重;发展在前,学习在后;开放性的活动;肯定努力,而不是表扬聪明;支持探索,而不是仅仅寻找标准答案……引起了大家的共鸣。</h3> <h3> 下午的报告是原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市教育局副局长,现为国家教育部教材局专家、教授,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柳夕浪教授作的。柳夕浪教授主要和学员们聊了“关于教学成果奖的培育”的话题。报告的主体分为两个部分,一是关于教学成果的四项认识:1.教学成果是在教学问题的发现、提出、分析、解决中产生的;2.教学成果是教学和科研两者的交集;3.成果培育主要是从专业发展角度进行的持续不断、丰富多彩的实践探索;4.优秀教学成果具有显著的先进性、创新性、科学性、实效性。二是教学成果培育的准确定位、思路清晰、实践检验、总结问题四大基本环节。这些都为学员们勾勒出清晰的实践路径。</h3> <h3> 今天,我们不仅听到亲切的浓浓乡音,还学到了教育信仰、教育担当、教学成果的培育的核心点,更感受到了一直站着讲座的专家教授的情怀、激情和活力。</h3> <h3>文字:袁健,图片:学员,制作:胡修喜,审核:陈汉清</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