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山西五台山我去过多次。一次次地进山去倒不是我笃信佛学,我去五台山大都是冲着他的山岳风光与大小庙宇的精美建筑而去,焚香礼佛之事却未曾有也,进寺院也就是一普通的看客而已。参而不拜,敬而不从,是我与佛学的相处之道。</h3><h3> 虽不潜心佛学禅理,但寺院的建筑规模形制,诸如山门、钟鼓楼、、天王殿、大雄宝殿和藏经楼,或分列于中轴线左右两侧的僧房、斋堂等还是识之一二的。寺庙里供奉的菩萨多少还是有些弄得清楚,特别是中国佛教的四大菩萨及其显灵说法的四大道场,更是能说岀点大略来。</h3><h3> 五台山,其实并不是一座孤立的山,它是由望海峰、锦绣峰、挂月峰、月斗峰与翠岩峰五座山峰所环抱而形成的,峰顶都很平坦宽广,好像五座土垒的高台,因此称为“五台山”。唐朝华严宗澄观国师在编写《大方广佛华严经疏》时,这样说道,五台山的那五个像垒土之台的山峰,不仅是佛教五方如来之座,而且是文殊菩萨,表示智慧圆满的象征。正是基于此,五台山自唐代起就正式确立为文殊菩萨的道场,这里的各大寺庙均以供奉文殊菩萨为主。</h3><h3> 五台山早先为神仙方士所居,是道士们修行的地方。后因佛教的传入,加上自东汉起至隋唐历代皇帝对佛教的喜爱,佛教备受推崇,五台山佛教兴起,道教几乎消失殆尽。满清入关后,清代诸帝为了帖服外夷,安定边疆,采取了维持黄教,尊崇黄教,鼓励蒙藏僧人朝拜五台山的怀柔之道,且在五台山修建了20余座黄庙,并将部分青庙改为黄庙,藏传佛教就此盛行。五台山从而形成了今天我国唯一一处青黄两教相融共存的佛国圣境。</h3> <h3> 五台山南台风光,南台又名锦绣峰,海拔2485米,顶端若覆盂,台顶面积约14万平方米。《清凉山志》称:“山峰耸峭,烟光凝翠,细草杂花,千峦弥布,犹铺锦然,故以名焉。”↓</h3> <h3> 南台是五个台中耕地面积最大的地区。古时候的南台就是五台山里粮食的主要产区,也是传统佛禅农耕文化的传承地。↓</h3> <h3> 从南台下山后就进入了台怀镇,台怀镇地处由五台山五大高峰形成的怀抱之中,故名“台怀”。在五台山,人们把台怀地区(即台怀乡)称为“台内”,其他地区则称“台外”。五台山的寺庙大都建筑在台内。↓</h3> <p> 五台山中国唯一一个青庙(汉传佛教)黄庙(藏传佛教)交相辉映佛教道场,据传拥有寺庙128座,现存寺院共47处,台内39处,台外8处,著名的有:显通寺、塔院寺、菩萨顶、黛螺顶、广济寺等。↓</p> 大显通寺 <h3> 显通寺,又称大显通寺、大孚灵鹫寺、大华严寺、永明寺。显通寺是五台山第一大寺,始建于汉明帝永平年间,初名大孚灵鹫寺,清康熙二十六年(公元1687年),改名为大显通寺,它是中国最早的佛寺之一。↓</h3> <h3> 显通寺钟楼。当地人称显通寺四大怪:“钟楼建在外,山门斜着开。经阁前后盖,殿殿文殊在”。其中第一怪便是“钟楼建在外”。一般寺庙的钟楼都建在寺内,这座钟楼却偏偏建在外面。↓</h3> <h3> 钟楼门洞上方刻有“震悟大千”四个字,震悟大千的意思是说佛法无边,在佛祖释迦牟尼的教化和感召下,整个大千世界都震悟觉醒了。↓</h3> <h3> 显通寺建制宏伟,道路开阔,古树苍天,殿堂严整,一派皇家气象。于中轴线上,主要有殿宇七座,从南到北,依次为观音殿、大文殊殿、大雄宝殿、无量殿、千钵文殊殿、铜殿和藏经楼。↓</h3> <h3> 大文殊殿是显通寺的第二重大殿。重建于1746年(清乾隆11年),系木结构建筑。五台山是文殊菩萨的道场,各寺庙均以供奉文殊菩萨为主。↓</h3> <h3> 大文殊殿内供奉七尊文殊菩萨像。正中为大智文殊。大智文殊前面有五尊文殊菩萨像,即五方文殊。大智文殊后面是甘露文殊,两侧有十八罗汉。↓</h3> <h3> 显通寺大雄宝殿,初建于东汉时期,四周立有108根高擎粗壮的木柱,是五台山从古迄今最大的一座大雄宝殿。殿内正前方的横梁上,高悬着乾隆题写的“真如权应”木匾,蓝底金字,圆润潇洒。另有一块木匾是该大殿建成后光绪皇帝题写的“钦福铭恩”,其色泽大小与上匾相同。殿内香烟缭绕,静穆庄严。↓</h3> <h3> 无梁〔量〕殿,由于它全部用砖垒砌而成,没有用梁柱,所以叫无梁殿。从外观上看似欧洲建筑,并且涂成了白色,白色在西方代表纯洁,在这里象征佛教的无限光明。↓</h3> <h3> 千钵文殊殿 这是显通寺中轴线上的第五座主要建筑——千钵文殊殿。殿西三间,硬山卷棚顶。殿内正中佛坛上,有一尊造型非同一般的铜质镀金文殊像,高达5.4米,系明代万历九年所塑。↓</h3> <h3> 显通寺铜殿,铜殿铸建于明万历三十七年(公元1609年)。资料称,万历皇帝母亲李太后之师妙峰和尚,集全国之布施,先后铸成三座铜殿,安置在峨眉山、南京宝华山、五台山。三个铜殿均在湖北省荆州浇铸,运至现场组装,如今仅存五台山这一座了。 ↓ </h3><h3> </h3> <h3> 铜殿为方形,重檐两层,高约5米,四周隔扇上棂花图案和壶门花鸟装饰,形象生动,工艺绝佳。内壁四面铸满小佛万尊,中央台上端坐一尊大佛,故称“万佛如来”。↓</h3> <h3> 显通寺铜塔,铜殿前原有与铜殿同期铸造铜塔五座,按东西南北中方位布置,象征五座台顶。五座铜塔,其中三座在日军侵华期间盗走,原塔仅存两座,即铜殿前东西两座。后又用铁按原貌补铸三座立于原处。↓</h3> <h3> 大显通寺铜殿前六角十三级密檐式铜铸塔之东塔(明万历年间铸),原铸有五座,现存殿前东西两座。↓</h3> <h3> 位于铜殿正前方的法界体性智塔,隐合中台,通高五点五米,塔身三层,由三个二十四面的葫芦垛成。每个葫芦的中间四面铸有佛像,计有十二尊,该塔是一座型制奇特、国内罕见的葫芦形佛塔。↓</h3> <h3> 位于殿前东南方的大圆智镜塔,隐合东台,通高四点九米。塔座为双层束腰须弥座,上层各面还铸六尊欢喜佛像,塔座上为开有券门的覆钵,内部供着东方阿阁世佛,覆钵之上为“十三天”,宝盖上吊着二十余个风铎。塔刹为三层宝珠,金光闪亮,直剌云端。↓</h3> <h3> 1989年按原样用黄铜和青铜新铸的平等性智塔, 十三级密檐式塔,较东西两座密檐式塔要粗壮一些,位于殿前西南方。↓</h3> <h3> 铜塔皆饰以金箔,塔身金碧辉煌,阳光之下,熠熠夺目。↓</h3> <h3> 显通寺藏经殿。从铜殿两侧拾级而上,便到了显通寺的最高处——中轴线上的第七重大殿——藏经殿。因该殿在寺院的最后面,又居最高处,因此又叫后高殿。↓</h3> <h3> 夕阳西下,游人香客渐渐离去,寺里的僧人徐徐地关上大门,送走了显通寺热闹的一天。↓</h3> 塔院寺 <h3> 大白塔,五台山的标志,在塔院寺内。塔院寺原属显通寺,万历年间独立出来,就在五爷庙的旁边,寺不大,但以塔为贵,蒙藏族佛教徒到五台山,首先要朝拜“塔院寺五圣迹”的第一圣迹,就是大白塔。大白塔,全称是释迦牟尼佛真身舍利塔,高约60米,通体洁白,塔顶上悬有两百多个铜铃,声音清脆悦耳,座塔拔地而起,凌空高耸,极富古刹风趣。</h3> <h3> 寺院前有三门木牌坊一座,牌坊雕工精美,玲珑雅致,为明万历年间所筑。上书“清凉胜景”。↓</h3> <h3> 甬道尽处台阶之上,是朴素无华的三开间硬山顶山门。↓</h3> <h3> 塔院寺钟鼓楼。↓</h3> <h3> 大慈延寿宝殿,此殿为祈愿万历皇帝的母亲慈圣皇太后李氏延年永寿而建,故名:“大慈延寿宝殿”。殿内正中佛龛供奉释迦摩尼佛,左边供奉文殊菩萨,右边供奉普贤菩萨,合称“华严三圣”。↓</h3> <h3> 大白塔:全称释迦文佛真身舍利宝塔,,又叫大慈延寿宝塔。 始建年代难以确定,据《清凉山志》记载,此塔在汉明帝以前就已存在。↓</h3> <h3> 大白塔下层四围筑有木栅栏,栏内设有转经筒可供僧众和游人附塔绕行转经。↓</h3> <h3> 塔院寺藏经楼。 藏经楼位于大白塔北面,是塔院寺中轴线上的最后一座建筑。↓</h3> 罗睺寺 <h3> 罗睺寺始建于唐代,后多次毁建。明万历年间,万历皇帝的生母李太后为儿子祈福重修罗睺寺。现存罗睺寺为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大规模修缮后的遗构。相传,释迦摩尼为王子时的儿子罗睺罗曾经在该寺显灵,寺院因此得名。</h3> <h3> 罗睺寺依山就势而建,寺前导引部分为一道曲折迂回的红色夹墙。山门是一座木构坊门,坊额为蓝底金字,一看就是座藏传佛教寺庙,也就是俗称的黄庙。↓</h3> <h3> 天王殿是罗睺寺的第一重殿堂,面阔三间,单檐歇山顶,殿额以满、汉、藏三种文字书写;左右的钟鼓楼亦为单檐歇山顶。殿前的一对儿石狮为唐代旧物,弥足珍贵。↓</h3> <h3> 天王殿石狮置于天王殿前的月台上。石狮基座长1.82米,石狮置于基座之上,造型敦厚、姿态雄健、威风凛凛、栩栩如生,为唐代遗物,弥足珍贵。↓</h3> <h3> 天王殿所在院落的东南角有一座高达7.5米的藏式砖塔,塔腹雕有文殊像,故名文殊塔。↓</h3> <h3> 第二座殿为文殊殿,内供文殊菩萨,不同于一般青庙,这里的文殊菩萨面部为乳白色,而非贴金黄色,肩膀两边伸出了肩花,花上还放置了经书和智慧剑,文殊坐骑是卧在莲花上,而不是站立砖台。这些都体现了黄教文殊造像的特点。↓</h3> <h3> 大雄宝殿为寺内主殿,石砌台基,单檐庑殿顶,其前设重檐抱厦,殿内佛坛上塑有三世佛,前为宗喀巴大师像及八大供养菩萨,均按喇嘛教《造像量度经》的规制而建造。↓</h3> <h3> 罗睺寺的第四重殿堂是大藏经阁。该阁面阔五间,重檐硬山顶,两层均出前廊。底层擎檐柱上有联:“八面开金莲庄严清凉世界;四方瞻宝相引发菩萨心华”。↓</h3> <h3> 罗睺寺内的大转经简,转经筒又称“嘛呢”经筒、转经桶等,与六字真言(六字大明咒)有关,藏传佛教认为,持颂六字真言越多,越表对佛的虔诚,可得脱轮回之苦。↓</h3> 菩萨顶 <h3> 菩萨顶,五台山中规模最大的黄教寺院。位于五台山台怀镇显通寺北侧灵鹫峰上,殿堂楼房430多间。据传为文殊菩萨道场,即文殊居住处,故又名真容院、大文殊寺;为五台山五大禅处之一。此寺创建于北魏孝文帝年间(471~499),历代曾多次重修。明·永乐以后,蒙藏藏传佛教信徒进驻五台山,遂成为五台山黄庙之首。清朝之康熙、乾隆帝曾数次朝拜五台山,住宿于菩萨顶,赐菩萨顶大喇嘛提督印,并命山西全省,包括山西巡抚、大同总兵、代州道台等,均须向大喇嘛进贡。</h3> <h3> 菩萨顶远看像布达拉宫,它的寺庙建筑是参照皇家的宫室营造的,建筑在灵鹫蜂顶的层层殿宇,规模宏伟,十分壮丽。殿宇上覆盖着黄绿蓝三色彩琉璃瓦,金碧辉煌,雄冠五台,因此人们又把它叫做喇嘛宫,又叫小布达拉宫。↓</h3> <h3> 菩萨顶,在五台山台怀镇的灵鹫峰上,相传是文殊居住处,故又名真容院,亦称文殊寺。创建于北魏,历代重修。明永乐以后,蒙藏教徒进驻五台山,大喇嘛居于菩萨顶,于是菩萨顶成了五台山黄庙之首。↓</h3> <h3> 通往菩萨顶登山路上的“顺治皇帝归山词”影壁。↓</h3> <h3> 108级石阶;是菩萨顶的一道亮丽的风景。 它如一架耸入天宇的云梯,踏着它,游人仿佛就在一步步走向天宫。↓</h3> <h3> 灵峰胜境的木牌楼,耸立于菩萨顶山门外石台阶高处平台上,四柱三门,上下三层,七个楼头,雄伟而多姿。牌楼中门大匾上,康熙皇帝御笔亲题“灵峰胜境”四个鎏金大字,闪烁有光。↓</h3> <h3> 大雄宝殿,是寺里举行大型佛事活动的主要场所。大殿四周有石雕的回廊环护,前面则与卷棚重檐式的献殿连为一体,雕梁画栋金碧辉煌,内供释迦、弥陀、弥勒三世佛。↓</h3> <h3> 大雄宝殿前香火袅袅,殿前古松与石碑相辉映,一派佛国仙境的景象。↓</h3> <h3> 东禅院当中的碑亭,耸立着两面乾隆皇帝的御碑,每面御碑高达六米。汉、满、蒙、藏四种文字镌刻的碑文,简述了菩萨顶的历史和乾隆皇帝朝拜五台山时的经历,书法字体流利,气势不凡。↓</h3> <h3> 乾隆皇帝题写的四棱碑。该碑雕刻精美,气度非凡;字体楷书,圆润遒劲。↓</h3> <h3> 置身于菩萨顶上俯瞰台怀镇,远处的山,近处的清水河,山环水绕,风景优美。鳞次栉比寺院、宝塔如林的建筑群尽收眼底。↓</h3> <p> 五台山,有众多的佛塔宝刹。不同的材料造就了,砖塔、石塔、琉璃塔、木塔、铁塔、铜塔、银塔、玉塔、水晶塔等等。从建筑形制上看,有车堵波式塔、密檐式塔、楼阁式塔、亭阁式塔、金刚宝座式塔、组合式塔等。↓</p> <p> 台怀镇寺庙群全景一览无余。↓</p> <p> </p> <h3>图片:宋老头</h3><h3>编辑:宋老头</h3><h3>文字:宋老头(部分景点介绍摘自网络,谢谢网络作者!)</h3> 谢谢您的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