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古人说:“三日不读书,便觉言语无味,面目可憎。”这句话说出了读书的必要性。 的确 , 读书可以拓宽我们的眼界,获得丰富的知识;读书,能引导我们明理,学会做人;读书,还能提高我们的阅读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h3><h3> 在书的世界里,可以领略广阔的天地,欣赏壮丽的山河,可以知文史经,品诗词赋,可以回味古老的悠长,眺望未来的瑰丽!我们虽无法丈量自己生命的长度,但读书可以拓展我们生命的宽度,读一本让人受益的好书,也许就是一次生命的拓展。</h3> <p>今天我为大家推荐的图书是《守护孩子的敏感期》。</p><p><br></p> <h3> 所谓敏感期,是指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儿童受内在生命力的驱使,在某个时间段内,专注身边某一事物的特质,并不断重复实践的过程。顺利通过一个敏感期后,儿童的心智水平便从一个层面上升到另一个层面。</h3><h3> 作为父母,我们往往会忽略了,也忘记了去帮助孩子,甚至制止了孩子的某些活动,但是我们破坏了孩子的什么,没有人知道。孩子的许多行为被家长不理解并强行压制,抹杀或者用爱的名义禁锢了儿童的正常成长。这是我们现在教育最大的误区。认识各种敏感期,对于孩子的完整的自我成长至关重要,不要让我们的爱成为伤害,让自己的爱成为孩子成长的后盾吧!《守护孩子的敏感期》由汪琴所著。</h3> <h3>此书总共分为七章,这本书的每一章都分为四个篇章:1、吾家儿女初长成;2、早教宝贝向前冲;3、园所幼儿要关注;4、汪琴老师有话说。所有资料来源于汪老师自己儿女的日志,以及早教中心孩子们的日志和接访过的案例咨询调查表。</h3> <h3>从出生的敏感期、视觉敏感期,到情感表达的敏感期、听觉敏感期,再到阅读敏感期乃至到本书第七章的数学敏感期,这一系列的敏感期,汪老师都具体阐述了,作为家长应该怎样去做的目标和指导策略。</h3><h3><br></h3><h3><br></h3> <h3>本书中有很多汪琴老师的分享篇,句句在理,句句戳心。</h3> <h3> 本书中让我感触最深的也是最容易和大家产生共鸣的,那就是孩子的执拗敏感期。书中说到:孩子执拗,家长应该怎么做?第一,多和孩子沟通,倾听孩子的心声,找出问题。第二,和孩子说话要讲究技巧,不要和孩子对抗,迁回沟通,用太极沟通法。第三,多关注孩子,有些孩子执拗,只是想引起父母的注意,让孩子感受到爱。比如说经常去抱抱孩子,亲吻孩子,抚摸孩子。</h3><h3> 执拗敏感期,是孩子进入人生中的第一个心理反抗期。孩子的执拗敏感期来源于秩序感。处于这个时期的孩子有一个明显的特征,凡事都得听我的,都是我说了算,如果拒绝,就会变得非常的烦躁,哭闹不止。关于执拗敏感期父母攻略:第一,不要对孩子施加暴力。第二,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和行为。第三,父母双方意见一定要一致,父母意见不统一,会让孩子更加不听话。特别是传统意义上的父母双方一个唱白脸,一个唱黑脸的教育观念是错误的。这会误导孩子的判断,孩子不能明辨是非,不知道该听的?如果父母双方各持己见那么我们会发现,孩子总会听对自己有利一方的建议。长此以往,孩子缺乏正确的判断能力,也会对父母的教养方式不认可。比如:爸爸让吃糖,妈妈不让。孩子会听爸爸的。爸爸证睡觉,妈妈说,可以再玩一会儿,孩子会听妈妈的。所以,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不管是几位家庭成员(父母、祖父母等)都要以父母为主导地位,所有人达成统一教养观念。</h3><h3><br></h3><h3><br></h3><h3><br></h3> <p> 在践行家庭教育的路上,她经常在演讲中强调“家长一定要学会“自主呼吸”,不要寻求“人工呼吸”。可是,总能听到这样一个伪题:“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而我个人强调的是“父母的观念才是孩子的起跑线。”孩子与孩子的差距,本质来源于父母的观念和教育</p><p>水平的差距。那么作为父母,此生我们要把孩子带向何方,成为什么样的人?</p><p> 习近平总书记一再强调:“家庭是人生的第一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如何做好言传身教,帮助孩子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迈好人生的第一个台阶?”那么我相信,这第一粒扣子、第一个台阶无非就是孩子一生中最关键的生命成长历程:0一6岁敏感期。孩子们的性格、行为多种多样,而其每个行为背后都有着和成人不一样的行为心理和内在需求,只有抓住孩子成长的规律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p><p><br></p> <h3>所以,我们要从开始就负起责任并承诺一生。</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