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爱心树》这是美国谢尔·希尔弗斯坦编写的绘本。讲述了一段耐人寻味的故事。大树给予了一个男孩成长中所需要的一切,把无私、博大的爱给予了小男孩,而自己却不图一丝一毫的回报,多次萦回低唱勾勒出层次分明的故事架构,孩子们产生了对树桩浓郁的 兴趣,纷纷提倡要打扮树桩、爱护树木,我们和孩子一起再探大树!</p> 探野行动 <p class="ql-block">美术活动:自制连环画</p> <p class="ql-block">孩子们又进一步的熟悉和了解了绘本。</p> <p class="ql-block"> 体育活动:小树苗🌱</p> <p class="ql-block"> 在游戏中练习走、跑等动作,体验与同伴进行竞赛游戏的快乐。</p> <p class="ql-block">综合活动:打扮树桩</p> <p class="ql-block"> 动手装扮,我们与大树的感情更加强烈了!</p> <p class="ql-block"> 不仅如此孩子们还想着与大树做朋友,想着和大树一起游戏,利用周围的自然环境,将环境转化为适合幼儿发展的条件,让孩子能尽情地投入到大自然的怀抱,从而确保孩子的身心能够更加健康的发展,我们进行了一次以小组为单位的团讨活动。</p> 方案一:木桩+梯子 <p class="ql-block">目标:能自如的绕障碍物进行走跑。🏃♀️</p><p class="ql-block"><br></p> 方案二:木桩➕爬网➕安吉梯 <p class="ql-block">目标:能以手脚并用的方式安全攀登架。</p> 方案三:木桩➕山坡➕绳子 <p class="ql-block">目标:能在斜坡上平稳的行走。</p> 方案四:木桩➕木板 <p class="ql-block">目标:能在平衡木上持物走。</p> <p class="ql-block">娃娃👦👧:“山坡上的方案不行?怎么办?” 在实施方案时孩子们发现受场地的限制最后一个活动无法完成,但惊喜的是山坡旁的两颗大树很快又燃起了孩子们的激情,根据已有的经验孩子们对爬树这一运动并不陌生,但没有的工具,怎么爬?我们又能爬上树吗?问题再次产生,这时我们的张老师立刻站了出来,给孩子们讲解了一下徒手攀爬的要领,并做了下示范,孩子们都不经拍手称赞,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p> <p class="ql-block">孩子们从想徒手爬树——利用工具爬树——最后实现徒手爬树,看似简单的爬树过程里酝酿着很大的知识,这样精彩的瞬间孩子们用自己的方式将它记录了下来。</p> <p class="ql-block">我们的课程结束了吗?不,并没有,孩子们的热情依旧满怀,大树的活动仍在进行,我们的活动内容宛如一个小型的生态系统,在系列探索活动中,让孩子们学会了自我挑战,看到了自己的能力,建立了自信,也学会了团结协作,我们的课程墙随着课程的升入也变得丰满起来。可以看到在上次最后一个方案失败后,我们动用了家长资源,我们所谓人多力量大!</p> <p class="ql-block"> 在这样的自主生态的运动环境中,自然拓宽孩子的运动空间和活动半径。孩子们不但更加喜欢运动,身体素质得到显著提高,同时,幼儿安全和规则意识增强,自我服务能力提升,好奇心与学习兴趣、主动与自律、坚持与专注、探究与挑战、想象与创造、反思与解释、合作与交流等优秀的学习品质得到培养。教师也在活动中发现了孩子们的无限潜能,及时给与孩子积极的反馈,通过活动和反思,相互学习,得到了成长。快乐的户外自主运动,让幼儿向着完整的方向发展。</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