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今冬的第二场雪于子夜悄无声息地降落北京,随后越下越大。早上一睁开眼,映入眼帘的就是:“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灰色的天空中雪花纷飞,大地之间一片银装素裹。。。</h3> <h3> 六点多我就急匆匆出门,赶往预想中的颐和园,那里一定有漫天飞舞的雪在等着我。</h3> 东宫门 <h3> 本打算去故宫拍雪景的,可是正逢周一,就打消了这个念头,因为不开门。其实颐和园才是真正的赏雪圣地,要知道当年京城下大雪,慈禧太后最喜欢在颐和园赏雪了。请先看看今天颐和园下雪的景色吧。</h3> <h3> 进入东宫门,来到一处古柏森然的庭院,南北两侧各有九间房屋,称为南北九卿房,是清代军机各部九卿值班办公的地方。再往前走就是仁寿殿的宫门仁寿门了。仁寿门也是光绪年间重建的,门上悬挂着汉满两种文字的“仁寿门”匾额。</h3> <h3> 仁寿殿内吸引人的是一只蹲在石须弥座上的铜铸异兽 ,龙头、狮尾、鹿角、牛蹄、遍体鳞甲,造型离奇怪异,是传说中的瑞兽麒麟。</h3> <h3> 仁寿殿前还排列着铜凤、铜龙、鼎式香炉各两个,均为空腹,是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举办朝会时点燃檀香之用。当檀香燃起时,香烟即从龙凤口中袅袅冒出。我国古代历来以龙象征皇帝,凤象征皇后,龙居中间,凤居两侧。但仁寿殿前却是凤居中、龙居两侧,显示出慈禧太后的权威居于皇帝之上。</h3> <h3> 清朝晚期,慈禧太后常年居住在颐和园,这里成为紫禁城外的又一个政治中心。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在仁寿殿临朝理政。清末许多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奏章政令,都是在这座大殿内发向全国各地的。</h3> <h3> 光绪皇帝发动维新变法时,曾在这里召见过变法领袖康有为,密谋维新之事。仁寿殿作为一朝的政治中心,目睹了清王朝由盛而衰的全历程,是中国近代历史的见证。</h3> <h3> 德和园在颐和园东宫门内的仁寿殿向北即是德和园,原为清乾隆时(1736-1795)怡春堂旧址。光绪时(1875-1908)改建,其主要建筑为大戏楼、颐乐殿和庆善堂,是慈禧观戏的场所。</h3>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left;"> 玉澜堂是一座三合院式的建筑,正殿玉澜堂坐北朝南,东配殿霞芬室,西配殿藕香榭。初建于乾隆十五年,1860年被烧,1892年重建。"戊戌变法"失败后,曾于此处囚禁光绪。当时为防止光绪与外界接触,曾砌了多道墙壁,今虽大部分拆除,但仍能见到痕迹。“</h3></font></h3> 昆明湖东堤 <h3> 东堤在颐和园昆明湖东岸,北端为文昌阁,南端为绣漪桥,乾隆时修建。原为畅春园西堤,瓮山泊(昆明湖原名)整修扩建后,加高加厚,改成石堤。</h3>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center;">视线的二端是文昌阁和知春亭</h3></font></h3> <h3> 知春亭四面临水,湖畔点缀山石,种植挑枊,冬去春来,湖水在这里消融,水漾碧波,沿岛种植的柳技最早吐出新绿,告知人们春天已经来临。</h3> <h3> 知春亭位于颐和园昆明湖东岸边,为重檐四角攒尖顶。凭栏可纵眺全园景色。亭畔遍植垂柳,春来景色殊胜。据传“知春”二字源于宋诗句“春江水暖鸭先知”。每年春天昆明湖解冻总由此处开始,故取名知春亭。</h3> <h3> 站在知春亭上北看山景多姿,南望水天一色,西眺景致深远。在知春亭做270度环视,就会欣赏到长达2000多米的天然风景画卷。今天的昆明湖雪色苍茫别有一番情趣在其中。</h3>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center;">知春亭是颐和园园内观景的绝佳之处</h3></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center;">乘游船的码头</h3></font></h3> <h3> 冬天的昆明湖是多么静,静得像一面镜子,夏天她又是多么绿,绿得像一块碧玉。清朝乾隆皇帝诗曰“何处燕山最畅怀,无双风月属昆明”来赞美昆明湖。</h3> 十七孔桥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center;">远望十七孔桥,迷离无法描述。</h3></font></h3> <h3> 从全湖来看,长长的西堤与从西堤岔出去的短堤将湖隔成三块,而分立其中的南湖岛、藻鉴堂和治镜阁岛,分别象征着东海的蓬莱、方丈、瀛洲三座仙山,是道教信仰中的不老仙境。从全园来看,南湖岛与万寿山佛香阁的位置在对景手法上呈一宾一主之姿。而西堤之外无限深远,借用园外西山淡抹的自然风光,给人开阔之感,确是景无边,意不尽。</h3> <h3> 十七孔桥是古代桥梁建筑的杰作。它位于北京市西郊颐和园内,是连接昆明湖东岸与南湖岛的一座长桥。清乾隆时(1736一1795)建,是园内最大的石桥。 桥由17个桥洞组成,长150米,飞跨于东堤和南湖岛,状若长虹卧波。</h3> <h3> 桥上石雕极其精美,每个桥栏的望柱上都雕有神态各异的狮子,大小共544个。两桥头还有石雕异兽,十分生动。桥额北面书“灵鼍偃月”,南面书“修蝀凌波”,蕴涵着深厚的文化底蕴, 具有极高的美学价值、学术价值和使用价值。</h3> <h3> 昆明湖中有一座南湖岛,是由一座美丽的十七孔桥和岸上相连。 东接廓如亭飞跨于东堤和南湖岛之间,不但是前往南湖岛的唯一通道,而且是湖区的一个重要景点。桥身长一百五十米,宽八米,由十七个券洞组成,是颐和园内最大的一座桥梁。远远望去像一道长虹飞跨在碧波之上。十七孔桥上所有匾联,均为清乾隆皇帝所撰写。</h3> <h3> 在桥的南端横联上刻有“修蝀凌波”四个字,形容十七孔桥如同一道彩虹,飞架于昆明湖碧波之上。</h3> <h3> 桥的北端横联则有“灵鼍偃月”几个大字,又把十七孔桥比喻成水中神兽,横卧水中如半月状。</h3> <h3> 桥北端的另一副对联写着:“虹卧石梁岸引长风吹不断,波回兰浆影翻明月照还望”。此桥的风景,在优雅宁静的冬季踏游更加富有情趣。</h3> <h3> 造型优美的十七孔桥,将昆明湖的水面分出层次,千亩碧波尽收眼底的空旷观感,因此桥的点缀,将空旷的孤寂感消弭无踪,这些都是造园设计者神工巧匠的神来之笔。</h3> <h3> 再向南行,即可见全园最大的廓如亭,八角重檐,由内外三层24根圆柱和16根方柱支撑,独具特色。该亭如一秤锤,压在十七孔桥东端,挑起桥西侧的重点景区南湖岛。廓如亭旁边有一铜牛,铸于1775年,是特有景观,青铜牛身下是石雕的海浪纹须弥座,表示镇水之意。</h3> <h3> 十七孔桥的桥洞为什么要建十七个孔呢?因为桥正中的大孔,从桥两端数来正好是“9”,而“9”被称为极阳数,是过去封建帝王最喜欢的吉利数字,所以将桥建成17孔。</h3> <h3> 颐和园十七孔桥是一座长150米的17孔联拱大石桥,飞架于南湖岛和廊如亭之间。乾隆时仿著名的卢沟桥所建。桥上石雕极其精美,每个桥栏的望柱上都雕有神态各异的狮子,大小共计544只,桥头还有石雕异兽,十分生动。桥的东边有一尊镇水铜牛。</h3> <h3> 镇水铜牛位于昆明湖的东堤,卧伏在雕花石座上,以神态生动、形似真牛著称。清乾隆二十年(1755)用铜铸成,称为“金牛”。据传是为镇压水患而起。牛背上还铸有由乾隆帝撰写的80个字的篆体铭文《金牛铭》。铭文为:“夏禹治河,铁牛传诵。义重安澜,后人景从。制寓刚戊,象取厚坤。蛟龙远避,讵数鼍鼋。此昆明,潴流万顷。金写神牛,用镇悠永。巴邱淮水,共贯同条,人称汉武,我慕唐尧。瑞应之符,逮于西海。敬兹降祥,乾隆乙亥。”</h3> <h3> 欣赏十七孔桥之美,有晨昏之美,有四时之美,还有四季之美,但更重要的是从不同角度去领略,即站在园中各处望桥,和站在桥上望园中各处。</h3> <h3> 比如站在桥上眺望万寿山,这是十七孔桥的最好镜头。扶着汉白玉桥栏,欣赏万寿山,水波、雕栏、长廊、绿树、崇阁、黄瓦、青天、白云,浑然一体,如世界上真有“蓬莱仙山”,也不会胜过这里。</h3> <h3> 从知春亭一带,往北,再折而西,沿湖走,随处都能望到这一卧波长桥,宜晴,宜雨,宜雪,宜月,无时不是静静地卧在那里,如果你能坐船在湖中欣赏她,那就更美了。</h3> <h3> 十七孔桥上石雕极其精美,每个桥栏的望柱上都雕有神态各异的狮子,大小共五百四十四只。桥两边的白石栏杆,共有128根望柱,每根望柱上都雕刻着精美的姿态各异的石狮,有的母子相抱,有的玩耍嬉闹,有的你追我赶,有的凝神观景,个个惟妙惟肖。桥头各有两只大水兽,很像麒麟,十分威武。桥的两头有四只石刻异兽,形象威猛异常,极为生动。</h3> <h3> 颐和园,中国清朝时期皇家园林,前身为清漪园,与圆明园毗邻。它是以昆明湖、万寿山为基址,以杭州西湖为蓝本,汲取江南园林的设计手法而建成的一座大型山水园林,也是保存最完整的一座皇家行宫御苑,被誉为“皇家园林博物馆”。</h3> <h3> 文昌阁在颐和园昆明湖东堤北端。原是一座城关,为清漪园的园门之一。
建于清乾隆十五年(1750年 ),现存城楼为光绪时(1875-1908)重建。
城头四隅角廊平呈"人"字形,中间为三层楼阁。文昌阁中供奉着文昌帝君铜像,两小侍童伴其左右,旁边一匹铜骡,体态自然,传说是帝君的乘骑。
站在文昌阁上,既可以远眺万寿山和西山风景,亦可俯瞰昆明湖全貌,是个观景的好地方。</h3> <h3> 清朝乾隆皇帝继位以前,在北京西郊一带,建起了四座大型皇家园林。乾隆十五年(1750年),乾隆皇帝为孝敬其母孝圣皇后动用448万两白银在这里改建为清漪园,形成了从现清华园到香山长达二十公里的皇家园林区。咸丰十年(1860年),清漪园被英法联军焚毁。<br></h3> <h3> 光绪十四年(1888年)重建,改称颐和园,作消夏游乐地。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颐和园又遭“八国联军”的破坏,珍宝被劫掠一空。清朝灭亡后,颐和园在军阀混战和国民党统治时期,又遭破坏。</h3> <h3> 浩浩荡荡的扫雪大军,领导一声令下连坐办公室的员工都出来参加扫雪了,其实不到中午雪就化没有了,能不能手下留情,让这难得的雪景多停留一刻呢!</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待到冰雪融化后,视频来自网络。</p> <h3>点击链接请看:</h3><h3><a href="https://www.meipian.cn/2l08ez7i?share_from=self" target="_blank" class="link"><span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span>雪霁颐和园——万寿山</a><br></h3><h3><a href="https://www.meipian.cn/2l3lry0y?share_from=self" target="_blank" class="link"><span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span>雪霁颐和园——谐趣园</a><br></h3><h3><a href="https://www.meipian.cn/2mdpujlc?share_from=self" target="_blank" class="link"><span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span>雪霁颐和园——苏州街</a><br></h3> 欢迎转发 请勿摘编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center;">施正威 • 手机拍摄于北京</h3></font></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