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b> 你听过夜莺悠扬婉转的歌声吗?你见过夜莺小巧玲珑的体态吗?现在我要给大家介绍一位中西合璧的夜莺,她就是抒情花腔女高音歌唱家吴碧霞。让我们先看看中央电视台主持人朱军对她的采访吧!</b></h1>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h3><h1> <b> 吴碧霞是中国音乐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著名抒情花腔女高音歌唱家,也是第一位在国家大剧院音乐厅举办个人独唱音乐会的歌唱家,曾荣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及北京市德艺双馨艺术家称号。她拥有天籁般的歌喉、丰富的艺术表现力、高超的演唱技巧、清纯的心灵,被誉为“中西合璧的夜莺”。<br></b></h1><h1><b> 吴碧霞出生于一个艺术家庭,父母都是花鼓戏专业演员。受家庭氛围的熏陶,她12岁就登台表演,后考入音乐学院附中,并以优异成绩被保送至中国音乐学院声乐本科,先后师从邹文琴、金铁霖和郭淑珍三位教授,获硕士学位。2006年起作为国家公派的访问学者赴美国茱莉亚音乐学院和马里兰大学音乐学院学习。</b></h1><h1><b> 通过多年来系统的声乐训练和对大量声乐作品的学习与探索,并以她过人的天赋和持之以恒的勤奋刻苦,使她同时掌握了演唱中国声乐作品与外国声乐作品两种不同风格的声乐演唱方法,成为中国首位将中国民族唱法和西洋美声唱法集于一身的歌唱家,在国内外多次获得声乐比赛大奖。</b></h1> <h1><b>吴碧霞的本科老师皱文琴教授</b></h1> <h1><b> 金铁霖教授是</b><b>吴碧霞的研究生导师。吴碧霞向他表示在学习民族唱法的同时也想学习西洋美声唱法,金教授认为她是个人才,应向郭淑珍教授学习西洋唱法,曾三访郭淑珍,亲自登门推荐。</b></h1> <h1><b> 郭淑珍是中央音乐学院教授。她最初认为民族唱法和西洋唱法是两回事,同时学是没有先例的,但经金教授极力推荐,抱着试一试的想法,听了吴碧霞的演唱,发现她的嗓音实在太好了,立即决定培养她。由此,吴碧霞就成为中国第一个双主科导师的研究生,而后成为横跨两种演唱风格的歌唱家。</b></h1> <h1><b> 京剧表演艺术家李维康是吴碧霞的京剧老师和好朋友。吴碧霞在中国音乐学院本科主攻民族唱法,曾学习多种民歌和戏曲。京剧是中国传统艺术的精粹,她学习心切,慕名找到李维康家,毛遂自荐,请求拜师学戏。李维康对这个年轻学生的嗓音天赋和对艺术执着追求的精神也非常赏识,慨然允诺,精心指导,使吴碧霞受益匪浅。</b></h1> <h1><b> 这几位教授和艺术家都被吴碧霞赞誉为:在自己成长过程中遇到的“贵人”。</b></h1> <h1><b>让我们一同分享吴碧霞美妙的歌声!</b></h1> <h1><b>斑鸠调-赣南采茶戏</b></h1> <h1><b>玛依拉变奏曲</b></h1> <h1><b> 这是吴碧霞和京剧演员杨少彭演出的京剧“四郎探母”选段“坐宫”。</b></h1> <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h3><h1><b> 女高音咏叹调《纸醉金迷》是轻歌剧《康迪德》(又名《天真汉》)中的选段。作者是美国百老汇音乐剧开流者伦纳德·伯恩斯坦。歌词的内容是:女主人公讲述自己如何从纯洁的少女成为一个堕落的女人,诉说了对自身命运的无奈,想在灯红酒绿纸醉金迷的生活里让自己忘记痛苦,宣泄了愤世嫉俗而又无法逃避的无助。</b></h1><h1><b> 这首咏叹调是吴碧霞作为访问学者回国后举办独唱音乐会的代表作之一。它的演唱难度极高,但吴碧霞每次演唱都表达自如,发挥得淋漓尽致,感人肺腑,深得她的导师、学生和听众的赞誉。</b></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