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br></p><p>🏆获美篇精华作品</p><p><br></p><p>【原创】</p><p>撰写:大宁🌺</p><p>供稿:吴国琼(母亲)</p> <h3><br></h3><h3><br></h3><h3>最近我在看《新四军演义》,这本书是父亲留下的,书中很多地方有父亲用红笔划出的记号。从这本书上读到的硝烟弥漫的战争故事,这些就真实的发生在父亲的生命里。</h3><h3><br></h3><h3>看着,读着,脑海中时常出现父亲的身影,仿佛又在听他讲战争年代的故事。</h3><h3><br></h3><h3>在建国70周年,父亲参加革命80周年的日子,追思对老一辈革命家,对父亲的思念。</h3><h3>唯感是这么的亲,这么的痛,这么的切......。</h3><h3><br></h3><h3>拨通了母亲的电话(90多岁的离休干部),告诉她我想写《我的父亲是军人》的想法,并请母亲为我提供父亲生前的资料。</h3><h3><br></h3><h3>电话的那头母亲说:你的父亲生前不是多次和我们说过吗!他是一个革命战士,是一个无产者,他的生命是共产党给的,比起那些为革命牺牲的弟兄们,他们一天好日子也没有过上,就带着遍体鳞伤的走了,他非常的知足了。你的父亲还说过:我死后你们什么都不要为我做,没有任何意义。</h3><h3><br></h3><h3>我对母亲说:父亲的这些话我都记得,但是父亲已经去世16年了,我们真的什么也没有为他做。现在我也进入黄昏暮年,如果不对父亲追思,我心中的坎怎么也过不去呀,我们要让下一代也知道父亲的这段历史吧!</h3><h3><br></h3><h3>母亲是个通情达理,善解人意的人。在她的帮助下,为我提供了父亲生前仅有的照片,自传,史话等资料(因为还有很多的东西都给造反派拿走了)。</h3> <h3>我的父亲是军人,16岁参加革命战争的军人,中华人民共和国颁发“一等伤残”的革命军人:林业成。</h3><h3><br></h3><h3>1923年父亲出生在一个贫穷的雇农家庭,</h3><h3>他是1939年从大别山走出来的一名战士。</h3><h3>1940年加人中国共产党的一名战士。</h3><h3><br></h3><h3>父亲经历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参加了大、小战斗数十次,立过一、二、三等战功。</h3><h3><br></h3><h3>这就是我父亲人生的一段故事。</h3><h3><br></h3><h3>但谁又想到你这位战功赫赫,满身硝烟的老战士,却因战伤复发离开了我们。</h3> <h3>父亲的父亲为革命而英勇牺牲。</h3><h3><br></h3><h3>父亲生前告诉我,林姓家族从祖辈开始就过着迁徙的日子。是他的爷爷带着一家人从广东-江苏盐城-安徽嘉山-到了大别山的寿县。</h3><h3><br></h3><h3>父亲的父亲是一个思想进步,见过世面,有文化的人。他参加大别山游击队组织后,经常帮助部队转移,护送红军伤病员。最后一次是护送受伤的红军大队长,因汉奸告密而被捕,国民党说他“通共”,经常逼着他招供“通共”,他坚强的高喊共产党马上就要来了,都听见红军的大炮声了……。因遭受国民党的严刑拷打……。1932年我的爷爷英勇牺牲。</h3><h3><br></h3><h3>他没有给家人留下一句遗言,没有留下一张照片......,但我记住了他的名字:林世海。</h3><h3><br></h3><h3>父亲生前还给我讲过:大别山地区是我国传播马克思主义较早的地区之一。</h3><h3>1922年他的家乡寿县就建立了党小组。</h3><h3>1923年寿县成立了直属中央领导的中共寿县特别支部。</h3><h3>这是安徽及鄂、豫、皖地区的第一个农村党组织。</h3><h3><br></h3><h3>父亲生前还说过:村村有烈士,户户有红军,山山埋忠骨,岭岭皆丰碑!是大别山革命根据地的真实写照。历史不会忘记,人民不会忘记,在这片红色的土地上,有无数革命先烈们抛头颅,洒热血的英勇事迹。你的爷爷虽然给家里留下的只有贫困和痛苦,但我们不能忘记他是为革命而牺牲的。</h3><h3><br></h3><h3>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大别山时也留下了这样的深情感慨:“一寸山河一寸血,一杯热土一杯魂”。</h3><h3><br></h3><h3>我亲爱的父亲!生活在和平幸福年代的我们,没有忘记你和爷爷及在枪林弹雨中冲锋陷阵的革命老兵,因为共和国的旗帜上有你们血染的风采!</h3><h3><br></h3> <h3>1950年,经组织介绍、批准,父亲和母亲组成了家庭。那时父亲多处负伤的身体差到了极点。母亲吴国琼不顾家人们的反对,还是嫁给了你这个残废人。她是需要付出多大的勇气呀!这意味着母亲要为终身照顾你做好了足够的思想准备。</h3><h3><br></h3><h3>母亲告诉我,你们结婚时,组织上给安排了一个房间,里面有些简单的家具,二个人的被包放在一起就是家了。</h3><h3><br></h3><h3>母亲还说:我和你父亲结婚时,他还留着最后一枚金戒指。(父亲在上海金店做地下党时的每月薪水是一枚金戒指)他们把它兑换后,去买了几十米的老布,准备把床和家具隔开来做布帘用的,还买了二斤毛线。不知怎么被人给盯上了,还找到了他们的领导。事后才知道,因为第二天全国就实行凭票限量供应物品了。跟他们的人还以为他们是得到了信息去抢购的呢!</h3><h3><br></h3><h3>结婚不久父亲的旧伤复发,组织上按排父亲住进了安徽省的安医,经过长达几年的治疗,父亲的伤口愈合了。组织上安排父亲在省人民银行任保卫处长,母亲那时候已在省人民银行人事处工作。</h3><h3><br></h3><h3>因为父亲是一个恋着那些个老战友恩情的人,特别是我爷爷救过的红军大队长杨守先(他也是我爷爷的好朋友),又是杨守先把父亲带进革命队伍的领路人,他转业到了滁洲。(还有百万雄师过大江)时,父亲的很多战友负伤后都留在了滁洲一带修养。没得商量的父亲要求组织上安排他去滁洲工作。</h3><h3><br></h3><h3>就这样母亲又一次牺牲了自己喜欢的工作,告别了合肥的父母和兄弟姐妹,陪伴着父亲来到了滁洲。是我那善良智慧的母亲,她一直无微不至的照顾着父亲走完了他的最后一程。</h3><h3><br></h3><h3>在写父亲的同时,我要对母亲说:我的伟大的妈呀!在我们的家里,爷爷为革命牺牲,父亲为革命负伤,你为父亲牺牲了一生。在我的心目中,你们都是如此的平凡而伟大,伟大的叫我心中装不下对你们的感慨!</h3> <h3>翻开父亲留下的日记,他写到:在一个寒冷的早上,我光着脚,穿着一身破烂的衣服,跟着首长来到了皖东新四军司令部驻地。到部队后由于经常行军打仗,又没有军装,还是穿着来时的破衣服,因为没有衣服换洗,每个战士的身上都有无数个蝨子,在破衣服缝里随手一摸,就能抓出几个出来。首长鼓励大家说:干革命就要不怕艰苦,日本鬼子的飞机大炮我们都不怕,还能怕蝨子吗?总有一天我们会消灭它的。</h3><h3><br></h3><h3>父亲还写到:1940年的秋天,我领到了第一套灰布军装,一双鞋和五角法币,这是我多年以来第一次穿上了新鞋。一天上午我们到达了新四军司令部的驻地,那是一个小镇,部队住下后,我第一件事就是买了钢笔和本子。(因为我的父亲在他九岁前,我的爷爷还没有牺牲,他跟着爷爷学了很多的字,学会了很多知识,而且父亲的记性特别好。)紧接着就是一场激烈的夜战,全连100多战士就牺牲了一半……</h3><h3><br></h3><h3>经过淮南,津浦路西的艰苦战斗,我已成为一个坚强的革命战士。</h3><h3><br></h3><h3>在1940年-1941年的战斗中,我担任了新四军二师六旅部队的战士,特务员,侦察员, 通讯班长。</h3><h3><br></h3><h3>由于我苦大仇深,革命意志坚定,1940年我加入了共产主义先锋青年队,并担任了青年队的队长。同年7月加入了中国共产党。</h3><h3><br></h3><h3>一天晚上部队由凤阳整装出发,袭击武店敌人的据点,冒着激烈爆炸的炸弹和抢战,我和同志们一起冲进了敌人的据点,敌人惊慌失措的在我们的枪口下举手投降。我夺来了一支心爱的英国制造的步枪,受到了首长的奖励……。</h3><h3><br></h3><h3>我和我的战友们日夜行动在大别山一带,我们不知翻过了多少座高山,渡过了多少激流,经过了无数次的战斗。我们经常出没在风山雪地里,艰难的忍受着饥饿和寒冷。我们不怕流血牺牲的同敌人争夺着每一寸土地......。</h3><h3><br></h3><h3>人们说起老家,自然有许多的赞美之词,虽然我没有在大别山生活过,但父亲自传里的故事,早已铭记在心,一种对老家敬意的眷恋情怀绕在心头……。</h3> <h3>1947年,父亲又一次身负重伤,被送进了华东野战军第三医院治疗。</h3><h3>本身就是重伤员的他,还主动的协助医院的教育组,做好伤员们的思想工作,被评定为一等功。</h3><h3><br></h3><h3>这张证书及照片,是这次我在整理父亲生前的小笔记本的内封里找到的。</h3><h3><br></h3><h3>照片已经发黄褪色,上面还带有父亲的血迹和皱褶。我猜想,这一定是跟随着父亲南征北战留下的珍贵的照片吧!</h3><h3><br></h3><h3>一等功的奖状折成八折,也是父亲放在另外一个小笔记本的封底夹层里的。</h3><h3><br></h3><h3>母亲说:这些她也没有看见过,也没有听你父亲说过,他一直都是不在意这些东西的。</h3><h3>母亲还说 :这些对你父亲来说都是以前的故事了,一不重要,二不要忘记。</h3><h3><br></h3><h3>这可能是一个老兵在文化大革命时,怕造反派拿走后他就什么也没有了。才把这些随身收藏,留下了战争年代的记忆。</h3> <h3>我一直以来对父亲的“一等伤残”军人的感受很深,在电影里,电视剧上看见的都是表演的!真正的革命军人虽然骨子里流的是脓是血,但是他们会坚强勇敢的面对现实。我的父亲就是其中的一位,他很坚强,自己认为不能让伤残击倒,他还要为新中国做出贡献!但实际上他战伤的程度很严重,很严重。</h3><h3><br></h3><h3>自从我记事以来,就每天晚上都看见父亲在一面大镜子的反射下,(因为他的伤口在背后的腿股骨处)给自己流脓出血的伤口上药,有时父亲还会给我看从伤口漏管里流出来的碎骨头,父亲看我心疼的样子,反而会自己安慰地说:没事了,骨头出来就好了。几十年中,在你自备药箱里一直放着一个装碎骨头的小袋子,一粒又一粒的从你身上流下来。是你的坚强和勇敢,强忍着这常人难以忍受的巨大的伤痛,展现给家人和同志们的是乐观和自信工作态度。</h3><h3><br></h3><h3>《滁洲史话》中记载着父亲的故事:林业成同志在军队工作中坚持党的利益高于一切,再苦再累也不怕。转业到地方工作后,多次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先进工作者,滁洲地区焦裕禄式的干部。有同志问他这样图个啥?林业成回答说:我图的是党的事业兴旺发达!</h3><h3><br></h3><h3>至今想起来就使我心疼不已的是,在父亲的遗体火化后,火葬场的大炉工含着眼泪将父亲骨灰递给我们时说:以前只知道老局长(父亲生前做过民政局长,分管过殡仪馆)全身上下都是伤,没想到骨灰中还留有六块弹片。</h3><h3><br></h3><h3>当我的先生将父亲骨灰中的弹片递给我时,我的眼泪就唰的一下子掉了下来。</h3><h3>我记得父亲说过:最不愿意看见的就是女孩子的眼泪。所以我像父亲一样,一直都很坚强,什么事情我都能扛得住,从不流眼泪。</h3><h3><br></h3><h3>请原谅我这会儿的流泪,是因为我的心痛呀父亲!你从1941年第一次负伤到2003年去世,60多年留在你身体里的弹片,你需要多大的勇气和毅力来战胜痛苦呀!</h3><h3><br></h3><h3>这就是我的一等伤残军人的父亲,留下了战争带给你的弹片安息了,父亲你再也不用自己换药,再也没有痛苦了……。</h3><h3><br></h3><h3><br></h3><h3><br></h3> <p>父亲呀!战争与生活对你的折叠不只是一次,而你从容地渡过了坚强的一生,你依然以你生命独特的姿态和独有的坚韧与顽强,在你单纯的生命里,注入了对革命,对祖国,对生活的信心与希望,让自己人生的脚步走的简单有序,步步稳健!</p><p><br></p><p>父亲呀!我怎么能忘记你和爷爷那一段可歌可泣的悲壮历史!你们的故事常在我心中录放,不是清明节才寄托我的哀思,你和爷爷的革命精神早已在我身上复制!</p><p><br></p><p>今天是你96岁的寿诞!用我静静的追思,深深的缅怀,把最崇高的敬意寄托在这鲜花中,让它陪伴在你这个老猪宝宝的左右!</p><p><br></p><p>父亲,若有来世,我一定还做您的孩子,把今生的缘分延续,把今生的遗憾补全,把今生的恩情加倍报答!</p><p><br></p><p>我敬爱的父亲安息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