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复旦大学是我国著名高等学府,百年苍桑,步履铿锵,作为“复三代”,我对复旦有着真挚的情怀。</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二十年代中期,我的祖父从四川重庆考入复旦大学银行学系,金榜题名,光宗耀祖。那个年代是包办婚姻,流行早婚,祖父读大学时便娶妻生子,他见识了大上海的繁华和发展,毕业后想携家留下,最后还是被劝回家乡。因不願意与家族的长辈们勾心斗角,希望有更高的眼界,并且能经常来沪,便进入到已兴办了几年的民生轮船公司工作。他将从复旦学到知识和先进理念用于公司运营管理中,忠实追随民国船王卢作孚先生,为长江航运的发展、为抗战胜利而竭尽全力。在1937年复旦迁校入川和1946年迁回上海的过程中,不仅优先安排行程,民生公司也没有收取师生船票费用,为母校做出了贡献。抗战时期,民生公司的员工和船只冒着日机轰炸的危险,将数万人员和数十万吨物资抢运入川,保住了当时中国的民族工业命脉和优秀人才,但公司损失了16艘轮船,牺牲了116名员工,还有61名员工受伤致残。这些壮举被历史学家评为“中国的敦刻尔克大撤退”,民生公司被誉为“最爱国的公司”。复旦改变了祖父的人生,他也没有辜负复旦的培养。</p> <p class="ql-block">祖父文革前在重庆逝世,祖母投奔儿子与我们一起生活,祖父的故事,复旦的故事,旧上海的故事,日军侵略机轰炸重庆摧毁家园的国恨家仇,我听慈祥善良的祖母讲了近二十年。年少时曾去过几次上海,自己对长辈留下足迹的地方有着特别亲切感,总希望在那里看到他们当年的身影。</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十几年前我来沪工作并成为新上海人,因为工作忙、距离较远,去复旦的次数不是很多,但每次去都会兜转大半天,就想仔细看看这段时间以来校园里有什么变化,总是有新的发现。亲戚的孩子中有几位是复旦学生,常常会听到学校发生的趣事。在沪上,报考复旦是绝大多数高中尖子生的第一志愿,家中如果有人考进复旦,是非常有面子的。</p> <p class="ql-block">复旦的校园非常美,景中有意,寓教于景。很多树木并不高耸,却熠熠生姿,很多建筑并不雄伟,却令人神往。漫步在悠长的林荫路上,沉静的书香气息拂面而来,想起那首校园民谣:“当秋风停在了你的发梢,在红红的夕阳肩上,你注视着树叶清晰的脉搏,她翩翩的应声而落,你沉默倾听着那一声驼铃,像一封古早的信……”</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复旦大学是1905年中国人自主创办的私立大学,1922年有了属于自己的校区,因抗战中最为惨烈的淞沪会战即八•一三战役失利,校舍被毁,1937年底被迫迁校至重庆,1942年改为国立复旦大学,外迁9年后,1946年迁回上海。</p><p class="ql-block">一百多年前,复旦在上海吴淞口艰难诞生,胸怀报效国家的理想,冲破旧时代的羁绊。一百多年中,复旦历经战火纷飞,见证民族磨难,投身学校建设,致力于教育与科研的发展。现在复旦大学共有邯郸(本部)、枫林、张江、新江湾四个校区,后三个校区是近些年建成的。</p> <p class="ql-block">上海吴淞口</p> <p class="ql-block">复旦本部校区</p> <h3><br></h3><h3>以下讲述的是复旦两位老校长荡气回肠的故事,介绍复旦本部校园中那些历史厚重的老建筑,精致的燕园、曦园,含义深远的部分近代建筑和雕塑等等。</h3> <p class="ql-block">《马相伯校长》</p><p class="ql-block">马相伯这个名字大家或许有些陌生,但这位老先生绝对是中国近代的一位传奇人物,是震旦大学、复旦大学、复旦大学附中的创始人兼首任校长,就连蔡元培、于右任、邵力子也都是他的弟子。老人一生致力于通过教育唤醒国人,却最终在日军侵华时期遗憾去世,没能见到国家的崛起。病重之际,他对前来看望的胡愈之先生说:“我只是一只狗,只会叫,叫了一百年,还没有把中国叫醒!”<span style="color: inherit;">他99岁在自己不清楚的情况下由学生安排来到越南养病,百岁逝世。国民政府称先生“唯民族之英,国家之瑞”。中共中央称先生为“国家之光,人类之瑞”。</span></p><p class="ql-block">1840年,马先生出生在一个信奉天主教的医生家庭中,5岁入塾读书,12岁来沪,入法国耶稣会办圣依纳爵公学(后改称徐汇公学,今徐汇中学),继入小修院、大修院,攻读法文、拉丁文、希腊文、哲学、神学、数理和天文等学科。1858年,马家从镇江转至上海定居,1870年马先生获神学博士衔,加入耶稣会,做过神父。1876年时,他因自筹白银2000两救济灾民,竟然遭到教会幽禁“省过”,其一怒之下逐脱离耶稣会。此后,马先生开始从事外交和洋务活动,曾是李鸿章、孙中山的高级幕僚,先后前往日本、朝鲜、美国、法国和意大利等国,受到西方先进思想的启迪,他认为国家要想富强,就必须提倡科学,兴办实业。然而,虽然多次向朝廷献策,却始终没有获得回应,于是他在1899年辞官,决定毁家兴学。</p><p class="ql-block">1900年,马先生将家中的三千亩田产全部捐给天主教江南司教收管,作为创建“中西大学堂”的基金。1903年,马先生以“中西大学堂”的概念,创办了上海震旦大学院,即震旦公学。</p> <p class="ql-block">1905年初,耶稣会欲将震旦变为教会学校,改变办学方针,另立规章,因反对外国人干预教育,震旦130余名学生集体退学,为了不耽误学生的学业,虽然家无余财,马相伯先生还是决心另起炉灶,在好友的帮助下,宣布创办中国人自己的复旦公学。</p><p class="ql-block">“复旦”二字选自《尚书大传·虞夏传》中“日月光华,旦复旦兮”的名句,意在自强不息,寄托着中国知识份子自主办学,教育强国的希望。</p> <p class="ql-block">私立复旦公学成立之初,是在上海吴淞口一所废弃的提督衙门里授课,没有桌椅,只有一块黑板,一百多名学生,66岁的马先生任校长兼教法语和拉丁文。当年秋季开学的时候,有300多名莘莘学子从各地赶来学校读书,有的人走了一整夜的路。尽管面临着没有校舍、流离失所的困境,却拥有一群热爱复旦的师生。就是在这样简陋的教学环境中,培养出很多优秀人才。</p><p class="ql-block">1911年,因多数学生参加辛亥革命,加上经费困难、学校被军队占用,复旦一度停办。 12月中旬,在无锡士绅的支持下,曾借李鸿章之兄李瀚章大公祠为课堂,昭忠祠为宿舍,筹备复学。1912年,复旦仍为校址无着落、经费困难而束手无策。孙中山先生在听了汇报后,当即决定拨款一万元,于是复旦迁到了位于徐家汇华山路的李鸿章祠堂。</p> <p class="ql-block">马先生的家庭很不幸,马夫人是山东人,50多岁时因实在忍受不了丈夫终日为教育奔走顾不上家庭,气得要回娘家,悲剧就在这时降临了,她携长子乘船时发生事故,母子二人遇难。不久后,在复旦公学教书的次子也不幸病亡,马家仅剩先生和一个半岁大的孙女马玉章,一老一小,相依为命。</p><p class="ql-block">九一八事变时,马先生已经隐居十年,他已“决心十年不看报。” 但是为了支援抗战,他走上街头卖字。因年事已高,不能久站,就由一人扶着他,一个字30大洋,一副对联50大洋,这样写出了十万大洋,全部捐献给前线抗日的将士。临终前,他对相依为命的孙女马玉章说:“爷爷一生以大公无私为人生宗旨,百年以来一无所有,什么财产都没有给你留下来呀!”</p> <p class="ql-block">马相伯先生数度毁家纾难,三办学堂,视兴邦为己任,一生铮铮铁骨,两袖清风,辞世前仍挂念着抗战的消息。每次读到马先生的故事,我都为之动容。</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李登辉校长》</p><p class="ql-block">1913年,因马先生年事已高,在复旦公学工作的李登辉先生被推选为校长。他生于1872年,是印尼第七代华裔,毕业于美国耶鲁大学。</p><p class="ql-block">1917年,复旦公学改名为私立复旦大学,在原有文理两科的基础上,新增商科,比哈佛商学院仅仅晚设立9年。1918年,李登辉校长赴南洋募捐,因为他知道海外华侨身处异乡,更希望祖国强大,更重视后代教育,他募集到15万银元的资金,以超前的眼光在上海江湾买下一块70亩的土地,即是今天复旦的邯郸路校区。从此,在李校长的领导下,复旦大学在民国时代成为与北大、清华、南开齐名的一流大学。李先生做了23年复旦大学校长,努力向世界先进大学学习,又不完全照搬西方的教育方式,创导“学术独立,思想自由”的办学理念。他培养的学生人才济济,其中担任大学校长的弟子至少有25人,这在中国教育史中绝无仅有,在世界教育史中也极为罕见,被世人誉为"人伦师表"。不幸的是,1936年因保护抗日学生与国民党当局对抗,被迫辞去校长职务。</p> <p class="ql-block">李先生初到上海时,还不会讲普通话。1906年他34岁才结婚,妻子海伦·汤佩琳是牧师的女儿。汤佩琳不但是他的中文老师,也通过长期熏陶,让丈夫对中国的人情世故和风俗习惯有更深的了解。他们夫妻之间教学相长,非常恩爱。不幸的是,当时流行病肆虐,医疗水平低下,他们的四个孩子全被瘟疫夺去了生命。1931年初,李夫人也因病去世。从此学生健康问题成为李先生关注的焦点,筹资建造了校医院,设门诊部和住院部,住院病人概不收费。59岁的李校长经历了失妻丧子之痛苦,孤苦伶仃,形影相吊,此后终生未娶,晚景凄清。有些复旦师友常劝他续娶,他说,寄托精神于宗教,专心事业于复旦,把学府当作家庭,以学生为儿女,也就是了。</p> <p class="ql-block">在日军占领上海时期,他坚持“三不”:不与敌伪来往,不接受敌伪津贴,不得已时宁可停办复旦。 战争中部分复旦学生因种种原因不能随学校西迁,李先生就在公共租界内开设复旦大学补习部,坚持教学。</p><p class="ql-block">李登辉先生前前后后在复旦公学和复旦大学服务了40年,始终不愿离开复旦。二战结束后,学生们与他在上海和平饭店聚餐叙旧,请他谈生平体会,他只讲了让人热泪盈眶的一句话:“我归国后,一生旨在复旦,一生只当复旦的教授,一生只做复旦的校长。" 有人想为他立传,还有人为他筹集三十两黄金养老,但都被拒绝,高风亮节,令人钦佩。</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校训》</p><p class="ql-block">位于校园内光华大道和博学路的交汇处有一棵参天的香樟树,树下是一块花岗岩长碑,自右向左书有复旦大学校训:“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这便是校训墙,1995年校庆90周年时竖立与此,百年校庆时又进行了翻新。</p><p class="ql-block">1915年,李登辉校长开始着手为复旦制定校训。但那时他归国不久,自知汉语功底尚浅,便请首任校长马相伯先生出山,从《论语·子张》中选出如今的校训。原文出自孔门十哲之一的子夏:“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老校门》</p><p class="ql-block">1921年,一座写着“复旦大学”匾额的古典牌楼式大门出现了,大门上方的校名由民国元年前在吴淞复旦公学毕业、留校专做学生工作的苏莘先生题写,他书势雄健、笔力厚实,另一面横匾写着“敬业乐群”。抗战期间,老校门多遭战祸。20世纪50年代,老校门被拆除。历经半个世纪后,学校决定复建老校门,这项工程在2005年复旦百年校庆之际竣工,设计的主要依据便是为数不多的旧照片。</p> <p class="ql-block">看着那复原的木栅大门、屋顶玲珑翘曲,恍惚间仿佛穿越到百年之前。</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校徵》</p><p class="ql-block">认真观察复旦的圆形校徽,篆书的“复旦”二字古朴、温润又有力,仿佛蕴藏着百年来的意气,旦复旦兮,砥砺前行。</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19年建校舍的奠基石》</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老校舍》</p><p class="ql-block">1922年,复旦自己建造的第一批校舍落成,有一座教室楼简公堂;一座办公楼奕柱堂;第一学生宿舍,在抗日战争中毁于炮火,后来相辉堂迁址于此;还有一栋教师宿舍也毁于战争。以后,又陆续建造了一些校舍。</p><p class="ql-block">后来校园西部的那些老校舍多数以数字命名,静静环绕在登辉环路的外侧,由南到北,依次为700号奕柱堂(校史馆)、100号相伯堂(文博系教学楼)、200号简公堂(博物馆)、300号景莱堂(蔡冠深人文馆)、相辉堂、500号寒冰馆。</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奕柱堂—复旦大学校史馆</p><p class="ql-block">这座办公建筑因中南银行总经理黄奕柱捐款1万银元而命名为奕柱堂,左右扩建出两翼是1929年建造,改做复旦仙舟图书馆,也是为纪念中国合作运动创始人、复旦前教务长薛仙舟先生而命名,现为校史馆。中式的屋顶、立面沿中轴线对称分布,古朴典雅,门口两尊石狮子威严地守护着上方那块牌匾“复旦大学校史馆”。</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校史馆里,会看到很多熟悉的名字,马相伯、李登辉、苏步青、谢希德……看着他们的照片,仿佛听到了他们的誓言;看着他们写下的字,仿佛目睹了他们筚路蓝缕的艰辛。</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相伯堂</p><p class="ql-block">上世纪30年代初,复旦拟建行政办公楼,苦于资金不足,校董会决定发行公债,筹款建楼。1933年,复旦正式向社会发行公债,年息1分,5年还清。这是我国大学首次公开发行公债,轰动一时,公债募得的4万元。该楼建成后取名“相伯堂”,以纪念复旦创始人马相伯校长。相伯堂也曾飞檐翘角,古色古香。因1937年八• 一三”事变,日军进攻江湾,复旦校园遭到重创,第一宿舍和女生宿舍(东宫)、体育馆被夷为平地,相伯堂和简公堂则被炮弹击中,掀去屋顶,从此不再有昔日雄姿。</p><p class="ql-block">50年代,这里曾是理科办公楼,1958年,原子能科学系在这里创立;60年代初,为历史系办公楼;后来为文博系办公教学楼,几年前已拆除,正在重建。</p> <h3>相伯堂楼前的石刻,纪录着过往的历史。</h3> <h3><br></h3><h3>简公堂</h3><h3>这栋建筑曾是中国传统的宫殿式屋顶,是当时学校中最壮丽的建筑,由当时热衷慈善的南洋烟草公司简照南、简玉阶兄弟捐赠银洋五万元所建,以他们的姓氏命名为简公堂以示感激。抗战中旧貌已改,后改为复旦大学博物馆,但因为承重和房屋老化等问题,前几年已经拆除,正在重建,转而由景莱堂,即现在的“蔡冠深人文馆”承担起了博物馆的职能。</h3>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景莱堂</p><p class="ql-block">为纪念第一任学生代表叶景莱而命名,最初是复旦实验中学。2005年由香港蔡冠深教育发展基金会捐资重新修建,被命名为“蔡冠深人文馆”,是一幢二层仿古建筑,一层以蔡冠深夫人名字命名,称为“颖琴厅”。</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相辉堂</p><p class="ql-block">相辉堂是复旦的礼堂,它原名登辉堂,为纪念马相伯和李登辉两位校长,又改称为相辉堂,是在第一学生宿舍的废墟上建造起来的。原来那幢宿舍楼始建于1922年,是精美的二层建筑,有97个房间,可住两百多名学生,耗资四万五千银元,遭到日寇轰炸而被毁。</p><p class="ql-block">相辉堂建成后一直是全校师生集会的主要场所,名人讲演、校园戏剧节都在这里举行,同学们的毕业照也在这里拍摄。这里记录着复旦许多故事。</p> <p class="ql-block">1947年,在刚刚落成的礼堂中,前任校长李登辉先生发表了一篇著名的演讲,勉励毕业生发扬“团结、服务、牺牲”精神,报效国家,服务社会。这次演说成为绝响,就在那一年,李先生因突发脑溢血与世长辞,享年75岁。“团结、服务、牺牲”这三个词被写入复旦精神,传承至今。</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现在的南堂已修旧如故,二楼保留着原礼堂的格局,一楼为多功能用房。北堂为扩建的建筑,外墙被水波型的装饰结构包裹,掩藏在南堂身后,是一座拥有751座的全新多功能剧场。</p> <h3><br></h3><h3>子彬院</h3><h3>校园西部的绿树浓阴中,掩映着一座白色的楼宇,雍容典雅,仪态万端。这里就是有名的数学楼,复旦人戏称为“小白宫”,意即其门厅的造型风格可与美国白宫相媲美。这幢建筑是复旦学生郭任远留美获博士学位归国后,向潮州巨商的叔叔郭子彬募捐五万银元,1926年建成的,当时命名为子彬院。后来进行了扩建,北向形成院落式的建筑。</h3> <h3><br></h3><h3>寒冰馆</h3><h3>寒冰馆建于1924年,原本是复旦大学第四宿舍,被誉为当时全国高等学校中“设备最新之寝所”。</h3><h3>1937年复旦700多名师生被迫迁至重庆,孙寒冰教授时任复旦大学教务长兼法学院院长。1940年日机轰炸重庆时,孙寒冰教授和复旦大学其它六名师生不幸遇难。抗战胜利后,学校迁回上海原址,第四宿舍被改作教室。为纪念孙寒冰教授,该楼被命名为寒冰馆。</h3>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佩琳院</p><p class="ql-block">复旦校医院建筑原名为“佩琳院”,1931年落成,这个温柔的名字听上去就很治愈。取名“佩琳”,意在纪念李登辉校长的夫人汤佩琳女士,并且登辉环路就在佩琳院门前,仿佛看到他们夫妇一对璧人携手并行。</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佩琳院老建筑十余年前被拆除,在原址上兴建了现在的复旦校医院。</p> <h3>佩琳院原貌</h3>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主要的教学建筑》</p> <p class="ql-block">李达三楼和叶耀珍楼“伉俪楼”</p><p class="ql-block">李达三先生于1945年毕业于复旦大学会计学系,是复旦大学校董、声宝—乐声(香港)有限公司董事会主席。复旦110周年校庆时,为学校捐款1.1亿元人民币。</p><p class="ql-block">1993年,李先生提议复旦大学恢复设立会计系时,捐款500万元支持兴建“李达三楼”,该楼于1995年4月落成投入使用。此后的1998年,他的夫人叶耀珍女士捐资300万元建造了复旦大学学生文化活动中心——叶耀珍楼。</p><p class="ql-block">看看位于邯郸路两侧、被国顺路连通的“李达三楼”与“叶耀珍楼”两幢楼,这样日夜相望秀恩爱的方式真是大手笔。</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光华楼</p><p class="ql-block">光华楼也称双子楼,其名称取之“日月光华,旦复旦兮”,是复旦最高的建筑。光华楼选址非常讲究,座落于邯郸校区的东北隅,朝南座北,与校园西部的数学楼(子彬院)、中部的物理楼连成一线,体现复旦百年发展的历史轨迹。</p><p class="ql-block">光华楼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地上30层、地下2层,高达140.5米。双子塔楼相依,两厢裙楼相辅,越发显得傲然挺拔,神采飞扬。复旦学子有个传统,毕业时定要爬段楼梯到光华楼的最高处,作为自己的一项毕业仪式。</p> <h3><br></h3><h3>史带楼</h3><h3>在旧上海滩创业发家的美国人史带(Mr.C.V Starr)以史带基金会的名义为复旦大学建造管理学院新大楼捐助了183万美元。</h3><h3><br></h3><h3>史带的奋斗史听上去有种“美版许文强”的感觉。史带早年因在一桩敲诈案中得罪了人,无法在美国立足,只好在1914年远涉重洋来到亚洲,先在《字林西报》做记者,后又到美丰银行做保险。1921年,史带创立了友邦人寿保险公司,首次向中国人提供寿险产品及服务。1927年,羽翼渐丰的史带需要一处体面的办公大楼,于是搬到了上海外滩中心区的中山东一路17号,成为旧上海一个闻名世界的保险窗口。1996年友邦保险重返外滩17号,该建筑更名为“友邦大楼”。</h3> <h3>史带楼内的多功能厅- 友邦堂<br></h3> <h3><br></h3><h3>逸夫楼</h3><h3>由香港电影大王、邵氏影业、香港TVB的创始人邵逸夫捐款建造的“逸夫楼”分布在全国各地的高校中,复旦校园内分别有“逸夫楼”和“逸夫科技楼”两栋。</h3>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第一教学楼</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第二教学楼</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第三教学楼</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第四教学楼</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物理楼</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化学楼</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图书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抹云楼</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1959年建造的放射化学和原子核物理科研教学楼</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燕园》</p><p class="ql-block">燕园原为私人别墅,它横插在复旦校园和排球场之间,让师生深感不便。1934年12月,复旦校董会决定向业主购买该园。这片私产的业主姓谢,而在谢姓业主之前则为王氏富商所有,故此园历王、谢二姓。“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这就是“燕园”名字的由来。</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曦园》</p><p class="ql-block">八十年代建造,由时任全国人大副委员长的周谷城教授题写园名,园中“卿云亭”中有苏步青校长的题诗。</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雕塑》</p><p class="ql-block">雕塑是复旦校园里一道独特而靓丽的风景线,每一个作品背后都有着深厚的历史积淀与文化内涵。</p> <h3><br></h3><h3>马相伯先生雕像</h3><h3>物理楼一楼大厅中,屹立着复旦创始人马相伯先生的雕像。1992年,为纪念他积极投身兴办新型教育,培养强国人才,1903年创办震旦学院,1905年创办复旦公学,并两度担任复旦公学校长,而设立此像。</h3> <h3><br></h3><h3>陈望道先生雕像</h3><h3>1927年开始在复旦任教,1952年被任命为复旦大学校长,长达25年之久,为学校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的雕像座落在图书馆前的花园中。</h3> <h3><br></h3><h3>苏步青先生雕像</h3><h3>中国著名的数学家、教育家,中国微分几何学派创始人,被誉为"东方第一几何学家"、"数学之王",1948年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1955年被聘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1978年任复旦大学校长。此外,苏先生还擅长写诗、热爱书法,他的雕像座落在数学楼(子彬院)的草坪前方。</h3> <h3><br></h3><h3>“无穷大”雕塑</h3><h3>在苏步青先生雕像不远处,伫立着数学系78级学生捐赠的数学符号雕塑 “无穷大”,象征着数学人遨游数学王国,为真理探索不息的科学精神。</h3> <h3><br></h3><h3>日晷( guǐ )雕塑</h3><h3>位于复旦大学测试中心楼前,由复旦农学院校友捐赠,基座上用篆书刻着“日月光华,旦复旦兮”, 日晷前面砌了两个圆形水池,寓意日月光华,静影流辉。</h3>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复旦诗魂铜雕</p><p class="ql-block">位于逸夫楼的草坪中,造型是两本叠起的书。在百年校庆之际,为纪念1981年复旦诗社创刊《诗耕地》,历届复旦诗社校友捐赠了此铜雕。它本身也是一件独立的艺术品,在诗意的宁静中蕴藏着雄浑和力量,在含蓄的缄默中体现出激情和气度,给复旦这所著名学府带来更多的诗意人文气息。</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书籍雕像</p><p class="ql-block">位于第四教学楼前,这个造型奇特的雕塑是复旦大学机算机系捐赠的。雕塑主体是九本书本累叠,书本最上方有一个精准的时钟。雕塑基座上镌刻着高尔基的名言:“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p> <h3><br></h3><h3>驴背诗思雕塑</h3><h3>光华楼西辅楼前的“驴背诗思”雕塑格外引人注目,它是著名雕塑大师袁晓岑先生的得意之作,一个老人,骑在驴背上,驴与老者是凝重的古铜色,仿佛是现代的过客。复旦哲学院长吴晓明这样解读,驴子的笃诚,诗人的忧郁,构成了“驴背诗思”的深遂意境。作品蕴含着当代中国文人、学者的一种风范和思考。不慕虚华,不图名利,谦恭处世,超然物外。</h3>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时光荏苒,记忆留痕。复旦的老校长,辛苦耕耘,呕心沥血,为中国高等教育史留下了浓墨重彩;复旦的老建筑,领略过近代西学的熏陶,抵抗过战争的烽火,沐浴着今天的春风;复旦的新建筑,代表着社会发展的跨越和腾飞,凝聚着知识精英的气质和理想;复旦的雕塑,是石头和铜铸表达的历史,是纪念和寄托的永存。复旦的学子乐观、热情、多才多艺,复旦的校园人文情怀浓浓,各种信息滿滿,紧跟潮流。这一切,都让人感触到时代的脉动,一眼百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