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br></h1><h1><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周总理和田中首相,大平外相在中日邦交正常化谈判过程中,相互唇枪舌战,同时也相识相知,结下不同一般的友谊。田中和大平十分敬佩周恩来,田中首相說过,中方如不是周总理,即使访华,也难以取得成果。</span></h1><p class="ql-block"><br></p> <h5>1972年9月,周恩来会见日本内阁总理大臣田中角荣</h5><p class="ql-block"><br></p><h1><span style="font-size: 22px;">1972年9月,时任日本首相田中角荣应邀访华并与中国政府签署了《中日两国政府联合声明》。这是当年继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及中美《联合公报》公布后又一举世瞩目的外交事件,这一事件开创了中日关系的新局面,并对未来远东局势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当年田中访华是如何成行的?其背后又有哪些鲜为人知的故事呢?</span></h1><p class="ql-block"><br></p><h1><span style="font-size: 22px;">1972年2月21日至28日,美国总统尼克松一行抵达北京,对中国进行了为期7天的历史性访问,并在上海发表了中美《联合公报》。</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 22px;">这一外交事件在日本引起了强烈反响,要求日本同中国复交的呼声也越来越高。在此情形下,时任日本自民党总裁、内阁首相的佐藤荣作为了保住自己的权位,缓和舆论的攻击,秘密派东京都知事给中国总理周恩来捎信,表示要“亲自访华”。由于佐藤自1964年11月9日当政以来始终采取敌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政策,早已失去了中国政府和人民的信任,他的这一请求当即被周恩来以“佐藤政府说了不做”为由断然拒绝了,周恩来还明确宣布:中日谈判不以佐藤为对象。中方这一态度对佐藤内阁无疑是一个沉重打击。</span></h1><p class="ql-block"><br></p><h1><span style="font-size: 22px;">1972年7月6日,在日本各界要求日中邦交正常化的强大压力下,佐藤被迫宣布内阁总辞职,新任自民党总裁田中角荣随后当选为内阁首相。7月7日田中内阁成立,在当晚的内阁会议上,田中角荣就中日关系发表演说称:“目前当务之急是同中华人民共和国举行邦交正常化谈判,我们要在激烈动荡的世界形势下,积极推行和平外交……要一口气解决日中关系。”在随后召开的记者招待会上,他又表示:“日中邦交正常化问题,时机正在成熟,我要认真地谋求日中邦交正常化。”</span></h1><p class="ql-block"><br></p><h1><span style="font-size: 22px;">新任外相大平正芳也向记者发表谈话称:“日本同美国、中国和苏联的关系是彼此相联系的。”“日本跟着美国脚步走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日本现在应该为采取负责的行动,独立做出决定。”田中上台以后之所以急于谋求中日关系正常化,除了当时的国内舆论呼声外,还是他“日本列岛改造论”内政思想在外交上的体现。他说:“日中关系问题,既是日本的外交问题,更是日本的内政问题,是明治百年来最大难题,解决了中日关系,日本国内三分之二纷争就没有了。</span></h1><p class="ql-block"><br></p><h1><span style="font-size: 22px;">不解决日中关系问题,根本谈不上日本的安定,日本不仅要依靠《日美安全保障条约》,而且要与中国缔结友好条约,日中邦交正常化是日本强有力的安全保障。”谋求中日关系正常化也是中国政府和人民企盼已久的。对田中的表态,周恩来迅速作出反应:“长期以来一直坚持敌视中国政策的佐藤政府,不到期就下台了。田中内阁组成后,表明在外交上尽早实现中日邦交正常化,这是值得欢迎的。”毛泽东也指出:“对中日恢复邦交问题应采取积极的态度,谈得成也好,谈不成也好,总之,现在到了火候,要加紧。”在此情形下,为了加快中日关系正常化的步伐,7月16日,周恩来在会见日本社会党前委员长佐佐木更三时明确向田中发出了访华邀请:“如果日本现任首相、外相或其他大臣来谈恢复邦交问题,北京机场准备向他们开放,欢迎田中本人来。”对于周恩来的访华邀请,田中甚为重视。</span></h1><p class="ql-block"><br></p><h1><span style="font-size: 22px;">7月22日,大平外相破例会见了正在日本访问的中日友好协会秘书长孙平化和肖向前。大平转达了田中对周恩来邀请他访华的谢意之后,说:“日本政府也在考虑,到了一定阶段要实现政府首脑访华。这要选择一个适当的时机,日方正在为此做准备,要去北京,一定要有丰硕的成果。因为田中首相和我都是政治家,这是有关我们政治生命的重大问题,也是关系日本命运的重大问题,对日中两国也均事关重大。”周恩来对田中访华的顾虑表示理解。为了保证田中访华成功,1972年7月25日,他在北京会见了田中首相派来的特使日本公明党委员长竹入义胜,在向田中再次发出访华邀请的同时,周恩来还通过竹入义胜把中方草拟的中日联合声明草案带回去,以便日方对中方关于中日邦交正常化条件有了一个明确的了解。中方认真细致的工作打消了田中对访华能否成功的顾虑。</span></h1><p class="ql-block"><br></p><h1><span style="font-size: 22px;">8月11日,大平外相在再一次会见孙平化和肖向前时,正式表示:田中首相已决定访华,并对周恩来的邀请表示感谢。8月12日,中国外交部部长姬鹏飞通过新闻媒介向全世界正式宣布:中国总理周恩来“欢迎并邀请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问中国,谈判并解决中日邦交正常化问题”。和当年尼克松访华一样, 这一消息立即震惊了世界。这次访问是新中国成立后日本首相的首次访华,田中对此自然也是十分重视。为使访问取得成功,在正式访问前,田中还派来了先遣组和政府特使访华,并与中国政府几次磋商访华的活动日程和细节。不仅如此,田中还阅读了大量有关中国的书籍,其中包括《毛泽东,他的诗和人生》、《周恩来——中国幕后的杰出人物》、《周恩来谈日本》、《日中问题》以及《中国手册》、《中国要览》、《中国指南》等。对于此次访华,田中后来曾对人说:“中日关系正常化是两国人民的愿望。中国人当时经常讲人心所向,大势所趋。我呢,只不过是在这个时候拍板,然后执行而已。”实际上,在当时情形下,田中这个“拍板”也是需要很大勇气的。</span></h1><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1972年9月27日,毛泽东主席在北京中南海会见日本首相田中角荣。 (图片来源:人民网)</p><p class="ql-block"><br></p><h1><span style="font-size: 22px;">田中访华之前,不断收到右翼分子威胁邮件。有人危言耸听地说:如果田中不从首相府屋顶或警视厅乘直升机的话,那他前往中国就会变得寸步难行。右翼分子甚至还给田中的孩子打电话称“你父亲的生命只有一星期了”。而更多的日本右翼分子则直接打电话给田中,警告他不要去中国,否则浅沼稻次郎就是他的前车之鉴。浅沼稻次郎是日本社会党委员长 ,曾经两度访华。</span></h1><p class="ql-block"><br></p><h1><span style="font-size: 22px;">1960年10月12日,浅沼稻次郎在东京发表呼吁“尽快使日中邦交正常化”的演说时,一名右翼分子突然跳上台,用一把利刃刺入浅沼的心脏,浅沼稻次郎当即倒在血泊之中。在不断接到右翼分子的威胁邮件和电话后,田中对自己此行的危险并非没有准备。他在访华前曾对部属说:“如果这次谈判失败,我们的生命将结束。”后来出任日本小泉内阁外相的田中真纪子是田中角荣的女儿,田中角荣刻意把她培养成自己的接班人。从田中真纪子十四五岁起,只要有出访,田中必把她带上长见识。田中真纪子从小就喜欢阅读有关中国的书籍,能到中国看一看也是她企盼已久的。当得知父亲要前往中国访问时,她更是兴奋不已,以为父亲这次去中国一定会带上自己。</span></h1><p class="ql-block"><br></p><h1><span style="font-size: 22px;">然而出乎她意料的是,父亲拒绝了女儿的请求。田中真纪子有些不服气地说:“爸爸,你不是说要带我看看全世界的吗?”田中说:“不错,爸爸确实跟你约好的,要带你看看全世界,以往也确实这样做了,但这一回访问中国的情况不一样。中国就好像一块厚窗帘的那一边,那里正在做什么,将要做什么,我也没有准确消息,而且在日本国内也有一部分人反对我访华,我是在不知什么时候就会被人下毒、打黑枪的情况下动身访华的。你是我唯一继承家业的女儿。如果两个人都去的话,万一丢了性命,田中家从此香火就断了。”田中说到这里,神情变得庄重起来,“你是我唯一的孩子,不论出了什么样的事,你都不要慌乱,要毅然按正确的判断行事。为父指望于你,仅此一点而已。”“不过,我相信,总会有这么一天,日中两国的人们,能够面带笑容自由往来。正是为了这一天的到来,爸爸豁上了命动身去北京了。”</span></h1><p class="ql-block"><br></p><h1><span style="font-size: 22px;">1972年9月25日,田中首相乘坐日航专机踏上了前往中国的征程。陪同田中访华的除外相大平正芳、内阁官房长官二阶堂进外,还有陪同官员、翻译、秘书、速记、医务人员、安全保卫和卫星技术人员、文字和广播记者等共230余人。上午11时30分,田中一行乘坐的专机在北京机场徐徐降落。与半年前尼克松访华时相对冷清的欢迎场面相比(尼克松访华时没搞群众欢迎,也没奏国歌),迎接田中到来的北京机场却是另一番景象:停机坪上站满了欢迎群众,军乐队高奏中日两国国歌。</span></h1><p class="ql-block"><br></p><h1><span style="font-size: 22px;">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周恩来、中央军委副主席叶剑英、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郭沫若、外交部长姬鹏飞、中日友协会长廖承志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早已在机场迎候。当飞机舱门打开,身穿灰色西装的田中快步走下飞机舷梯,伸出手来与周恩来热情相握,并自我介绍说:“我叫田中角荣,今年54岁,当了日本首相,请多关照。”身为首相,田中这句话听起来很特别,因而其用意也引起了外界许多猜测。时任外交部翻译的周斌对此评论说:“田中角荣是54岁当首相,他的学历是中专毕业,是搞土木建设的。他当了首相后第一次出国就是来中国,而且对手是世界闻名的外交家周恩来。田中特别表明自己是54岁,我觉得他有两层意思,一个是很紧张,一个是他想强调他是年轻有为,不容易,这种事情只有年轻有为的人才可以干下。”</span></h1><p class="ql-block"><br></p><h1><span style="font-size: 22px;">欢迎仪式结束后,周恩来亲自陪同田中一行驱车到钓鱼台国宾馆18号楼。18号楼是钓鱼台国宾馆里条件最好的一栋楼,田中入住这栋楼也表明了中方对田中此次访华的重视。其实,为了使田中在访华期间吃好睡好,早在田中访华之前,驻东京的中国记者就奉命将田中的起居饮食习惯摸得一清二楚。一位记者在发回国内电文中称:这位54岁的新首相怕热,室内温度常保持在摄氏17度,爱吃香蕉,还爱喝大酱汤。当周恩来陪同田中进入下榻的房间时,令人意想不到的一幕出现了。由于周恩来的右手在抗战时期受过伤,每逢脱风衣或其他外套时,总少不了在场的人帮他一把。这次不等翻译出手,田中就奔上前去替周恩来脱风衣。周恩来也没料到田中会来“这一手”,连忙说:“不行,不行!怎么能让你来替我脱风衣呢?”田中说:“您把我安排在国宾馆18号楼了,这几天我是这里的主人了。那您是我最尊贵的客人了,我应该替客人做服务。请允许让我帮您把衣服脱了!”周恩来听了大为感动。田中为周恩来脱风衣成为田中访华期间的一段佳话,这也是田中对周恩来敬佩之情的流露。</span></h1><p class="ql-block"><br></p><h1><span style="font-size: 22px;">后来,田中还在宾馆的便笺上为周恩来写下了这样的赞美诗句:“躯如杨柳摇微风,心似巨岩碎大涛。”吃过午饭,稍事休息后,周恩来在人民大会堂与田中一行主要成员举行了第一次会谈,中方在座的还有外长姬鹏飞和中日友协会长廖承志等。宾主在围成马蹄型的沙发上就座,这也是周恩来的精心安排,他要让两国领导人的首次会谈呈现出一种亲近的家庭气氛。可谁也没有料到,正式会谈竟是以茅台酒开篇的。由于田中中午在钓鱼台国宾馆用餐时喝了一些茅台酒,因而,当周恩来向田中道一声“辛苦了”时,田中便开口说:“不累不累,今天中午的茅台真好喝,稍微贪了点,便略感醉意了。我以前听说过‘惟有杜康’的诗文,可是没有机会品尝。今日亲尝茅台酒,口感实在是美妙,如果每天能喝一点儿就太好了,在重要会谈结束后一定要开怀畅饮。”周恩来听了很是高兴,连忙说:“既然首相喜欢,我们送一些给你。你干脆把你酒柜里的酒都改成茅台吧,我们保证充分供应。”田中听了当即连连表示感谢。后来田中访华结束时,外交部礼宾部门果然送给田中两箱共48瓶茅台酒。两国首脑喝茅台酒的故事在日本传开后,茅台酒在日本市场上的售价一下子涨了三四倍。据说,当年周恩来送给田中的茅台酒田中家现在还保留着一瓶,田中的女儿田中真纪子表示:这瓶酒将作为田中家最珍贵的收藏永远保存。</span></h1><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