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大雪未至,一路暖阳。我们宿松县首批首席教师和进校老师一行六十余人相聚在美丽的黄浦江畔,开启了沪上取经的历程。</h3> <h3>本次活动由宿松县教育局、宿松县教师进修学校主办,中国教师教育网承担并组织实施,是一次专门为农村中小学一线教师量身打造的视听盛宴。隆重的开班仪式拉开了培训的序幕。</h3> <h3>第一堂专家讲座来自于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吴遵民的《重塑教育的灵魂 对当代中国教育“改革”的改革思考》。他幽默风趣,看似随意诙谐的言语中却有着一颗拳拳之心,那就对中国教育的热爱。他直击当今教育的痛点,“唯分数”论、“唯成绩”论,忽视了教育的本质。如何把一个具有“动物性”的人通过教育和引导而使他成长为一个“正直的”“善良的”、能判断是非并具有责任感和使命感的“人”,这则是教育的全部真谛之所在。</h3> <h3>当天下午,浦东新区南汇中学特级教师、正高级物理教师张韶龙为我们做了《五味三能力课堂教学改革实践的价值追求》专题报告。他的报告如他本人一样朴实无华。他告诉我们核心素养下的物理教学以及其它教学——质疑创新能力非常重要,真正的一节好课不是老师上出来的,而是学生帮助老师完成的。告诉我们做教师,其实就是让学生学会学习、爱上学习、爱上终身学习。</h3><h3> </h3> <h3>12月13号,迎着朝阳,我们一行人又乘车到上海七宝实验中学去寻宝。查建生校长为我们做了主题报告《吹开幸福的花儿》---关爱学困生的教育教学艺术。查校长出口成章,文学才华令我们深深折服。他如诗如歌般的讲座让我们在场的人如痴如醉。他告诉我们:“差生”是可以转变的,一个民族的总体素质,是底部决定的,我们的教育要关注每一个学困生,“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我们不能放弃任何一个学生,要让教育之风吹开幸福的花儿。<span style="line-height: 1.8;"></span></h3><h3> </h3> <h3>下午,一行没作太久停留和休息,风尘仆仆来到紫竹小学。一堂别开生面识“友”、交“友”和学“友”课让我们眼前一亮,老师的超前教育理念和超强的业务素养向天真的孩子们传递着真善美。在这堂课中,我们和孩子们一起受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熏陶,触摸到了中华经典文化的温度。语文组的《项目化学习在语文教学实践中的探索》报告,让我们嗅到了中国教育的引擎。校名“紫竹”、竹艺术、竹文化和竹精神完美融合,教育的魅力无处不在。</h3> <h3>14日的学习安排如期而至。上午上海市师资培训中心博士、英佩昌教授作了《核心素养指向下的有效教学与课堂教学改革》的报告。教授的博学与敬业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教育理念的前瞻与验证分析引起学员的共鸣。</h3><h3> 教育理论与精彩案例的完美结合易学且可操作,没有天马行空,只有稳重接地气。他告诉我们教学要避免只重结果的现象,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关注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h3><h3><br></h3><h3> </h3> <h3>和专家合影也是一件激动的事</h3> <h3> 守初心,担使命是中国共产党得以发展壮大,并带领中国人民取得辉煌业绩的不竭动力。<span style="line-height: 1.8;">下午十二点多,全体学员奔赴中共一大会址,重温了党的光辉历程。我党由小变大,由弱变强,一代代革命先烈和仁人志士舍己为</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国,中华民族得以永远屹立在世界东方。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正走在伟大复兴的路上!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要守住教育的初心,立德树人,静待花开。</span></h3> <h3>12月15号,我们有幸又聆听了三位专家的专题讲座。上午第一节是上海市特级教师、虹口区教育学院师训部主任、上海市青年骨干教师团队项目主持人袁晓东主讲的《教师领导视角下的学科团队建设》专题讲座。她的精彩讲座给我们打开了全新的视角。团队不是几个人在一起就是团队,而是合作的几个人要有共同的愿景,并为之而共同努力。组建学科团队,有利于加强教师之间的合作与学习。把个人置于群体中发展,易于形成一致的发展目标,在协调中发展,共享资源成果,形成巨大的合力。</h3> <h3>紧接着第二节专题讲座是《人工智能时代下的教育变革》,由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陈勇副教授主讲。<span style="line-height: 1.8;">陈教授的讲座如一股清新灵动的微风,令人耳目一新。陈老师的报告让我们意识到当前我们的教育仍在负重前行,还存在很多的矛盾冲突。</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我们的教学有时仍在舍本求木,与</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教育的初心背道而驰。</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 </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选择能够习惯的痛苦,选择不能习惯的幸福。”留给我们教育者的是无尽回味与思</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考。</span></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 陈老师指出,教学不是灌输式的过程,而应是一个启发式的过</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程,要点燃学生心中的火焰。人工智能时代下,我们教育工作者必须教会学生学会选择,学</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会学习,</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与时俱进,终身学习。</span></h3> <h3>第三节专题讲座是下午的《出人才、出成果、出经验 名师工作室的模式、管理、作用实践研究和分析》,由上海市特级教师凤光宇主讲。</h3><h3> 他给我们分享了组建名师工作室的注意点:一要弄清家底,分析情况,明确目标;二要抬头看路,结合实际,组织学习;三要低头拉车,改进教学,总结经验。“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凤老师的讲座如拨云见日,扫除了全体学员心中的疑惑。</h3> <h3>下午5点进行了隆重的结业仪式。结业仪式上,各组成员的经验交流,风格各异,但中心都是一样——感谢,收获,担当。</h3> <h3>小组成员合影留念</h3> <h3>经过6天的培训学习,我们深刻地认识到教育要把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放在教育教学工作的首位。要转变观念,改进教学,注重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合作探究的能力,让学生学会选择,学会学习。我们的课程要适应学生,为学生设计学习经历,着眼学生未来的发展,着眼学生品德形成和人格发展的经历、潜能开发和认知发展的经历,五育并举地塑造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h3> <h3>回归教育本真,做乡村教育的守望者</h3><h3>研修,一直在路上……</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