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游晴川阁

丹宁

&nbsp; &nbsp; &nbsp; &nbsp;汉阳长江畔禹功矶上的晴川阁,是武汉一处临江而立的名胜古迹,素有“三楚胜境”的美称。晴川阁是于明代嘉靖2年间(1547年)在大禹庙的基础上扩建而成,至今已有四百多年历史。自建成后除了禹稷行宫外,整体建筑几度兴衰,现存规模系上世纪80年代重建后形成,所以很长一段时间一直没有去那儿的动力,已至多年未曾驻足。直至前两年陪伴一外地同学到此一游,方知那里还有一片洞天。近日尽管已是初冬时节,然而气候犹如深秋,加之媒体渲染到那里观赏银杏如何如何,所以决意去此一游。<div><div>&nbsp; &nbsp; &nbsp;&nbsp;</div></div> &nbsp; &nbsp; &nbsp; &nbsp; 晴川阁位于龟山东麓,公汽561路在大门处有一站点就叫晴川阁。下得车来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铁门关,其为景区的三大主体建筑之一(晴川阁、禹稷行宫、铁门关)。城楼依山而建,据说始建东汉末年,曾为军事要塞,目前所见的只是上世纪末期复建的仿古建筑,不过还是给人一种伟岸的感觉,估计是周边极少高大建筑的原因。<div>&nbsp; &nbsp; &nbsp; &nbsp;在这里转移一下话题,儿时学生必读的一本老革命家陶承的回忆录叫“我的一家”,书中有一主角叫欧阳立安。按书中所述,当年他们的家应当就在这一代,我在十多年前回父母家时经常路过此地,当时沿途可见一溜破败的老式建筑,近年为建设景区这些老房子都已拆除,倘若有人想寻故也没条件了。</div> 景区导游图,计划沿着右侧红线行进。 &nbsp; &nbsp; &nbsp; 马路一侧牌楼式的大门,不用门票,只需身份证登记即可进入,相对于黄鹤楼80 元一张的门票-------!可能不是双休日,游人不多,从右侧石狮子旁边的夹缝进入。 胜景由此而进,心中不由忐忑! &nbsp;这就是导游图所云的“古牌坊”了,不知里面有何天地,暂时放后面再探究竟。 &nbsp; &nbsp; &nbsp; 碑的内容没多留意,不过所处位置与导游图所示略有出入。 银杏落叶为大爷大妈增添了不少童趣。 再往前行即是“晴川碑廊”。 一位有内涵的大爷,停留于此细细琢磨。 始建于明代的“楚波亭”。 给牌牌来个特写,原来是复建的。 碑廊树影下是不错的拍照景点。 舞者、摄者都很投入。 碑廊一侧即是长江,依山傍水,长江大桥近在咫尺。 碑廊尽头可见“朝宗亭”,其名源于“尚书.禹贡”之“汉江朝宗与海”,虽然是现代仿古建筑,但取名也是源远流长! 不知这株银杏叶是否也有啥说说? 晴川阁的主体建筑 ,四百多年间,五次大修两次重建,最近一次始于1983年,1986年对游人开放。 背空的云增色不少! 一幅百舸争流图映现眼前,长江太伟大了! 远眺江对面的黄鹤楼,浮想连篇。 距此不远处的晴川饭店一度是武汉最高的建筑物,尽管现在已经没有最高这个名分,但其名声仍旧,沾晴川阁的光不少。 一侧回廊下几位大妈在整理着装。 这道风景必须得有! “山高水长”碑,碑文是康熙年间的,不知有何典故。 一转过来就到了“禹稷行宫”,幸存的明代老建筑。 来个正面照。 香炉里是一炉清水!怕大禹看不到水? 大禹坐像,估计是现代的作品。一幅皇帝老儿像,缺乏匠气。 这也是现代雕塑,高大全! 出得“禹稷行宫”可见位于后花园的招月亭。 夹道风景,裁图,亮点不清晰,镜头短了点! “禹碑亭”,文字功底太差,没敢近处瞻仰。 过了“禹碑亭”,沿梯道而上就是铁门关了。 高耸入云的龟山电视塔,仿古与现代,两种不同风格的建筑相映相存。 沿此梯道就到了位于龟山脚下的景区后门。 出门后再回眸看看,有机会再来拜访。拜拜! 总体感觉:交通便利,环境优美,视野开阔,无拥挤之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