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栖霞山,又称山峰摄影、摄山,素有“金陵第一秀山”之称。南朝时期,以“栖霞精舍”命名。与北京香山、苏州天平山、长沙岳麓山并称为中国四大枫树风景区之一。</h3> <h3> 秋日里,去金陵栖霞山赏枫,漫山遍野的五彩枫树将栖霞山装扮得美若仙境。栖霞山驰名江南,因为不仅有一座栖霞寺,更有南朝石刻千佛岩和隋朝名构舍利塔,还因为它山深林茂,泉清石峻,景色令人陶醉,被誉为“金陵第一明秀山”,民间素有“春牛首、秋栖霞”。 在枫岭,透过红叶的缝隙,阳光倾洒而下,漫步在落叶铺垫的小道上,备感温馨。</h3> <h3> 栖霞山位四大丛林之首。唐高祖时期,栖霞寺与山东临清灵岩寺、湖北荆州玉泉寺、浙江天台国清寺并称“天下四大丛林”。</h3> <h3> 在这醉美的秋光疏影里,我坐下来不愿离去,希望再多停留一会 ,在嘈杂的街市生活久了,这片刻的宁静也算是一种奢侈吧。</h3> <h3> 你在湖边看风景,不知自己也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h3> <h3> 仙醉摄山。二零一六年这个深秋,金陵城早早滴飘起了一场百年不遇的大雪,看着窗外的飘雪,一向沉稳的人也冲动了一回,满怀激动的心情,直奔栖霞山,枫林里,一个人在寒风凛冽中不知不觉就醉倒了... </h3> <h3> 栖霞山的美景与这里的建筑、亭台楼阁、寺庙和悠扬的钟声是分不开的。也许这些东西在这里正好相配,这让你来到这里片刻,误以为你已经进入了秋天的童话世界。</h3> <h3> 我们可以在路边的椅子上静静地坐着,试着去聆听大自然的声音。这时,我们已无法用语言去表达枫叶的美,需要我们自己用心去欣赏。</h3> <h3> “了凡问道”位于天开岩,通过人物雕像手法生动再现了明代袁了凡先生与一代高僧云谷禅师在栖霞山天开岩的一段传奇故事。袁了凡(1535-1608年)本名袁黄,字坤仪,号学海,后改号了凡。《了凡四训》是了凡先生为教育子孙后代所写的四篇家训,文理俱畅,豁人心目,寓理深刻,兼具儒释道三家思想,尽现真善美中华文化,通过“立命之学、改过之法、积善之方、谦德之效”四章,劝人积善改过,强调从治心入手的自我修养,论证了“种瓜得瓜、善有善报、积极进取、有愿皆成”之理。并且以他自己改造命运的经验来“现身说法”:在早期验证了命数的准确性,到后来进一步通晓了命数的由来,说明人们完全可以掌握和改造自己的命运,自求多福的道理。</h3><h3> 《了凡四训》深奥而不迷信,数百年来历久不衰,为各界人士欣然传诵,成为后人积善累德、改造命运的经典,时至今日,仍然是脍炙人口,滋育身心的杰作,是一本有益世道人心,转移社会风气不可多得的佳作。曾国藩对《了凡四训》最为推崇,读后改号“涤生”,将其列为子侄必读的第一本人生智慧之书,其也和《曾国藩家书》被列为晚清以来著名的“一书一训”。</h3> <h3> 栖霞国宝:唐碑、千佛崖、舍利塔,栖霞寺三宝,其价值远在“卢浮宫三宝”之上,也是充分体现栖霞山历史文化悠久厚重,美学蕴涵无比丰富的艺术宝藏。</h3><h3> 秦始皇、梁武帝、隋文帝、康熙、乾隆,都对栖霞山文化产生过重要影响,尤以乾隆为最。栖霞山山顶有一处“始皇登临处”,估计当年秦始皇就是在这里下定决心要断了金陵的“龙脉”的,才成就了后来宏伟的江山社稷伟业。</h3> <h3> 九死一生、九九归一的“栖霞飞天”。2000年10月,栖霞山中102号窟内发现“双飞天壁画”,被认为是具莫高窟最成熟时期风格的作品,对拓展敦煌学研究有重大意义。</h3> <h3> 公元二零一九年十二月寻觅</h3><h3> 栖霞飞天 飞天是源于佛教天龙八部中乾达婆和紧那罗的艺术形象,在极乐世界里弹琴、歌唱、凌空翱翔,在敦煌壁画中表现最为典型,日本奈良法隆寺也有飞天的痕迹。</h3><h3> “栖霞飞天”壁画位于千佛岩“中102号”洞龛顶部,长80厘米,宽约40厘米,表现的是双飞天,其没有云彩烘托,仅凭彩带凌空飞舞,随手散花,线条飘逸,神采飞扬。</h3><h3> 专家认为“栖霞飞天”集西域、中原和南方风格于一身,填补了敦煌文化向东传播的空白,揭开了敦煌文化东传日本的路径之谜,南京成为中国和日本之间以飞天为代表的敦煌文化传播的中转。</h3><h3> 这幅“栖霞飞天”是至目前为止,栖霞山千佛岩众多洞龛中发现的第一幅,也是唯一的一幅完整的壁画,吸引了众多国内外专家的关注。</h3> <h3> 栖霞山是一首彪炳千秋的不朽史诗,是一部十方传诵的佛教经典,是一曲四季和美的自然交响,是醉美的金陵第一明秀山!</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