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梦乌镇之夜(子牧)

子牧

<h3>  初识乌镇, 源于刘若英的一部电视剧《似水年华》,当时对这个江南水乡印象深刻 ,之后几次去江南,乌镇都在计划的行程之内,可几次都在杭州和苏州之间流连 ,就这样错过了乌镇,因此乌镇对我一直是一个未圆的梦。 这一次,给乌镇留了两天行程,准备好好品品这个江南小镇的味道。</h3><h3> 那就从乌镇的夜色品起。和白天完全不同,夜晚的那些灯光,重新塑造了乌镇的瑰丽和神秘,临河两排白墙黛瓦的江南建筑在夜色中暂时隐退,取而代之的是灯光装饰的水上房屋和拱桥,和它们落在水中的影子,透明、暧昧、梦幻,像在梦中一样不真实,又切切实实地就在你眼前。</h3><h3> 站在连接两岸的石桥上眺望,远处另一座拱桥似乎比白天看起来要遥远。白天,河水是一面绿色的镜子。夜晚,这河水成为平静的黑色幕布,倒映出地面上的灯火辉煌。<br></h3><h3></h3> <h3>  这是我第一次尝试使用三脚架,手忙脚乱打开脚架固定好相机后,开始寻找适合的角度,由于游人较多,我的三脚架在桥上妨碍交通,保安会不时提醒我九点以后再上桥,所以我找各个不妨碍别人的角落来拍,很多镜头的角度都是邪拍的。</h3> <h3></h3><h3> 当第一张照片定格在镜头里,就带给我太多的惊喜,这是只有慢门才有的效果。白天,古镇的温柔会让人想起唐诗宋词。但灯光和影子下的夜色乌镇,则赋予了它更多的戏剧张力,在江南水乡的诗意之外,又多了几丝魔幻色彩。满眼的迷离,满满的感动, 只想用镜头记录更多,让时光在这里有更多的停留。</h3> <h3>  乌蓬船泛舟河上,河面上是被灯光映照出彩色倒影的一座座古桥,新旧交替恍然如入两座古镇,一个是昨日的班驳,一个是今日的绚烂。</h3> <h3>  水是这里的灵魂,潺潺的溪流穿起了一个乌镇,也穿起了如歌的岁月,流水静默不语,乌篷船咿咿呀呀,划开了墨一样的水面,一会便消失在迷离的灯光里。</h3> <h3>  这里是多少人梦寐以求能够前世今生都能身处于此的风水宝地,这里是艺术家的圣地更是旅游者的天堂,这里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处处渗透出古老中国文化精髓的魅力。</h3> <h3> 乌镇街道上清代的民居建筑保存完好,大多依水而建,让人有"小桥流水人家"的感觉,梁、柱、门、窗上的木雕和石雕工艺精湛。</h3> <h3>  </h3> <h3></h3><h3> 夜色中,行人们看不清彼此的脸。可是,也正是这夜色,又拉近了陌生人之间的距离。在这个夜晚,这个拥有1300多年历史的江南水乡的迷人和美好,我们彼此不用开口,就心照不宣。</h3> <h3> 行走在这里,仿佛穿行于历史且又现代的画卷之上,深深体会着古老与沉静,时光与流水,悠然与斑驳的美。</h3> <h3></h3><h3> 有时候,我们走过一座城市,不为旅行的意义,不为风景的美好,只是想要在纵横交错的古巷中走过,看看那光影下人们最初的生活模样。</h3> <h3>  喜欢旅行的人,总有那么几个地方,偶然得知,一见倾情,乌镇便是如此。在这个蓝色星球上,恐怕再没有一个地方会像乌镇这样独具魅力。 在这里,只要你愿意举起相机到处都是一幅幅绝美的风景画,</h3> <h3> 时光冉冉,岁月流淌,古镇阅尽了众生无数。</h3> <h3>   时代在变,古镇也在变,而不变的是那份怀旧的时光。独自踟蹰于古镇之中,听听世俗里的细碎声,拥抱藏在时光里的暖。</h3> <h3>  乌镇的名人不少,例如南北朝时期梁朝的昭明太子萧统,他曾在乌镇筑馆读书多年,并编撰了《昭明文选》。此书是我国第一本诗歌散文选集。在很长一段时间,《文选》和后来的《古文观止》、《唐宋八大家文钞》等是古代读书人案头必备的文学读本,影响深远。<br></h3> <h3>  10点以后,店家的门还未关上,主人仍在气定神闲招待晚归的人。</h3> <h3>  有人将青春岁月,留在那无数次经过的小路;有人将寸寸闲情,落在那路边随处的小板凳;有人将饭菜香气,洒在古镇的每个清晨夜晚。</h3> <h3> 人生就如这般夜色阑珊,倒映着心灵的色彩。用自己的笑靥去晕染季节的风采。所有的风景都会随风而逝,修炼内心的风景,它将成为一道永不褪色的风景线,不为取悦于人,只为悦己心。</h3> <h3>  迢迢千里寻梦,感悟江南水乡的润玉温婉,倾听枕水人家的绵远悠长,世俗的功名利禄、红尘的愁思烦绪如烟般消散。存在心底的,是一份宁静、一份从容和一份安详。 </h3> <h3>  这场梦是一种未了的情缘,一个前世的夙愿,似乎注定在有生之年,还会来赴一场与梦的约定。</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