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进校园 经典共传承 ——2019年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走进西安市大明宫中学

美丽校园

<h3>  2019年12月13日星期五,西安市大明宫中学迎来了戏曲进校园活动,旨在开拓眼界,丰富生活,传承国粹,面向未来。</h3> <h3>  为了扎实贯彻教育部“大力推进高雅艺术、传统戏曲进校园”的要求,西安市大明宫中学邀请西安演艺集团豫剧团的艺术家们为我校师生奉献了一场精彩美妙的艺术大餐。</h3> <h3>  活动之初,由高级教师张晓坪老师给同学们做了中国戏曲常识“的专题报告”,使同学们对戏剧、戏曲、戏曲行当、不同剧种有了较为系统的认知和感受。</h3> <h3>  随着来自豫剧团的主持人上场,活动中心掌声阵阵,热闹非凡,精彩的戏曲表演和师生们的热情驱散了深冬的寒意。</h3> <h3>  主持人安排了艺术家们和师生互动环节。第一个是旦角表演。同学们刚欣赏完身姿曼妙、眼含秋水的花旦的高亢靓丽的歌声,主持人让演员给大家送上祝福,同学们才知道眼前的“小姐姐”居然是“小哥哥”扮演的,震惊之余,立刻奉上欢呼声与掌声。</h3> <h3>  男旦展示完唱功,又向孩子们展示做功,身段婀娜,步法轻盈,一颦一笑,摄人心魄,长袖舒展,挥洒自如。</h3> <h3>  主持人还考查了大明宫中学孩子们的戏曲知识,让孩子们知道男性扮演女性叫作“男旦”,譬如梅兰芳学的的青衣,演出女性角色是正常,他曾在《辕门射截》一剧中演生角的吕布则反而是反串。戏剧的服饰叫作“行头”,老生戴的胡须叫作“髯口”。能够回答上主持人提问的孩子兴奋不已,现场气氛高潮迭起,更让同学们零距离感受了戏曲文化的无穷魅力。在主持人的介绍下,孩子们知道了器乐分文乐,一般由弦乐构成,武乐,主要是打击乐。</h3> <h3>  乐师们上台合奏《鸭子拌嘴》让观众耳目一新,只见台上的演员模仿鸭子走路的动作、拌嘴的神态,惟妙惟肖,又用小钹和水镣交替打击,再以云罗和鼓等各种乐器表现出鸭子拌嘴互不相让的嬉戏情景。细微之处,同学们屏息凝气,侧耳倾听;嘈杂之时,同学们放松下来,掌声雷动。</h3> <h3>  《老虎磨牙》用打鼓声模拟出老虎时而磨牙时而怒吼时而咆哮的情形,栩栩如生。我国传统乐器文化居然有如此丰富多变的表现力,师生们啧啧称赞,惊叹不已。</h3> <h3> 川剧变脸的节目让台下的学生非常期待,演员上场右手执一把大扇子,左手不时牵动衣带,在场上旋转奔走,每一次转身都让人误以为他就要变脸,每一次变脸却都在猝不及防中。脸谱由绿变黄,由黄变蓝,由蓝变白,由白又变回半个面具,最后甩了一下袖子,所有的面具都消失了,变回了自己的脸。幽默风趣的艺术表达,丰富多彩的人物造型,吸引了场上的每一个人。</h3> <h3>  豫剧《穆桂英挂帅》把整个表演推向了高潮,国家一级演员黄河老师用精湛的演技和唱腔完美展现了穆桂英的威风,让学生通过戏曲表演感受家国情怀,传递正能量。“三五步走遍天下,六七人千军万马”,戏曲表演虚为实、虚实相生的特点,让学生深刻感受了戏曲文化的无穷魅力,培养了创造性思维。手眼身步传神韵,唱念做打皆功夫。长袖舒展间,举手投足时,活动不知不觉便接近尾声。</h3> <h3>  最后,活动在大明宫中学韩丽萍校长对孩子们继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的殷切期待中圆满结束。本次“戏曲进校园”活动戏曲进校园为学生架起了文化上联通过去与未来的桥梁,让孩子们自觉地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力量,从优秀传统文化中获得思想涵养和价值支持。通过戏曲讲述中国道德故事,褒扬家国情怀,引人向真、向善、向美,可以很好地传承中国精神。</h3>

戏曲

进校园

大明宫

同学

主持人

师生

孩子

中学

表演

拌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