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通信连

江华

<h1><font color="#ed2308"> 前 言</font></h1><h3></h3><h3>我们连是武汉军区通信团的一个有线综合通信连。于七0年初为了适应当时的战备要求,由原来两个连队的部分人员合并组建而成。担负着战时军区前指有线通信的保障任务。连队编有有线通信部分的十几个专业,逐步实现了人员战斗化、设备电子化、行动机械化。在历年的演习中出色的完成了任务。于1982年光荣地完成了在武汉军区十三年的历史使命。</h3><h3> 但我们连现在仍以连群的形式存在着,做到了编制不变、人员不减,战友永不离队!愿战友情永存,连旗永在!</h3> <h1><font color="#ed2308"> ☆老 兵 感 言☆ </font></h1><h3><font color="#39b54a"> 方国平</font></h3><h3> 连群,为老战友们建起了"家",无论你身居何处,无论你别离多久,每天都能在这里虚寒问暖,想念时还能够见面叙话。</h3><h3> 连群,为老战友们搭建了桥,你可以通过它走亲访友,你还能从这里游遍天下。尝尽人间百般爰,战友们倍感温馨乐开花。</h3><h3> </h3> <h3>通信团第一任政治委员李浩</h3> <h1><font color="#ed2308"> ☆老 兵 感 言(2)☆ </font></h1><h3> 连群,是老连队的接待站。战友们分别几十年,天各一方难团圆。为寻战友奔波忙,亲朋好友走访完。战友入群欢迎式,鞭炮锣鼓闹喧天。</h3><h3> 啊——,连群大家庭好温暖唷,感动得老战友热泪含。</h3><h3> 这正是: 军旅生涯永难忘,战友情谊重如山。</h3><h3> 从今后: 咱身居连群抱团暖,永不分离心相连。</h3><h3> —— 一切向前看!!! </h3><h3> </h3> <h3>连队后勤工作回忆</h3><h3> (1973一1978)</h3><h3> 李志发</h3><h3> 这一阶段连队后勤工作的直管首长是刘丰忠、于栓林两位付连长,直接执行领导那就是大个子司务长赵令振了。</h3><h3> 那时连队的后勤工作主要是围绕着战友们的衣食住行开展,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几年来的工作可以说开展的有声有色,在全团有点小名气。</h3><h3> 那时部队的生活标准较低,每人每天只有四毛多的伙食费,1.5斤的粮食供应标准。连队新战友多,训练活动量大,吃的多。记得郭丁池刚到连队一顿就吃十二个馒头,一人就吃了五个人的定量。别说吃好,就连吃饱都是个大问题。那时除了部队供应外,就是团农场给连队些粮食补贴。</h3><h3> 怎么办?连队多次开会研究决定大力搞好农付业生产,养好猪,种好莱,"以付补主"。经过努力连队养的猪最多存栏达三十多头。连队除了过节有猪杀,有肉吃,平时加歺也从不断肉。在种莱方面连队统一安排品种,各班站进行管理,上交蔬菜造册登记,及时点评,充分调动了大家的积极性。这样一来肉食多了,油水大了,蔬莱自给了,战友们的饭量自然就降下来了,连队的伙食费月月有节余,年年有余粮,解决了战友们吃饱的问题。</h3><h3> 不仅要保证让战友们吃饱,还要想法让大家吃好,在这方面作为司务长、炊事班长和炊事员们可是想尽了办法。</h3><h3>一是做到粗粮细做,细粮精做。</h3><h3>二是每周制定食谱,做到有计划,有安排。</h3><h3>三是提倡节约,反对浪费。</h3><h3>四是努力学习烹调技术,不断创新主付食品种。</h3><h3>五是关心生病的战友,做好病号饭,送饭到床头。</h3><h3> 全班在司务长、班长的带领下我们生豆芽、磨豆腐、做酱油、做米酒、擀面条、腌咸菜达70多种。每天主食不重样,付食多样化。剁馒头改成揉馒头。</h3><h3> 我连在全团率先实行了"四菜一汤",周有小会歺,月有大会歺。并向全团推广了我连上百次改灶节煤经验,做到人均每天耗煤0.5斤。我们还自行研制了野外快速做饭的气化炉,全团后勤部门现场观摩推广,使我连在野外快速行军途中的饮食保障能力大大加强,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评。</h3><h3> 因我连后勤工作的突出表现多次受到团里的嘉奖和表扬。实践证明连队的后勤工作做好了,连队的士气就高,训练劲头就大,各项工作就能创一流。</h3><h3> 亲爱的战友们,你还记得73年我们连徒步去襄北农场走在路上那种雄赳赳气昂昂的场面吗?你还记得在农场劳动,我们脱粒小麦的情景吗?在又热又累的情况下战友们一个个晕倒,可在树阴下稍作休息,喝碗绿豆汤又继续投入战斗。你还记得在农场早晨起床号还没吹响,各个宿舍门前的水缸早己被战友们挑滿了水吗?你还记得那饭堂里抢着读报的场面吗?你还记得饭后打扫卫生为抢不到扫把而发愁吗?你还记得出板报、替战友站岗、给战友洗衣服.....吗?</h3><h3> 2019.12</h3> <h1><font color="#ed2308"> ☆老 兵 感 言(3)☆ </font></h1><h3> 连群,是连队历史的纪念馆。每当我们打开连群阅览,你都会不断惊诧的发现,那一页页站排编制花名册上竟然会一人不漏,那一个个参战老兵照依然是那样的气宇轩昂;那一枚枚军功章掩不住金光的闪亮,那一本本获奖证书竟还是那样的精致包装;那一张张战友合影照映射出军旅风藐,那一份份伙食标准又让人联想起连队食堂;那一幅幅连旗式样如同悬挂在舞台中央,那一曲曲连歌教唱又仿佛让人重回到拉歌的操场;更让人拍案称奇的是,那一幕幕战友聚会的军营回忆视频,也早己成珍贵的纪念馆馆藏……。</h3><h3> 啊——,打开连群,恍惚真的穿越到连队的历史殿堂,五十年连队历程的光辉业绩,不由人在陷入幸福遐想的瞬间,又无时不刻激励着我们继往开来,在新的时代不断谱写出新的篇章!</h3><h3></h3><h5> </h5> <h1><font color="#ed2308"> ☆老 兵 感 言(4)☆ </font></h1><h3> 连群,是老连队传承的接力站。我们连隶属的通信团,最早是总参第11通信团,后改为武汉军区通信团,再后来,再后来……。后来的事情无法辨明,我们只认准一个理: 虽然通信团的名字变故易常,但通信团的职能使命不会变,老通信团的旧址仍尚存,更重要的是: 我们这些通信团老兵的身份不会变!而且今生今世、永永远远不会变!不会变!!!</h3><h3> 至如今,在连群的感召下,我们散居各地的通信团二连的老兵们又聚集到一起,大家既兴奋又惆怅,既向往又渺茫。兄弟姐妹们都回来了,可我们的老家在哪里?我们日思夜想的通信团、老二连又在何方?我们何时才能再回到痴心梦想中的老部队?通信团,老二连,久别了!我们想您了,想您了——</h3><h3> </h3> <h1><font color="#ed2308"> ☆老 兵 感 言(5)☆ </font></h1><h3> </h3><h3> 佛说,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朵清静的莲花。清静的莲花是什么,是感恩,是善念。感恩,就要感恩部队的悉心培育。善念,就要为部队多行善举,尽老兵所能多为社会传播正能量。目前,在连队老领导的倡导下,我们的连群己建起来,我们的连旗己扛起来,我们的连歌已唱起来,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己该到我们老战友们披甲上阵再出征的时候了。</h3><h3> 连队传承正当时,而今迈步从头越。老骥伏枥,志在千里。让我们紧密团结在连旗下,义不容辞地接过连队传承的接力棒,承上启下,继往开来,奋发蹈厉,余勇可贾,不甘雌伏,踵事增华,使通信团和老二连的光荣传统不断发扬光大,让连旗永远屹立在我们的心目中,为退伍老兵感恩善举,回报部队,留下富有传奇的轶闻佳话。</h3> <h3>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退伍前:再行一次军礼,致青春,致军营,致战友!再用心爱的手枪进行一次实弹实击,为祖国为人民,时刻准备着!分别前:亲如兄弟的战友再次合个影。再见了通信团,再见了有线连!</h3> <h3>尽管我们已经退伍,但是我们退伍不退色。我们有连旗,连徽,连歌,连群在。我们有名片在。</h3><h3>也许:</h3><h3>风平浪静的日子,你不会认识我。</h3><h3>花好月圆的时刻,你不会留心我。</h3><h3>假如一天风雨来,风雨中会显出我军人的本色</h3> <h3><font color="#010101">编后语:世界上总有一个地方,让你朝思暮想。人生里总有一段旅程让你终身难忘。我的朝思暮想,我的终身难忘,在卧龙岗,在南阳帝乡。这里是我当兵的地方,今生不忘,来世向往。</font></h3><h3><font color="#167efb"><br></font></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