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报恩寺坐落于永新县烟阁乡水眉吴家村清静山脚下,毗邻365国道。寺庙建筑分前后两栋,皆坐南朝北,背依青青清净山,听松涛阵阵如梵语;面对蜿蜒柏油路,看众生芸芸奔走忙。<br></h3><h3> 第一栋寺庙是民国十三年重修时建成的,结构为三进三间,寺庙前空地最前端有国旗和佛教旗帜迎风飘扬,正对寺门立有一个两层六边形焚香炉,正门上方镶嵌了一块“报恩寺”石匾,两面墙体刷了暗红色涂料,左右两边写有“南无阿弥陀佛”几个大字,白底黑字,十分耀眼。正门很窄,仅一米左右,门楣上书写“天王殿”,进入大厅,首先看到的就是慈眉善目的弥勒佛正对你哈哈大笑,与左右分列的横眉竖眼的四大天王相映成趣,使你于庄严肃穆中感受些许诙谐。弥勒佛祖后是一天井,跨过天井就来到正厅,这里供奉的是大慈大悲的观音菩萨,这座佛像高近四米,千手千眼,名为千手千眼观音,“千处祈求千处应,苦海常作度人舟”,没有这么多的手怎能遍护众生,没有这么多眼又怎能遍观世间,应接如此多的祈求?</h3><h3> 绕过观音菩萨背后就是第一栋寺庙的后门,后门上去几步台阶就到了第二栋寺庙“大雄宝典”。</h3><h3> </h3><h3> </h3> <h3> 大雄宝殿是2007年建成的,其规模比第一栋要大,也更气派,宝殿成长方形单层结构,红墙碧瓦,飞檐微翘。宽大的门洞上悬挂写有“大雄宝殿"四个馏金大字的牌匾,进了门,三尊巨大的佛像端坐上首,居中为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居右,药师琉璃光佛居左,释迦牟尼佛左右还有两尊小佛像分别为左阿难,右迦叶,药师琉璃光佛左手边排列的是十八罗汉。<br></h3><h3> 大雄宝殿的左右两边还建了三个小殿,左为地藏殿,右为财神殿和药师殿。</h3><h3> 寺庙左右两旁分别建了一幢两层僧房,每逢做法事,这里住满了远道而来的香客,很多香客是从湖南,从萍乡等地方远道而来就借住在这里。</h3><h3> 报恩寺历史悠久,寺内碑文记载在一千五百多年前的梁朝癸未年间这里就建有古刹,后被毁,直到民国十三年(1924年)由吴家村吴青山、吴仑山两人重修,名叫清静庵,又叫见口庵,当时这里的住持和僧人有二十余人,寺里拥有的田土和山林共六十多亩,可谓香火旺盛,信客如云。文革期间破四旧、破迷信,硬把迷信和宗教混为一谈,把僧人赶下山,寺庙遭到破坏,荆草丛生,破旧不堪,许多年再没有香客来此烧香烧纸。直到1990年当地村民才又重新整治了天王殿,有些村民结婚多年没生孩子的在此烧香祈求结果生了,有人家的儿子娶不上老婆的,爹娘来这里求神拜佛,结果找到了对象,一传十,十传百,慢慢香火又旺起来了。2007由释演常法师添瓦换梁,修理房屋,改名为报恩寺,何为报恩?《大乘本生心地观经》说“世出世恩有其四种。一父母恩。二众生恩。三国王恩。四三宝恩。如是四恩。一切众生平等荷负。"《大方广如来不思议境界经》又说“知恩者,虽在生死,善根不坏;不知恩者,善根断灭,是故,诸佛称赞知恩报德者。"故改名报恩寺,经县宗教局登记报省宗教局批准为合法寺院。在法师和信男信女的共同努力下,这座古刹重振光辉,广纳善财,兴建了大雄宝殿、药师殿、财神殿、地藏殿,重塑庄严佛像,开设清静道场,吸引了四面八方的信男信女来此祈求风调雨顺,去病消灾,吉祥如意,合家平安。</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