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东渡扶桑,观倭人百态,看现代东瀛,一直是我长久的心愿。此心愿源于我见过的两类图片,一是当年日本战败,许多文武高官或普通士兵自杀殉葬。二是明仁天皇夫妇以及安倍首相等高官慰问受灾民众,与民众近距离相对而跪,握手安慰致意,面容自然祥和,既未揭锅盖,也未送米面,而受灾民众也显然並未受宠若惊。</p><p> 前者说明,当旧制度覆灭,总有理想信念的坚定者或愚昧者为其殉葬,同样情况在纳粹德国和中国历史上也曾出现,唯独例外的是苏东垮台时竟无一名高官主动为之陪葬。后者说明,经过多年的制度和教育改造,天皇已从神降为了人,只是现代日本的象征,民众则成长为当代大写的国民。</p><p> 这样的樱花之国,经济发达,科技先进,国泰民安,四季绚烂,无论历史人文还是自然景观,自然吸引着世界各地大量的旅人前往观光游览。朋友圈中去过日本的人海了,虽然自己去的晚了,但我却于古稀之年选择了两人世界的完全自由行,心心念念,为的是想看到一个真实的日本,体验一把精致的大和文化。终于,在红叶季的末期,我们来了!</p> <h3> 2019年11月29日9:05,飞机从上海虹桥机场准时起飞,经过2小时10分钟的飞行,于当地时间12:15(比上海早一小时的时差)降落东京羽田机场。当天晴空万里,不带一丝云彩,这是飞机落地前见到的城市天际线。</h3> <h3> 日本人办事效率很高,很快办妥入境手续,在机场给西瓜卡各充值一万日币后,乘坐轨道交通前往新宿地区的新大久保站。</h3> <h3> 按照太太事先做的功课,出站后往右手方向行走5分钟左右,就到了照片中的这桩小高楼——9小时胶囊旅馆。</h3> <h3> 旅馆的接待前台和公共服务区设在八楼,在此可看到许多来自欧美的年轻旅客。办理入住手续时,同样年轻的女接待员热情有加,不厌其烦地在一张“入住须知”上连写带比画,告诉我们男女宾客要用各自的专用电梯,三四层为男宾住宿,五六层为女宾住宿,洗澡则在七层的男女专用区域,要遵照“须知”中的一切要求行事。</h3> <h3> 办理交待完毕,我和太太各自拿上房卡拖着行李箱,分乘专用电梯去了自己的楼层。出电梯即见到有四排照片中显示的储物柜,我找到自己的柜子刷卡放入旅行箱,同时取出馆内专用的拖鞋浴衣毛巾等物。</h3> <p> 看到这扇紧闭的房门了吗?墙上印了个大大的禁止穿鞋进入卧房的标志。而整个胶囊旅馆的静态指示图标,是由日本著名的设计师广村正彰设计的。2019年3月公布的东京奥运会73个奥运动态图标,广村正彰是设计师之一,其作品蜚声海内外,深得业内好评!</p> <h3> 换上馆内专用拖鞋,打开这道门,就像进入了一个奇妙的梦幻世界——一个个橘黄色的舱房,既像微型太空舱,又像巨型蜂巢,给人带来童年时的遐想。</h3> <p> 位于下层的436号,这就是我今晚安睡休息之所。我特意钻进舱房,放下布帘,头里脚外小试了一下。作为睡榻,空间足够宽敞,被褥干净卫生,灯光柔和可以调节,並有清新空气循环系统,不会觉得憋闷。缺点是没有手机充电插座,大概是为了安全吧,充电必须到八楼的公共服务区。</p> <h3> 按照事先约定,安顿好行李后我们抓紧赶往此行的第一个景点浅草寺。去浅草寺要坐山手线到秋叶源换乘筑波线。日本的公共交通系统特别发达而且复杂,尤其是东京和大阪地区,有国营的JR系统(包括新干线和城市地铁线),也有民营的轨道交通和巴士系统,站内线路复杂,出口众多,且地下街商业繁忙,初来乍到,很容易蒙圈。导航在地铁站不起作用,问了穿制服的工作人员,方知地铁到秋叶源后要出站换乘筑波线。</h3><h3> 出站后一时有点抓瞎,不知该往哪个方向走,恰在此时看到一对设摊“出售”刊物的年轻男女,随即上前问讯。两人笑容满面,一边用日语叽哩哇啦,一边做手势右拐直行再左拐再直行……,看我俩仍是一脸茫然,男青年干脆做了个手势,笑咪咪地示意我们跟着他走,女青年则顺手给了我一本塑料套封的中文印刷品。在男靑年的带领下,左拐右拐,五六分钟后终于把我们送到筑波线的站台闸口,分手时除了用日语英语感谢,我还给了男青年一个真心的熊抱!</h3><h3> 地铁启动后打开印刷品,原来是两本宣传基督教赞美主耶稣的小册子(见图)。显然,这对年轻男女不是在出售,而是在向路人分送册子传教送道,他(她)们的行为举止,生动地诠释了基督耶稣之爱!回程时又路过此地,我们特意在他俩“设摊”位置转了一圈,希望能再看到他们,哪怕和他们合个影,结果很遗憾,没有看到。这是后话。</h3><h3> </h3> <h3> 浅草寺位于东京台东区,是日本现存历史最悠久的具有江户风格的寺庙。寺院的大门叫“雷门”,又称“风雷神门”,是日本和浅草地区的象征,并成为附近市民的游乐之地,类似于上海的城隍庙和南京的夫子庙。浅草寺院内有五重塔等著名建筑物和观赏景点,每年元旦前后,前来朝拜的香客人山人海。雷门正门入口处左右有威风凛凛的风神和雷神二将,因为游人太多,风雷二神均未细拍。照片中有两重檐口的楼门为宝藏门,是浅草寺门。</h3> <h3> 过了浅草寺门,有一道140多米长的参拜神道通向供奉着观音像的正殿,正殿呈歇山式大屋顶,颇有中国唐代寺庙建筑的风格和气派。</h3> <h3> 正殿外有口大铜香炉,许多香客在此燃香祈福,并按日本习俗将香炉中冒出的香烟往自己身上脸上撩拨,据说这样能够驱病消灾,让这些熏香为自己和家人祈福。</h3> <h3> 进入正殿,首先见到的是一排朱红色的大立柱,许多人在柱子后的窗口区排队。原来在此正式参拜,帮自己、家人或神明点根蜡烛仅须花费50元、100元或500元的硬币,抽韱则是100元。如是游客,可以自便。如此低廉亲民的参拜费用,仅相当于人民币3.20~35元左右,和国内寺庙动辄成百上千甚至上万的香火钱相比,真有天壤之别。日本的菩萨,也太清廉了吧!</h3> <h3> 用细钢丝织成之绵密的防护网后面,于金碧辉煌、香烛缭绕、鲜花簇拥中的,便是浅草寺供奉的声名远扬的观音圣像。</h3> <h3> 为神明为家人为自己而点的明烛,请插于此处。据说浅草寺的观音特别灵验,故到此祈愿赐福的人也特别多,有祈愿学业长进的,有祈求观音赐子的,还有为家中的猫猫狗狗祈福平安的,愿望种类繁多,观世音不分男女贵贱,一律尽力予以满足。</h3> <h3> 特别喜欢这幅带有江户时代浮士绘风格的男女人偶像,带有典型的日本元素。朋友说木牌上的文字意思是,某建筑公司为浅草寺正殿修建落成典礼的捐款。</h3> <h3> 多年前曾看过一本美国人写日本国民性的书《菊花与刀》,印象深刻。日本人爱美而又尚武,在讲究精致唯美的大和文化中,将皇室标志的菊花图案,与尚武象征的刀剑结合在一起,完美地表达了他们的文化精髓。在浅草寺,我咀嚼到了这种精美——照片中的半朵菊花与刀鞘,实际是正殿大门的铜饰,当两扇大门关起来时,就合成了一朵完整的菊花刀鞘铜饰。铜饰图案精美,铸造镌刻精湛,让人过目难忘。</h3> <h3> 这是另一半的菊花铜饰。</h3> <h3> 带门拉环的半朵菊花铜饰。</h3> <h3> 完整关闭的四扇黑漆大门,乌黑油亮的底色,配以金光闪闪的菊花刀鞘铜饰,彰显了东方文化中讲究的对称、威严和庄重之美。</h3> <h3> 这是宝藏门后悬挂的一双巨型草鞋,草鞋长4.5米,宽1.5米,重500公斤,由山形县村山市的民间团体历经三年手工编织后供奉给浅草寺的,据说有驱魔辟邪之功效。</h3> <h3> 此为宝藏门悬挂的小舟町巨型灯笼,灯笼形制宏伟漂亮,系东京小舟町商业区的团体和个人捐赠,上面写满了捐助者的商号和个人名字。</h3> <h3> 从正殿出来,天色已晚,我们绕殿转了一圈,暮色中还是看到了许多有年头的古迹和寺院供奉的各种佛教圣像。此照便是阿弥陀如来佛的坐像,坐像背靠大树,双手交叠平摊,表情慈祥温和,眯缝着眼睛注视着人间的一举一动,像前则长年供奉着鲜花。</h3> <h3> 暮色中的五重塔,最早建于1648年,历史上几次被毁,现塔重建于1973年,钢筋混凝土结构,铝合金瓦顶。塔基高5米,塔身高48米,塔内最顶层供奉着斯里兰卡传来的舍利子。五重塔的造型和结构,最早来自于中国唐代,其造型简洁明快,秀丽而不失庄重,加之供奉着舍利子,故此仍然吸引着大量香客和游人到访。</h3> <h3> 浅草寺近二小时的游览结束,我们沿着300多米长的“仲见世”街道往回走,两旁是卖东京地方特产和小吃的形形色色商铺,人群熙熙攘攘,热闹非凡。回到胶囊旅馆附近,我们找了家韩国料理犒劳自己,结束了在东京第一天的行程。</h3> <h3> 胶囊旅馆别具一格,确实很有特点,住宿者也都十分自觉,注意不影响他人,但对上年岁的人来说,体验一晚就够。按照计划,我们早上退房去华盛顿酒店时经过新宿车站,打算先进去预买后天去箱根汤本的特急票及周游券。</h3><h3> 踏进车站,正值人流高峰,稍一张望犹豫,照片中这位戴帽女士就凑上来用一种日本人很少有的纯熟英语说,请问有什么需要帮助的吗?太太说了我们的意图,她二话不说就从包里取出笔和记录簿,在上面边画边讲,然后带着我们楼上楼下地四处问讯,最后终于把我们带到了一个排着长队的窗口。在窗口确认后她说,就在这里买票,不过现在人太多了,你们可以晚些来买。之后她又补充说,我该走了,要迟到了,说完歉意地向我们招招手。一如她突然地现身,让我们误以为她是车站的志愿者,花了15分钟帮我们解决难题后又飘然而去,留下我们感慨不已!</h3> <h3> 这便是今明两天我们住宿的华盛顿酒店新馆,酒店离新宿车站步行十来分钟,可惜导航不给力,让我们绕了许多冤枉路。按照酒店前台江苏女孩小张的说法,许多住宿旅客用导航找酒店都会迷路,无论谷歌还是百度导航,在东京高楼林立的繁华地区,极易成为超级迷路器。</h3> <h3> 办完酒店入住手续,我们即刻坐地铁赶往皇居。今天运气不错,天空和昨日一样晴朗,还碰巧赶上了从11月21日到12月8日,德仁天皇即位重要祭祀舞台的大尝宫面向公众开放。</h3><h3> 在前往阪下门入口的途中,经过一大片郁郁苍苍的松树林,绿草茵茵之中,每一棵松树都造型各异,虽不高大挺拔,却也遒劲有力,看着似由一盆盆独特的大型松树盆景所组成,不由人心旷神怡,心情舒畅。</h3> <h3> 皇居外苑的石鼓路障,敦敦实实,随时准备按在它该待的位置。</h3> <h3> 由碎砾石子铺就的皇居外苑,人行其上会发出沙沙的响声,在从前还有防御刺客的作用,现在则由锥筒和连接杆组成了排队通道。</h3> <h3> 参观游人熙熙攘攘、摩肩接踵,且以日本人为主。我们随着人流缓步挪动,前方便是阪下门,进得门内方为皇居。</h3><h3> 皇居是日本天皇平时的居所,这里所说的东京皇居是指曾命名为“宫城”的东京江户城旧址一带,“宫城”这个名字在二战后废止,并改名“皇居”。东京皇居由御所、宫殿、宫内厅、吹上御所等组成,这部分是皇居的核心区域部分,通俗地说就是日本的皇宫。1603年由德川幕府第一代将军德川家康修建,明治维新以后,江户幕府结束并由明治天皇取回管制权,日本首都由京都迁移至江户,并易名东京,天皇也从定居了千年的京都迁到东京,并入住这里。</h3> <h3> 这是日本天皇居所对公众开放游览的路线图。身在皇居的御花园观赏游览,心却不由自主地游荡起来——本人参观过美国的白宫和国会山,参观过联合国正在召开专门会议的主会场,参观英国威斯敏斯特宫国会下院时坐过首相议员辩论时坐的长条靠背皮椅——说句题外话,原来看电视总觉得英国议员的坐姿有些奇怪,总是侧着脑袋靠在椅背上,有些身高者还会蜷缩起身子,到现场实地一看恍然大悟,原来英国人在每一个座位的背椅头靠处装有一个小型耳麦,这样别人发言时必须保持会场肃静,耳朵凑在麦克风上才能听得清楚。今天在日本皇居游览,我的下一个愿望,是在有生之年也能在中南海和人大会堂一游,不知这一愿望能实现否?</h3> <h3> 进入阪下门后,趁游人断续间回望门楼,黑白二色,简约质朴。</h3> <h3> 每到一地,我对具有历史意义的建筑的大门总有着特别的兴趣,阪下门也不例外。看照片中的大门,造型简单,质地坚固,厚重的原色木板上镶钉着铁皮和泡钉,直让人联想到冷兵器时代的攻防喧嚣。</h3> <h3> 阳光下的大门一侧。</h3> <h3> 进阪下门后,在护城河边看皇居的内城墙一角。</h3> <h3> 离阪下门不远,就是德仁天皇的生活区,又称内宫,这里竖着宫殿的牌子,游人都很自觉地不越禁线。</h3> <h3> 将镜头推进再推进,宫殿区只能看到这么多了。</h3> <h3> 紧挨着宫殿区的是“宫内厅厅舍”,即宫内厅的办公大楼,天皇有时也会在此接待宴请宾客。</h3> <h3> 守卫皇居的帅气卫兵。</h3> <h3> 皇居里的局门。</h3> <h3> 皇居内的冬樱, 像雪花一样,是冬天里才开的珍贵花种。</h3> <h3> 更加难得一见的景象,红枫冬樱杏黄同框。初冬的阳光下,似立体油画映入眼帘,让人久久回望品味。</h3> <h3> 这是常年开花的稀有品种——四季樱。</h3> <h3> 来自中国的人面竹,又称佛肚竹,盛产于浙江福建一带。</h3> <h3> 初冬时节,红叶季的末期,皇居内的枫叶依然火红。</h3> <h3> 皇居内的参天古木,虬枝龙爪,见证了多少大和民族的风云变幻,依然墨绿蔽日。</h3> <h3> 位于皇居的这个石窟,约20平米左右,它的确切用途目前还不得而知。一般认为它是城堡遭受攻击时的秘密逃生路线,或者是用来保护珍贵的物品和文件免受频繁的火灾。在江户城堡宫殿的妇女生活区附近,幕府将军的妻小可能在火灾中使用这个石窟。</h3> <h3> 这里就是此次参观的核心部分大尝宫,11月14日晚至15日凌晨,日本一脉相传的第126代天皇德仁即位在此举行了“大尝宫之仪”,祈祷五谷丰登,国泰民安。这里由悠纪殿、主基殿等大大小小30多个临时建筑组成,这些为了仪式而建造的宫殿,在参观结束后将被拆除。</h3><h3> </h3> <h3> 在日本,大尝祭被视为最重要的宫中祭祀活动,只有当新天皇即位时才举行。这次是明仁天皇(现上皇)即位举行大尝祭后,时隔29年再次举行。</h3><h3> 现场人潮汹涌,人流都集中于此挪不开步。对于日本人来说,可能一辈子也看不到举行大尝祭仪式的大尝宫,机会难得,所以有些日本人全家出动,拖儿带女前来参观。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日本人对天皇对皇室的崇敬与爱戴。在现场警卫的一再催促下,人潮一波波退去又一波波聚拢。</h3> <h3> 这应该是祈祷五谷丰登的临时粮仓吧。</h3> <p class="ql-block"> 皇居内的天守台遗址,位于北桔桥门(北门)内。天守是日式城堡中最高最主要的一种,具有瞭望、指挥的功能,也是当时权力的象征。</p> <h3> 看完天守台遗址石墙,已是下午1:15左右,算来已在皇居内外浏览参观了二个多小时。随着人流从北桔桥门出来,穿过北之丸公园,从人行天桥下来,便到了一个颇有争议的所在。</h3> <h3> 照片显示这是一个神社,该神社供奉着自明治维新以来为天皇战死的军人及军属,其中绝大多数是在侵略中国战争及太平洋战争中阵亡的日军官兵及殖民地募集兵,性质上类似华人社会的忠烈祠。神社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一直由日本军方管理,是国家神道的象征。二战后,遵循政教分离原则,改组为宗教法人。</h3><h3> 由于神社的祭祀对象包括了人神共愤的14名甲级战犯,2000多名乙、丙级战犯,使得该神社的正当性以及政治人物对其的参拜,受到以中韩为代表的受害国政府和民众的强烈谴责。</h3> <h3> 我们到达神社时是周六下午1:47,除了像我们这样的游客,参拜者并不多。这里是大鸟居,我注意到参拜者进出此地时都会停下脚步,面向神社鞠躬致礼。</h3> <h3> 在通往拜殿的参道两边,矗立着高大古朴的石灯笼和泛黄的银杏树。</h3> <h3> 为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日本战死者而修的纪念碑——灵魂之泉。</h3> <p> 大村益次郎铜像,他是日本近代史上著名的军事家,在长州藩进行军事改革、指挥打败幕府军和创建日本近代军制的斗争中,起过重要作用。1869年9日4日晚,他被心怀不满的激进武士所刺身受重伤,11日5日终因伤重不治,享年46岁。死后被日本当局封为“战神”,並在靖国神社为他塑像。</p> <p class="ql-block"> 二鸟居附近的参道两侧,各有一座浮雕塔,底座处共有16面铜雕,其中10面铜雕与我国有关,内容充斥丛林法则。</p> <h3> 笫二鸟居。</h3> <h3> 神门及其皇室标志图案的菊花铜饰格外触目。</h3> <h3> 照片中枯树吊牌的意思明确,读者自可意会。</h3> <h3> 中门鸟居及其后的拜殿。</h3> <h3> 参拜者以中年及以上者为主,据说都是来祭拜自己的亲人长辈的。</h3> <h3> 拜殿左右两侧,都有这种制式的边门。</h3> <h3> 在拜殿周围转了一圈,本殿和奉安殿等都是游客免进的。转到游就馆附近,还看到了军马、军犬和军鸽的慰灵碑,由于事前对游就馆有所了解,所以在大厅打卡点了个卯就撤了。照片为日军当年使用的增强型加农炮。</h3> <h3> 火车头似修建泰缅铁路时所用。</h3> <p> 从靖国神社出来,于日落前赶到了原为日本皇家园林的新宿御苑,由大木户门进入。这是一座融合了日式、英式、法式庭园风格的大型公园,拥有大片的草坪和种类繁多的花草树木。春季时盛开樱花,是东京著名的赏樱景点,秋季时又满是红叶,同样吸引着许多自由行的游客前来观景摄影。</p> <h3> 由于今年气温偏高,虽已初冬,但感觉仍是秋天景象,御苑内的枫叶依然红得耀眼。</h3> <h3> 园内游人已经不多,大片的草坪上没有几个身影。我们卸下背包,躺在草坪上发了一会呆。</h3> <h3> 然后起身捡拾红叶,欣赏园内数不尽的老干挺立虬藤盘曲斜枝横逸的大树。</h3> <h3> 怡人的景致,黄昏时分的光影,正适合热恋中人拍摄婚纱照的浪漫。</h3> <h3> 落日前的日式庭院,池塘边亭榭楼阁的倒影,静谧安宁中透着一种和谐,中国人看着似曾相识。</h3> <h3> 红枫池水尖塔,老树黄叶绿芽,新宿御苑如画。夕阳西下,杖围人似游侠。</h3> <p> 新宿车站是东京交通的枢纽,规模大,线路多,稍不留神,就会找不到北。我们现在就是,南口北口,就是找不到早上那位日本女士带我们去过的那个卖票窗口。问了多人,都不知情,最后问到一位中年女士,她竟然用普通话回了我们,一经交流,还是我们的上海老乡。她带着我们重复了一遍早上的问讯过程,最后来到窗口,帮着我们完成了车票预购。谢谢你,王老师!</p><p> 走出车站,迎面是颗晶莹剔透的小巨蛋,心情好,在夜空中怎么看它都漂亮有型!</p> <h3> 昨天太累了,手机显示暴走了3万多步,今天的行程就充裕了许多。上午去离酒店步行5分钟路程的东京都厅(东京都政府的总部大楼)参观浏览,在45层的观光厅可360度俯瞰整个东京城,场面煞是壮观。</h3><h3> 我们到时游客不算太多,高速电梯很快到达45层,人还未步出电梯,先传来一阵叮咚悠扬的钢琴乐曲。</h3> <h3> 原来在观光厅中央有人在弹琴,引来一圈人围观。乍看以为是请的专人弹琴助兴,细看才知是各个年龄段的孩子都可排队演奏,有的由家长陪同,每人一曲,三五分钟左右,有工作人员掐表管理。看展示说明,钢琴是市民捐助的,钢琴外表则由著名设计师设计,以吸引孩子们自愿登台表演。这样既鼓励並锻炼了孩子们在大庭广众面前的胆量,将来正式表演时不会怯场,又向市民推广了高雅艺术,可谓一举多得,其做法非常值得推广。</h3> <h3> 这是一个小男孩在演奏莫扎特的作品第二乐章,行板,轻快曼妙的旋律,在45层高的大厅盘旋回响,一曲终了,游客们报以热烈的掌声。</h3> <h3> 在钢琴乐曲声中,游客们在落地玻璃前欣赏着东京都的东南西北,远观城市的天际线,近看脚下的城市街道。</h3> <h3> 不过在悦耳的钢琴声中也有不和谐的一幕——在观景的游客中,一群穿着艳丽、操着北方口音的中国大妈,为照相不时高声喧哗,引来游人侧目,工作人员几经劝阻,方才有所收敛。</h3> <p> 在观光厅里欣赏了一个多小时,游人开始增多,我们就此撤离。乘高速电梯下到大楼负一层,出电梯左手有家推广在日旅行的宣传问讯处。我们进去想打听下去朋友推荐的椿山庄怎么走,谁知接待员是位标准的上海老乡小张。一番交谈,她麻利地搜索电脑,为我们画出最方便的车行路线。还进到里屋找出一叠我们将要去的箱根、京都、奈良、大阪的旅游地图送给我们。真是他乡遇老乡,热情来相帮——谢谢小张!</p><p> 都厅区附近有一些精美而抽象的现代雕塑作品,令人流连忘返。沿着两幢大楼的中轴线,过人行天桥后还有一个硕大的中央公园,有许多市民在此休闲娱乐。</p> <h3> 有拉小提琴的。</h3> <h3> 在儿童乐园有玩耍的孩子和他们的家人。</h3> <h3> 作为一名小动物爱好者,我特别关注日本人对待小动物的态度,因为这也是衡量一个社会文明程度的标志之一。我欣喜地看到,日本人同样喜欢小动物,还为此设立了动物保护法,据说小动物也像人一样享有一定的医保福利。在日期间,我看到有许多人遛狗,却没见到一只流浪猫狗,也没看到有猫狗的臭屎遗留。相反,我在东京、大阪和其他城市,都见到过照片中的警示牌。其中文意思如下:</h3><h3> 扔掉猫狗是犯罪!</h3><h3> 如果你扔了它们,最高罚款100万日元。</h3><h3> 如果你虐待它们,最高罚款200万日元。</h3> <h3> 后来在新宿歌舞伎町和京都锦市场的宠物店里看到,这里猫狗的价格不菲但仍然顾客盈门。像这只一个月大的小博美,竟然标价30万日元,约合人民币2万7千余元。</h3> <h3> 再如这只小猫咪,要价22万9千日元,合约人民币1万6千余元。</h3> <p> 在中央公园,我们看到有不少人遛狗,其中就有这位饲养了3条小鹿犬的漂亮少妇。作为同好,虽然语言不通,但我们很容易就找到了共同点。我给她看了手机里我家可爱的贝贝,一下就拉近了彼此的心理距离,我们用翻译器和手势“聊”得很欢,以至于她主动问我们这是要去哪里,並热心地推着装狗狗的小车,陪同我们到达了要去的地铁站口。</p> <p> 接受朋友的强烈推荐,下午去了一个超五星的酒店椿山庄,里面有一个典型日本风格的古老私家庭院,非常精致。因为是红叶季,又是星期天,引来不少办喜宴的人,让我们感受到了浓浓的大和味道。</p> <h3> 红彤彤的枫叶,象征着喜庆,正是婚礼之人的最爱。</h3> <h3> 据观察,日本人非常重视婚礼及其背后的家族伦理和凝聚力,我们看到参加婚礼的老人孩子全都西装革履,女宾则会穿着传统和服。通常会在大厅或花园中集体合影,新郎新娘还会分别与双方父母及家族成员合影。</h3> <h3> 然后在照片中这种酒店小房间举行特别仪式,之后则和中国人一样推杯换盏。</h3> <h3> 庭院里有许多身穿和服的姑娘和少妇,婷婷袅袅,来回照相。</h3> <h3> 酒店的和式庭院非常别致,林木郁郁葱葱,各种鲜花适时绽放,另有山峦木塔和神社,还有小桥淙淙流水,以供客人观赏游览。</h3> <h3> 庭院深深深几许,枫叶红红红似火。</h3> <h3> 通往后山木塔的小径。</h3> <p> “圆通阁”木塔基座供奉的神像。</p> <h3> 庭院深处有些年头的茶室。</h3> <h3> 从椿山庄出来,正赶上有巴士去歌舞伎町,晚餐就在歌舞伎町附近品尝正宗日料和清酒。</h3> <h3> 餐后在歌舞伎町转了一条街,看了下传说中的灯红酒绿。</h3> <h3> 除了花花绿绿的霓虹闪烁,就是众多的无料案内所。</h3> <h3> 觉得无聊了,回酒店早点休息吧,明早还要去箱根。地图上看歌舞伎町离酒店不远,我们认准了酒店方向,想抄近道逛着回去,谁知从人行天桥下来就迷路了,觉得酒店就在附近,可就是转不到酒店。</h3><h3> 在一个巴士站台旁边立着一块指示地图,有位带眼镜的中年男子正在等车,我们就指着地图上的酒店位置问他该怎么走。中年男子连说带比划了半天我们没有理解,于是他做了个手势让我们跟着走。过马路、直行、左转、直行、右转……走了将近20分钟又看到一块指示地图,他“研究”了半天,意识到中途走错了,绕了个大弯,连说“Sorry ,Sorry”,其实真正应该道歉的是我们啊,人家在等车,我们却无缘无故地耗费了他20分钟时间,他还要向我们赔不是。想到这儿,我们无论如何不让他送了,连说看到指示图已经知道怎么走了。我们连声道谢,然后热烈握手,互相鞠躬。这一晚,我和太太聊了好久,难以入眠!</h3><h3><br></h3> <h3> 图书原创,谢谢观赏!</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