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2019年12月13日,重庆市教育学会德育专委会2019年学术年会在融桥人民小学隆重举行。本届学术年会以“新时代、新观念、新德育”为主题,安排了非常丰富的内容,有主旨报告、主题班会课展示、点评、学术沙龙等,来自全市各区县的会员及各中小学校老师600多人参加了本次学术年会。</h3> <h3> 年会在人民小学童生合唱团优美的歌声拉开了帷幕,表达了人民小学师生对与会代表的热烈欢迎!人民小学杨浪浪校长致了热情洋溢的欢迎辞。</h3> <h3> 重庆市教育学会副秘书长贾毅代表市教育学会致辞并讲话,他高度肯定了德育专委会的组织开展的一系列活动,希望德育专委会能继续开展好学术研究活动,能出更多的德育研究成果,提供更多的重庆德育经验。</h3> <h3> 年会举行了隆重的颁奖仪式,为在2019年中小学主题班会竞赛中获一等奖的老师们颁发了荣誉证书。</h3> <h3> 融桥人民小学六年级学生展示了“心向祖国,未来可期”主题班会,学生们通过走出校园调查、釆访老百姓近些年来在住房、医疗、教育等方面发生的变化,在老百姓对当下“好日子”的赞美中感受到党和政府对改善人民生活所做的努力和贡献,激发了学生对社会主义祖国的热爱之情和对国家的认同感。</h3> <h3> 重庆德普学校主题班会“你好!十四岁!”,针对初中学生刚刚步入青春的现状选择主题,学生通过釆访不同职业人对青春的认识,<span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在自主思考和探索中认识到青春的意义与价值,决定不辜负美好的青春,实现了自我价值引领与道德人格的建构。</span></h3> <h3> 重庆龙门浩职业中学“四季有常,不可逾越”主题班会,针对高中学生青春期对异性产生好奇和喜欢,男生女生对爱情的萌动,展开了一场对爱情的讨论,通过讨论<span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学生们理解了爱情对于身处其中的每个人的作用都是双向的,要实现自我成长和完善,必须使自己拥有被爱的价值和爱的能力,爱情需要敬畏,并让爱情成为自我完善的动力。</span></h3> <h3> 重庆市教育学会学术顾问,德育专委会理事长万明春对三节班会进行了精彩点评。他认为三节班会体现了针对性、问题性、情境性、主体性、生成性。同时,他也提出了中肯的建议,希望可以更开放一点,教师可以更放手一点。</h3> <h3> 德育专委会副理事长陈志主持了 “主题班会与促进学生自我教育”沙龙。三位主题班会的指导老师谈了自己的体会。德普外国语学校裴勇老师认为:<span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主题班会是班级管理中实现学生自我教育的一种有效途径。主题班会不是以灌输的方式告诉学生“必须怎么做”,而是让学生真正去领悟“为什么要这样做”,它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主题班会应当格外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和实践,从而激发道德动机,实现道德移情。因此,主题班会要</span><span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立足于发现班级生活真实存在的真问题,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和热情,让学生在自主思考和探索中完成自我价值引领与道德人格的建构。追求“导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的理想境界。</span></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h3> <h3> 重庆师范大学杜萍教授认为,主题班会是促进学生自我教育的一种很好的手段。没有体现学生自我教育的主题班会不是一节好的主题班会课。自我教育是学生有效地进行自我认识、自我批评与改进,自我监督与评价,自我控制与调节等。自我教育既是教育的结果又是教育的手段和内部动力。有了学生的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h3> <h3> 重庆市教育学会德育专委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陶元红针对当前主题班会与德育课雷同的现状,重点比较了德育课程与主题班会的四点不同。一是主题上的不同,德育课程是体现国家意志的课程,其主题是具有其规定性,德育课程的主题是根据教育部颁布的课程标准所规定的内容而编排的有系统有序列的主题群。而主题班会是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确定主题,主题指向的是解决学生的现实问题。二是内容上的不同,德育课程要将国家教育部审定通过的教材内容作为第一课程资源,而主题班会是师生根据主题共同开发活动资源和内容。三是过程上的不同,德育课程从备课到教案预设,及教学活动组织和教学节奏的把握都由老师掌控,虽然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但基本上是老师主导下的主体性发挥,而主题班会学生要全程参与,从主题选定、活动策划、活动主持、活动设计、课件制作等学生要全程参与,学生主体性发挥的空间更大。四是角色上的不同,德育课程教学教师是显性的主导者和主持者。而主题班会中教师是半显半隐的。教师有多种角色:引导者、交流者、倾听者、欣赏者、评价者、鼓掌者。教师要让位于学生主持人,让学生成为主角,成为真正的自我教育者。</h3> <h3> 学会副理事长、重庆市教科院德育研究所副所长杨昌弋表示,<span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学生的道德生长状态背后反映出的是价值本身的生成状态,因此,主题班会一是要有主题,更要聚焦问题。把宏大的主题解构得越具体、越真实、越清晰,主题班会课才会更具有针对性,所以要注重学情分析和学情调查;二是有赞成,更要有生成。主题班会课不是简单的价值选择与价值表达,关键要看如何进行价值澄清和价值实践、价值内化,这要求我们思考主题班会课上学生本身学习方式的变革;三是要有主体,更要讲主导。班主任无论是显性还是隐性,班主任在尊重学生主体的同时,必须发挥主导作用。这种主导作用不是控制,也不是缺位。为此,要努力做到三个转化:一是将要求转化为学生需求,要焕发学生探究的内生性动力,帮助学生建构生活的意义、生命的意义、时代的意义和社会的意义;二是要内容转化为内化,坚持实践为上,推动项目制学习,引导学生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三是要把赞成转化为生成,应该呈现价值冲突、道德困境、两难选择、观念碰撞、辨析对话,这样才会真正具有教育性和生成性。</span></h3> <h3> 学术年会最后由西南大学教育学部硕士生导师张正江做“道德教育学的革命”讲座,张正江教授分析了道德教育学革命的原因,提出了道德教育革命的几个方面,一是爱心与感恩教育的革命,二是育人活动的革命,三是专业的、专门的德育课程教学革命。张教授提出的问题和列举的案例发人深省,让大家进一步思考新时代德育应该怎样创新。</h3> <h3> 本次会议由常务理事,重庆八中副校长付英主持,年会还通过了增补西南大学附中校长欧建为德育专委会副理事长的决议。</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