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溧阳——蛀竹棵村

青衣

<h3>在江苏,在溧阳的深山里,还藏着一座“世外桃源”,也许90%的常州人都不了解。它有一个难念、容易让人误解的名字—— 蛀竹棵村。这是村名?还是因为村里的竹子都被虫蛀掉了?带着这些疑问,我走进了村子。这里依山傍水,村居白墙黛瓦、青砖石筑。这里竹木苍翠,溪水潺潺,古树、水车、母子桥……给人们留下了深刻印象。</h3> <h3>南山深处这只有66户人家的美丽小山村,村子虽小,却大有可观。古朴淡雅的景致,巧妙地融入了当地自然环境,行走其间,分外静逸。村中的民居,在水墨画的点缀中,分外幽静。</h3> <h3>一位大娘告诉我,“蛀竹”不是虫蛀的竹子,而是一种竹子的名称,和毛竹、刚竹、紫竹、斑竹一样,是竹子的一个品种。它和其他竹子不同之处在于,竹子顶部,有一点枯黄,所以称为“蛀竹”。</h3> <h3>大娘说,这片蛀竹林的历史远比这村子还要久远,最初几户人家傍着这片蛀竹林定居下来,后来才发展成现在这样子。我循着大娘所指方向前进,并没有看到竹梢上有枯黄的迹象,也没有看出与其它竹林有什么不同之处。还是迷惑不解。。。</h3> <h3>蛀竹棵村不仅仅有蛀竹,还有一大片大树林,有榉树、三角枫等,如同忠诚的卫士,不知岁月地护卫着村庄。树下是一条宽宽的涧河,河中终年不绝地流淌着清亮的涧水。当老村过去的历史轻轻合上,新的一页正悄然展现,古老的蛀竹棵村,正在展现其新农村的新风貌……</h3> <h3>村里家家户户门前院子里都摆满了一盆盆鲜花,树上结着红艳艳的柿子,已经成熟落地许多,我拾了几个,有两个软软甜甜的,好好吃。如果可以,请将我留在这里过几天,柿子就可以吃啦。</h3> <h3>在溧阳蛀竹棵村,溪水淙淙,青砖木栏,颇有诗情画意。村居粉墙黛瓦、青砖石筑,石板铺路、鲜花满径,并有多处别致造景,随处可以歇脚,还有游客从上游乘皮筏随着涧水漂流而下。</h3> <h3>相传明朝初年,朱元璋的军师刘伯温,经过蛀竹棵村,喝过溪流中的溪水,后人为了纪念他,为他塑了雕像。蛀竹棵村是美丽的,一堵石垒的院墙、一段竹编的篱笆、一个凌空的瓜棚、一座跨溪的木桥、一方小小的菜园、几只觅食的小鸡小狗,甚至长在瓦片的野草,仿佛都带我们走进了一个世外桃源。。。</h3> <h3>蛀竹棵村始于何朝何代?村东面的那一棵古老的枫杨树可以作证,这棵古村其树干粗大,需三人围抱,其枝高耸,直刺蓝天,其荫浓郁,遮天蔽日。此棵古树已列入溧阳市政府古树名木的保护之中。</h3> <h3>树下是一条宽宽的涧河,河中终年不绝地流淌着清亮的涧水。这是一条源自上游山林间的涧水,一路下行,穿村而过。涧水在大树旁被筑起的滚水坝所挡,蓄成一泓水塘,塘边自然就成了村民们淘米洗菜、担水捣衣的码头。</h3> <h3>村中环境优美,仿古的水车总是吸引路过的游客一试身手。村内路面清洁,古朴的走道增加了小村的历史气息。</h3> <h3>进村,洁白的山墙,刻意的涂鸦,让这个古老而淳朴的山村融入了时代的潮流。世事沧桑,几度盛衰。村头的小苗长成了参天大树,成为南来北往的旅人眼中的风景。村边的石拱桥依然沟通着村民与山里的联系,石砌的码头更是与村里每一个人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h3> <h3>村边溪流潺潺,两边的树木郁郁葱葱,恍如童话世界。蛀竹棵桥呈中式风格,桥上雕刻的图案,精美别致。</h3> <h3>古村里最让人流连的莫过于村东面的水杉林,水杉林一年四季呈不同风貌。林中有条Z字形走廊,仿木结构,让整个空间产生了延伸感。林子虽然不大,可经过的时候,却会让人驻足欣赏许久。</h3> <h3>参观老革命五好家庭,我和老人家合影留念。人生在世,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位置,可能你不够耀眼,可能你此生注定平凡,但只要你的心内有爱,眼中有慈,无论是怎样的境遇,你的人生,都会如花朵般绽放。祝福老人家全家幸福快乐!日子越来越红火!!</h3> <h3>走在蛀竹棵村,最吸引人的莫过于家家户户门前挂着的“家规家训”——“家贵在和,人贵在勤”。“说好话,存好心,做好事”。“尊老爱幼,从点滴做起。与人为善,从小事做起”……朴实而真诚的句子如同一面面镜子照着每一位村民。</h3> <h3>我觉得,有的时候,村庄文化确实是讲究底蕴的,象大山,象森林,象竹林,象湖水……其实都是孕育文化的元素,大城市里,虽然也能产生大自然文化,但总感觉缺“根”,缺养料,缺源泉。</h3> <h3>每个人都有姿态,地域也一样。或许是一见钟情,我喜欢那些恰当地镶嵌在青山绿水里的现代建筑,喜欢那些依然舒展着百年形态的村落,更喜欢那些沉默寡言的人吐露心中故事的空间。这些就是溧阳古村留给我的美好姿态。</h3> <h3>从一个城市到另一个城市</h3><h3>从你的城市到别人的城市</h3><h3>从城市入乡野,从乡野入城市</h3><h3>行在路上,归途亦是特别的旅行</h3><h3>看大千世界,探秘美丽蛀竹棵村</h3> <h3>溧阳在打造特色田园乡村过程中,注重挖掘特色文化、自然风貌及田园风光,形成一村一景、一村一业、一村一特色, 用乡土材料、乡土表情,让丘陵山区更具山村风貌、平原地区更具田园风光、河网圩区和蛀竹棵村更具水乡风韵。</h3> <h3>如今,越来越多的现代人群追求原生态生活,于是,蛀竹棵村就出现在了人们的视野中。小村从当初的闭塞之地,变化成如今的旅游景点,每年都会吸引许多外地游客前来游览。由于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原始原味地貌特征,蛀竹棵村也就慢慢发展起来了。蛀竹棵,一处风景诱人,民风淳朴的世外桃源。来这里品味山乡古韵,享受大自然赋予的美好与欢乐吧。</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