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组长:杨海兵</h3><h3>成员:田彦华 贾刚 何彩筝 张晓丽 郭丽英 高静 于鹏阁 杨海兵 侯瑞静 徐桂芝 牛金多 孙贺星</h3> 卷首语 <h3> 吾有淡酒可以邀明月,吾有香茗可以结新友!关山险阻,挡不住我们前进的步伐;渤水浩淼,浇不灭我们如火的热情。因为我们都是心中有梦,奋力追梦、筑梦的人。</h3> 第一篇 专家引领魅力课堂 <h3> 一、玉新课堂</h3><h3> 2019 年 12 月 12 日上午,张玉新老师在秦皇岛开发区四中给学员们上了一堂“绝句”二首示范课。下午在鸣岐报告厅作了题为《怎样上出魅力家常课》的讲座。</h3><h3> (一)专家简介</h3><h3> 张玉新,吉林省教育学院高中部语文教研员,特级教师,教育部国培专家。出版了《张玉新讲语文》《怎样上出魅力家常课》《“原生态”语文教学模式初探》等专著。</h3><h3> (二)讲座要点梳理</h3><h3> 张玉新老师在下午的讲座中,阐述了很多平实而响亮的观点。比如“特别讨厌虚假,反对上表演课”、“矫正一个坏习惯远比培养一个好习惯难”、“语文教学不缺少理念,缺少的是对文本的扎实解读”等。在讲座过程中,又具体结合《植树的牧羊人》和《小石潭记》《赤壁赋》复习课等教学实例客观清晰地给学员讲解了他的教学观。</h3><h3> </h3> <h3> (三)学员感悟<br></h3><h3> 张玉新老师是一位从基层一步步扎实地走向高校讲台的学者,他不无自豪地说自己是一位“枪棒教头”,既能教别人“十八般兵器”,又能在必要的场合实际操练一番。</h3><h3> 学员高静老师说:“张老师最大的特点就是实在,没有花架子,一招一式我们都能从中受益。”</h3><h3> 学员于鹏阁老师更是赞许张玉新老师既能“教”又能“练”的本领,说这样的专家更接地气</h3> <h3> 二、志英课堂</h3><h3> 2019 年 12 月 14 日上午,马志英老师给学员做了题为《语文核心素养下的初中散文文本解读与教学设计》的讲座。下午,马志英老师挑了五篇散文,既有现代的又有古代的,分配给学员分组讨论,拟出教学设计,并在组与组之间进行质疑问难。马老师和每一小组都进行了细致深入的交流,并提出了自己的修改意见。</h3><h3> (一)专家简介</h3><h3> 马志英,天津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语文课程专业教师、硕导、学科负责人。在《语文教学通讯》《中学语文教学参考》《中学语文教学》《语文建设》等刊物上发表了中学语文教材文本解读、中学语文课程教学研究论文近20篇。</h3><h3> (二)讲座要点梳理</h3><h3> 马志英老师在上午的讲座中,给学员深入讲解了“散文的文体特征”、“语文核心素养”、“语文核心素养的落点——言语实践”、“散文文本的三个层面”和“初中散文文本教学设计”等知识。特别是马老师提到的这些观点,比如“实用文向下扎,文学是向上的”,“语文教师的核心素养是文本解读”,“知识内嵌,读写一体”,“从知识网络、课程角度去教”,“思维可视化”等等,给学员留下了深刻印象。</h3><h3> </h3> <h3> (三)学员感悟<br></h3><h3> 马老师论述的“文体言说对象与言说主体是相互作用的主体间性”、“言说对象是包含言说主体情感意味的对象”及“言说主体是被言说对象特征影响的主体”等观点,很具有理论高度。</h3><h3> 学员田彦华老师说:“马老师既有理论高度又有实践指导经验,结合初中多篇散文具体讲述散文的教学设计,让人耳目一新,获益匪浅。”</h3><h3> 学员牛金多老师说:“分组讨论教学设计的环节非常好,先让组员在组内交流观点,然后又在组与组之间分享交流,思维火花在碰撞中产生,彼此都得到了提高。”</h3> 第二篇 学员实践项目化学习 <h3> 2019年12月13日上午,学员于静老师在秦皇岛十七中,给学员们上了堂“书写最美校园——走进说明文”语文项目化学习实践课。下午,学员商会东老师在秦皇岛八中向学员们展示了题为“共享生命之美——之亮我风采”的语文项目化学习实践课。两位老师都上出了自己的风采和水平,实践了学员们在这十几天培训里学到的理论。</h3> <h3> 课后,上实践课的学员老师都从语文项目化学习的设计思路、立题,上课准备过程等方面进行了自评。</h3><h3> </h3> <h3> 周群老师评价说:难度不够,项目化学习还可以更有趣,更有挑战性,比如最终成果可以是文创产品等。</h3><h3> 石建炜院长勉励学员要坚定信念,要根据自己对“语文项目化学习”的理解,大胆尝试,一步一步趋近,这样就会越来越好。</h3> 结束语 <h3> 美好时光匆匆流逝已过大半,忆往昔:难忘南师相约的温情,难忘大家相遇的激动,难忘学有所得的兴奋,难忘思维碰撞的火花。展未来:问一声,您是否会遇到更美的自己?</h3><h3> </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