缤纷南印Incredible India(2)

铃儿

<h3>11月25日</h3><h3>本日路线:马杜赖240公里到根尼亚古马里</h3><h3>马杜赖Madurai</h3><h3>泰米尔纳德邦第二大城市,印度教七大圣城之一,也是达罗毗荼文化中心。马杜赖作为印度教圣地,以宏伟的寺庙建筑、精美的雕刻艺术而著称于世,有“东方雅典”的美称。超过2500年历史,公元前希腊的文献中就记载了这座贸易城市,曾经是潘地亚的首都。</h3><h3>马杜赖位于泰米尔纳德邦南部的韦拉伊河畔,人口约90万,从公元初起,这里就建立了泰米尔语文学团体。现在有马杜赖大学和所属的13所艺术大学院。</h3> <h3>裁缝铺(李美女出品)</h3> <h3>米纳克希神庙</h3><h3>供奉米纳克希女神和她丈夫湿婆神,以及他们的两个孩子。马杜赖是一座在神庙前形成的城市,以几乎正方形的米纳克希神庙为中心,沿着神庙围墙的环状道路逐渐向四面扩展。米纳克希神庙被视为城市标志。东西南北各有一座高耸的印度塔门,是城市的象征。</h3><h3>米纳克希神庙是南印度最负盛名的神庙。传统印南神庙的设计,外墙有无数雕像,神庙建于16-17世纪,印度教徒认为,到米纳克希神庙顶礼膜拜就如同到恒河中沐浴一样神圣。</h3><h3>神庙博物馆里陈列了许多精美的文物,可惜都不能摄影。</h3> <h3>神庙旁边的市场</h3> <h3>市场里的精美雕刻</h3> <h3>处于无保护状态,快被小贩们杂乱堆放的箱子淹没了,未免感叹暴殄天物</h3> <h3>街景(付老师出品)</h3> <h3>蒂鲁玛莱纳亚克宫</h3><h3>印度回教徒的宫殿,印度穆斯林风格,完全不同于米纳克希神庙的达罗毗荼风,1636年建,大部分已颓塌,只剩下王冠室、谒见室等一小部分。</h3> <h3>从马杜赖驱车240公里赶往根尼亚古马里</h3> <h3>科摩林角Comorin Cape</h3><h3>印度泰米尔纳德邦的岩石海角,为南亚次大陆的最南点。根尼亚古马里Kanniyakumari是岩石角的一个镇。科摩林角位于印度最南端北纬8度处,素有印度“天涯海角”之称。以科摩林角为界,印度的海域可划为三部分,东边孟加拉湾,西边阿拉伯海,南边是浩瀚的印度洋,三股巨大的海水在此汇合,形成令人叹为观止的三色海。古代印度人将此地称作“地之终点” 和“天之尽头”。</h3><h3>科摩林角以观赏日出和日落而闻名,东边观孟加拉湾日出,西边赏阿拉伯海日落。</h3> <h3>日落时分赶到根尼亚古马里的日落海滩</h3> <h3>11月26日</h3><h3>本日路线:根尼亚古马里88公里到科瓦兰</h3><h3>凌晨五点到日出海滩等日出,海滩上人头攒动</h3> <h3>印度人相信这里的海水有如恒河水,在这里沐浴能荡涤肉身和灵魂。</h3> <h3>海上巨大的雕塑是Thiruvalluvar,著名的泰米尔诗人和哲学家,也是印度教最早的冥想者。他的著作《Thirukkuṛaḷ》有关道德,政治和经济事务以及爱情,被认为是泰米尔文学的珍品。</h3> <h3>一起冥想</h3> <h3>席地早餐,手抓饭</h3> <h3>贝壳🐚摊,每个贝壳仿佛都回荡着海浪🌊的声音,能满足你对海洋所有的美丽幻想</h3> <h3>清晨印度洋上空的蓝天白云</h3> <h3></h3><h3>抵达科瓦兰酒店</h3><h3>特色酒店</h3><h3>酒店的品质直接影响旅行的体验和感受,印度四星以上的酒店都不错,本行程既有Marriott和Radisson这种现代的五星连锁酒店,也有带着独特风情的特色酒店,几家摩登的五星酒店大同小异印象不深,我最喜欢的是这家最美海滩科瓦兰附近的特色酒店,满满的热带度假风,给了个不小的惊喜,临了还遗憾泡酒店的时间不够。有幸在这家酒店见缝插针享受了一把印度南部特有的阿育吠陀按摩,古老又自然的热精油掌压按摩,至今意犹未尽😋</h3> <h3>吊床,秋千,藤椅…度假模式开启</h3> <h3>阿育吠陀按摩中心的图片和精油原材料,有点像中药材</h3> <h3>大堂一侧的供奉的大象神,大象神也是印度教里的财神</h3> <h3>桌上的装点,如此简单又如此亮丽</h3> <h3>餐厅,不知何故会联想到香港半岛酒店的餐厅</h3> <h3>科瓦兰海滩,体验阿拉伯海的潮起潮落</h3> <h3>日落前油画般的色泽和靓丽的你们</h3> <h3>海滩上的女生(李美女出品)</h3> <h3>11月27日</h3><h3>本日路线:科瓦兰178公里到阿勒皮</h3><h3>来到心心念念的喀拉拉邦</h3> <h3>喀拉拉邦Kerala</h3><h3>“布满椰林的大地”,文化发达的艺术圣地,也是惟一完好地保存着梵文、古代印度医学、天文学、喻伽经等古代经典的地方。3000万人口中80%为农村人口,900多个乡里有5000多个图书馆,出版3000多份报纸杂志。宗教气氛宽松,多种宗教并存。政府积极推行改革,将财政预算的二分之一用于教育和公民健康事业。虽然整个印度的妇女识字率只有39.42%,但是喀拉拉邦的所有居民,包括女性,识字率高达95%,属于世界先进水平。当地传统的文化、宗教、习俗也别具一格,著名的卡塔卡利舞热烈奔放。</h3><h3>喀拉拉邦有44条河流、湖泊和港湾,构成长达900公里的水乡,有“东方威尼斯”之称。这些河流流量不大,大多数日子都温顺柔美。多数河流并不入海,而是与海岸线平行,构成河水、海水隔丘相望的奇特景象,季风来时,海水会越过海岸线注入河中,而风过雨起后,河水暴涨,奔海而去,即著名的“回水”Backwaters景观。茅草和竹枝搭成的米船是这里一道独特的风景。</h3> <h3>中午在阿勒皮登船</h3><h3>阿勒皮Alleppey</h3><h3>喀拉拉邦南部城市,位于文巴纳德湖和阿拉伯海之间。印度最古老的小镇之一,拥有风景如画的运河,湖泊和海滩,绿树成荫的水道及错落有致风格独特的村庄宛若世外桃源,一个田园牧歌般的美丽所在。</h3><h3>文伯纳德湖vembanad lake,这片区域有迷宫般的泻湖,溪流,运河和水道,水面有很多有趣的充满传统色彩的船舶和独木舟,是喀拉拉邦最大的湖泊,面积约200平方公里,穿越三个行政区,在科钦港与阿拉伯海相连。</h3> <h3>登上船屋,欢迎仪式是人手一个椰子</h3> <h3>漂亮的米船,麻雀虽小,五脏俱全,里面是设施齐备的现代酒店</h3> <h3>开饭喽(包老师出品)</h3> <h3>水鸟(周老师出品)</h3> <h3>河道边青青的稻田,印度大部分是三季稻</h3> <h3>现在河的水位高于稻田</h3> <h3>坐小船深入小河道</h3> <h3>骨骼清奇的周老师伉俪,王老师让我领略了上海大家闺秀的优雅和出类拔萃</h3> <h3>人见人爱的包老师🤪</h3> <h3>水边人家的日常</h3> <h3>培君姐,姚姚姐还有东方老师忍不住高歌一曲</h3> <h3>当晚两船合并聚餐,贤惠的雅芬姐和能干的雪珍姐下厨为大家做了久违的榨菜蛋汤和海鲜(雪珍姐千里迢迢带的中国酱油大放异彩),数量有限的海鲜弥足珍贵,为何数量有限说来话长,此处省略一万字😄😄</h3> <h3>11月28日</h3><h3>本日路线:阿勒皮60公里到科钦</h3> <h3>清晨,我们团入住的两条船整齐地停泊在小村庄旁,风景如画</h3> <h3>上岸拍照时无意中拜访友好的当地人家,家电用品一应俱全,生活水平不错</h3> <h3>雁南飞吗?(李美女出品)</h3> <h3>感谢付老师拍的精彩视频</h3> <h3></h3><h3>科钦Cochin</h3><h3>位于印度西南岸,阿拉伯海的蓝色海域,拥有优良的海港,水上运输发达,被誉为"阿拉伯海之皇后",郑和下西洋曾来到这里。科钦也是喀拉拉邦最大的城市,有众多异域风格的精美建筑,古朴美丽。</h3><h3>科钦曾是印度香料贸易中心,老城有很多葡式、英式、西班牙式的古老建筑和欧式教堂。以葡式风格的建筑居多。科钦还一度有个蓬勃的犹太人社区。科钦被《美国国家地理》杂志先后评为“全球十大乐土”和“人生必游的五十地之一”。</h3> <h3>洗衣厂女工</h3> <h3>(任老师出品)</h3> <h3>大树底下好乘凉</h3> <h3>圣法兰西斯教堂,印度最古老的教堂,建于1503年,葡萄牙风格的基督教堂,曾存放过第一个到印度的欧洲人,葡萄牙航海家达·伽马的遗骸。</h3> <h3>印度导游,小帅哥文信,几乎有求必应</h3> <h3>1683年荷兰人从葡萄牙人手中夺取科钦堡,摧毁了许多葡萄牙人机构,荷兰拥有科钦堡112年,直到1795年英国击败荷兰,外国对科钦堡的控制结束于1947年印度独立。</h3> <h3>出海,背景是中国渔网,郑和下西洋时带去的先进生产工具。</h3> <h3>来自阿拉伯海的海鲜</h3> <h3>因为前晚没过足海鲜瘾,在团长雪珍姐的带领和亲力亲为下,我们团在海边又采买了不少新鲜便宜的阿拉伯海海鲜,中午在餐厅自己动手做了一桌海鲜餐,在此郑重感谢几位大厨雪珍姐雅芬姐和姚姚姐,全靠你们在厨房挥汗如雨才有我们的大快朵颐😋🙇</h3> <h3>刚刚做完鱿鱼,热得满脸通红的姚姚姐</h3> <h3>荷兰宫,葡萄牙殖民者1555年为科钦土邦王修建的莫丹杰里宫,1663年成为荷兰总督官邸,被称为荷兰宫。宫内陈列土邦王的肖像和当时的家具。几面墙上绘有珍贵的印度神话壁画。荷兰宫是科钦最早的殖民建筑。</h3> <h3>荷兰宫外的大辫子</h3> <h3>门上的彩绘</h3> <h3>荷兰宫内的博物馆</h3> <h3>路过博物馆酒店门口</h3> <h3>犹太教堂Paradesi Synagogue</h3><h3>始建于1568年,教堂里铺地的是1000多块中国青花瓷砖,上有中国塔、垂柳、花卉、飞鸟等图案,清新淡雅,是18世纪中叶荷兰商人重建教堂时特意在中国定做的。</h3><h3>(包老师出品?)</h3> <h3>科钦文化中心观看卡塔卡利舞</h3><h3>卡塔卡利舞Kathakali,印度古典四大舞派之一,延续了印度古代梵剧的形式和风格,可以领略到印度古代风情。泰戈尔曾向世人极力推荐卡塔卡利舞,是喀拉拉邦的骄傲,它集舞蹈、戏剧、哑剧、文学于一身,可与西方的芭蕾舞剧媲美。</h3> <h3>科钦文化中心,曾经在2013年接待英国查尔斯王子和卡米拉夫妇</h3> <h3>一名卡塔卡利舞蹈演员从7岁至12岁开始,要经过大约十二年的严格训练,是印度古典舞中受训时间最长的舞种。演员除了要练舞功外,还要对面部的眼、眉、嘴、脸颊、颈等部位进行训练,让它们都能运动自如。表演者运用24个基本手势和眼、眉、嘴、脸颊、颈等面部动作,完成一整套示意动作,是剧情和人物感情交流的重要手段。大蹲裆步、单腿控制、急速旋转以及脚掌、脚侧完成的各种脚点和跳跃动作,构成卡塔卡利男性舞蹈健壮英武的风格。</h3><h3>富有戏剧效果的特色脸谱,是卡塔卡利的又一重要特征,英雄人物为绿色,反派人物要加红色,并在鼻尖和额头加白色饰物:正面女角为肉色,猎人为黑色等。伴奏乐队通常是四人,两位鼓手和两位吟颂者(兼打钗和铜锣)。</h3><h3>“卡塔卡利”梵文,意故事之舞。起初只有男子表演,后来允许女性参与。演员在表演前,脸部要浓妆重彩。化妆材料主要是米糊、绿叶、油烟、颜料和白纸。一次化妆通常要4小时,舞妆厚度可达到15厘米,是世界上最厚的妆,创吉尼斯记录。我们在剧场里的第一个小时就是看演员化妆。</h3> <h3>印度美食,非一般的重口味</h3><h3>曾经带过几个印度团,印度客人每天总吵着要吃印度餐,所以曾经很好奇到底是什么让他们欲罢不能。在消受了长达二十来天的南部美食后,终于有了一点认识。</h3> <h3>“印度拉茶”也叫“印度香料茶”,里面放有马萨拉调料MASALA,配料为牛奶,豆蔻,胡椒,丁香和姜。</h3><h3>印度最日常的饮料,清香绵滑,咖啡因含量低,个人很喜欢。</h3> <h3>餐厅门口的香料小吃盘,印度的调料可能是全世界品种最丰富的,有许多我闻所未闻</h3> <h3>开胃菜和甜点</h3><h3>开胃菜以沙拉为主,有蔬菜,酱菜或水果沙拉,常有小惊喜</h3><h3>甜点偏甜,款式很多,原料有米面水果南瓜胡萝卜椰子果仁等,让喜欢甜点的我甘之如饴。</h3> <h3>左上印度龙虾片,口味介于薯片和龙虾片之间。</h3><h3>印度餐里油炸食品很多,不仅肉连蔬菜也炸着吃(右下)</h3> <h3>各种放咖喱或其它调料的糊糊菜,印度人习惯用飞饼蘸着糊糊吃,色相让中国人有点敬而远之,被我暗中调侃为“烂污泥”🤪</h3> <h3>主食,印度南部米食面食都有,印度飞饼是最大特色,不同餐厅的飞饼味道有所不同,我喜欢放黄油偏甜款。印度米饭米粒瘦而干,不像咱们的肥亮香黏。</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