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遂溪县遂城第一小学 黄小燕</h3> <h3><font color="#167efb"> “不要把自己的角色定位为旁观者,不要成为观众、鼓掌的人,要成为学习的参与者。”——陈骏</font></h3> <h3> 湛江市陈骏语文名师工作室的负责人陈骏老师在课程开始前说的这句话,我深以为然。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应该主动参与,积极对待,才能做好。别人再好,也是别人;自己参与,才有意义。学生的学习也一样啊!有些孩子总是不积极思考、发言,得过且过的样子,像旧时碾谷子的大石牛,推它才会动一动。我当时就想:这次培训,我一定要在认真听讲之余,积极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中来,大胆表现,争取进步!</h3><h3> 本次培训,授课老师们不仅讲授理论,还用他们当堂展示的超群的朗诵能力,使我们深深折服并获益良多。在此我浅谈几点体会:</h3> 一、读音标准是基础 <h3> 普通话是我国法定的通用语言。《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19条明确规定:“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普通话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的共同语。普通话是现代汉语的标准语。</h3> <h3> 朗诵,我觉得首先读音必须标准。试想一下,如果朗诵者操着一口蹩脚的普通话,就算他(她)感情再投入,听的人也会觉得无比别扭的。李良秋老师通过方言辩证,从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进行详细讲解,尤其针对平舌音和翘舌音、前鼻音和后鼻音进行对比正音。学员们如同牙牙学语的孩子,聚精会神地,一次又一次地跟着老师读着,细细地品味着自己的发音和老师的不同,尽量纠正自己的发音。而我自己的问题是有个别后鼻音发不到位,注意读时还可以,在说话或者朗读时常会有不到位的发音。我也拼命地练习着,还勇敢地起来朗读材料。知不足而后改进,相信日后定能进步。</h3> 二、朗诵要有艺术 <h3> 朗,即声音的清晰、响亮;诵,即背诵。朗诵,就是用清晰、响亮的声音,结合各种语言手段来完善地表达作品思想感情的一种语言艺术。要想朗诵好,该注意的地方真不少。</h3><h3> 在肖荣达老师的讲座《古诗鉴赏》中,我懂得了:朗诵作品,首先要解读文本,确定朗读适当的语气。</h3> <h3> 陈骏老师的《朗诵的基本要求与艺术初探》,更是从几个方面细细地说明了朗诵的技巧。</h3> 语音篇——准确、流畅 <h3> 朗诵发音必须准确,语言流畅。这要靠掌握正确的方法后再多加练习,从而达到自如的境界。其中有个发前鼻音的小贴士:用微笑的嘴型来读前鼻音的字。这个方法可比“发音结尾把舌头顶到上齿龈”更容易操作到位。</h3> 声音篇——悦耳、松弛、共鸣 <h3> 声音的响亮是因时而异、因地而异、因情而异的。比如:同样大的音量,在大白天是正常的,可放在半夜三更却是扰民的;在房间里适合的音量,在酒吧却听不见;小偷抢了你的手机,如果你用平常讲话的音量说“站住”,适合吗?朗诵的道理也一样。我们应该找到自己声音最恰当的发音位置,松弛而有共鸣感,这样的声音才悦耳。朗诵时吸气要长,身体要直,呼气要慢、细,适当偷气。</h3><h3> 口腔要注意做到:(1)提颧肌;(2)打开牙关;(3)挺软腭;(4)松下巴。</h3><h3> 口腔共鸣:(1)拉开后槽牙间距,改变口腔形状;(2)唇齿贴近,提高声音明亮度;(3)嘴角微微上抬,消除消极音色。</h3><h3> 胸腔共鸣:手按胸部,低“ɑ”寻找胸腔共鸣,体会哪一段声音上胸腔震动强烈,然后在这一段位上加强练习。一般而言,较低且柔和的声音易产生胸腔共鸣。</h3> 情感篇——丰富、恰当、美好 <h3>(1)确定感情的基调(基本走向不错)</h3><h3>(2)细分感情的差异(细微之处寻变化)</h3><h3>(3)以情驭声,以声裹情(让声音富有情感)</h3><h3>(4)自由想象,还原画面(让声音富有画面感)</h3> 思想篇——深刻、隽永、返璞归真 <h3> 智慧的声音是深入人心的,应返璞归真,回归自然。</h3> 基本技巧的运用 <h3> 朗诵要讲究高低、快慢、强弱、停连、虚实的变化。快慢之变,情绪使然,伤痛悲抑。情绪决定声音的强弱,既要考虑整体,又要细分,做到声断意连。要准确地捕捉文中的情感(喜、怒、哀、惧、爱、恶、欲)并及时、恰当、自然地进行切换。</h3> 辅助元素锦上添花 <h3> 一个好的朗诵作品必须具备:文学之美、艺术之美、表演之美。蔡蘅老师带着我们去发现文学作品之美,指导我们做到朗诵者之美,学习运用辅助元素之美。听她讲课,也是美的享受。</h3> <h3> 康文莉老师深入浅出地教我们朗诵艺术的舞台整合,展示并分析了很多优秀的作品,使我们赞叹连连。她说我们朗诵作品应该如“灵魂附体”一般,想象自己就是文中的人物,这样是最容易投入的。真有道理啊!</h3> <h3> 这次培训,学员们还用短短的一个晚上的时间排出朗诵作品,登台展示,和名师同台演出,表现甚佳。培训结束,每位学员还要录制个人的配乐的朗读作品。经过学习、摸索、尝试,每个人的朗诵水平都会有所提高吧。</h3> <h3>陈骏《春江花月夜》</h3> <h3>周莲《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h3> <h3> 白居易读书以至“口舌生疮”方有大成;韩愈是“口不绝吟于六艺之文”始成大家。作为语文教师的我们,应该多读多诵,提高自己的朗诵水平,为课堂教学增添光彩!更应该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培养朗诵能力,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添砖加瓦!</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