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b>鲁一夫</b></h1> <h1> <b>《重温感动》</b></h1><h1><b> 一一写给师父张志宽的信<br></b><b> </b></h1><h1><b> </b><b> 师父您好,今天就是您75岁的生日了。您不收礼,不祝寿,也谢绝了弟子们为您拜寿的要求,我只能在您的故乡天津默默的祝福您生日快乐,长命百岁。</b></h1><h1><b> 我其实并不怎么容易被感动,生活的磨砺使我内心那容易动情的柔面积淀了许多伤痛与漠然。然而,我一旦被感动,就会沉浸其中难以自拔。把那感动反复的咀嚼,延伸,放大数倍留给其实对什么都已经见惯不惊的世界,而且能让我的心灵获得强颤和超脱。这种陷入一种深刻与长久的感动,让我也萌生一种渴望,一种责任,一种担当。那就是用拙笔激活您,歌颂您,弘扬您的精神,让您走出狭窄的空间扩张到广大。<br></b><b> 德艺双馨的吾师张志宽就是让我感动,让我必须用文字表达,把您的精神世界,思想品行,艺术生命鲜活起来的一位大写的人......。<br></b><b> 今天是您75岁的生日,我的恩师。<br></b><b> 三年前的那个燥热的夏季,我幸福的拜在了您的门下,从此伴随着您的脚步为弘扬传承快板书艺术马不停蹄,为创作曲艺作品挑灯夜战,废寝忘食。我入门晚,较之几十年前入门的师哥们可能对您的了解不够全面,不够通透。但短短的三年时间,我已然读懂了您,解码了您的整个人生。您的音容笑貌,您的脾气秉性,您的喜怒哀乐,您的爱憎分明,包括您对党,对这个国家,对朋友,对人民,对弟子,对您的恩师李润杰,特别是对快板书事业的那种拳拳之心和炙热的爱我都熟记于心中。您就是一盏火炬,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用自己卓越的才华火热的激情和宽广的胸怀鸣奏出闪烁着时代气息的光和热的交响。<br></b><b> 您知道您多大岁数了吗?75岁已经进入耄耋之龄。可以说,没有几个像您这般高龄的人还在为自己钟爱的事业激扬在舞台上,亮相在教学中,奔走在祖国大地上,为快板书事业奋斗一生。这种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劳作耕耘侵蚀着您的身体,我们“很受伤”的心里心知肚明。试问,谁能拦得住您?谁能让您这匹伏枥的老骥“马儿啊,你慢些走啊,慢些走”?只有苍天作证。<br></b><b> 仅以今年为例,我知道的您的双脚就在祖国的版图上划了一个很大的圈:大连,沈阳,青岛,泰安,盐城,宁波,上海,北京,天津武清,蓟北山区,石家庄,邯郸,临汾,菏泽,无锡,哈尔滨,漠河,俄罗斯,德州,连河北河间的小县城都留下了您匆匆的影像。<br></b><b> 我一直在琢磨,什么是感动?<br></b><b> 在菏泽,由中国曲协主席姜昆带队的中国著名的曲艺艺术家们慰问菏泽人民,您痛风难忍,两脚肿痛,是两名弟子架着您走下火车坚持演出。<br></b><b> 在临汾,溽暑蒸人的太阳下,在拓展营地露天的布棚里,您大汗淋漓的为小板友们辅导授课,浑身湿透的衬衫上泛起了一层层的汗渍。<br></b><b> 在青岛,您西海岸边做评委,尽职尽责后又连续三天开班培训,连快板“初生牛犊”的孩子们您都手把手的亲力亲为。<br></b><b> 在河间,您晚场演出谢幕后,连夜乘车赶往天津已经是午夜2点,转天早上7点的火车奔赴山东聊城参加您的弟子收徒仪式。<br></b><b> 在天津,张志宽首届铿锵竹韵展演活动,您提前两个月就为活动操劳费心,每一个环节,每一个节目,事无巨细,亲力亲为并提前两天带领会务组入住宾馆。</b></h1><h1><b> 作为非遗传承人和当今快板界当之无愧的翘楚:</b></h1><h1><b> 多少次我见证了您细致入微的辅导后肿痛的腿脚难以入睡。</b></h1><h1><b> 多少次我目睹了您授课时声情并茂慷慨激扬以致语音沙哑。</b></h1><h1><b> 多少次我看见孩子们簇拥在您身边露出幸福甜美的笑颜。</b></h1><h1><b> </b><b>多少次我闻听到弟子们有难您对他们的无私援助。</b></h1><h1><b> 多少次我记住了您为老艺术家们排忧解难无限的爱戴。</b></h1><h1><b> 多少次听到老艺术家们对您为他们出书,为全国快板大赛,津门曲荟等活动的赞叹不已。</b></h1><h1><b> 多少次我留存了您曲艺牡丹奖,中国金唱片奖等最高荣誉的获得。</b></h1><h1><b> 多少次我感受到了那些热泪盈眶的家长们,老师们紧紧握住您的手那无比自豪骄傲的模样。<br></b><b> 岁月如梭,这种超负荷的运转,别说是人,还是一个75岁的老人,就是一台机器,一部汽车,也需要停机刹车休息一下,检修保养,加加油吧。您的心脏,血压,脉搏,骨质,您的痛风,腰肌劳损是怎样的忍受您的迫害和折磨而无法言说?<br></b><b> “于无声处听惊雷”您感动了整个世界,感动了您的弟子疑惑整个艺术界的同仁。<br></b><b> 原天津市文联党组书记、著名作家,曲艺理论家孙福海先生曾这样评价您:“在半个多世纪的铿锵竹韵声中,他一路高歌着至刚、至强、至大、至美的昂扬有力的主旋律;高歌着他对艺术的真挚情感;高歌着他从业几十年探索、创新和实践;高歌着他对艺术的不懈追求和生命礼赞;高歌着他对尘世媚气、俗气、小家子气的荡涤与一位大家之正气。他不辞辛苦,不畏艰难,从必然到自然,从自发到自觉,以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为魂,以奉献为作人作艺的根本”。<br></b><b>️ 福海书记的话就是对您奋斗一生的真实写照。</b><b><br></b></h1><h3></h3> <h1><b> 人这辈子总会在特定的时间,特定的地方,遇见一些特定的人,然后在这个时间段,彼此相知、相识,或成为朋友,或成为知己。一起经历欢乐与痛苦,彼此相依,互相鼓励,切磋技艺……。您就是我们弟子在特定的时间和场合所遇见的一生的贵人。<br></b><b> 人生在世,有两种事尽量少干,一是用自己的嘴去干扰别人的人生,二是靠别人的脑子去思考自己的人生。我以为这句话说得好。您是一面镜子,照亮了自己也照亮了我们。我们都是在您的呵护,关怀,培养下成长立业的晚辈。因为年龄,资历,艺术水平的隔阂差距,个别弟子之间有些误解,误判,甚至语言相左。鲁迅先生说得好“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这都不是事,都不会影响我们对快板书艺术的追求,不会影响我们对您的爱,希望您不必为此担忧。</b></h1> <h1><b> “己身不正,焉能正人也”,弟子们都是成年人,都有辨别是非的能力,都希望我们这个集体,团结在您身边充满着正能量。都希望像师父您那样正直,坦荡,无私,付出,大爱无疆。<br></b><b> 感动,再感动,重温感动。今天是您的生日,我的恩师。</b></h1><h1><b>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人生能有几回博?您是为快板书而生的人,无悔无怨,那么您就带领着我们与您同行,我们一道为快板书这一曲种发扬光大,唱响新时代的舞台吧。</b></h1><h1><b> 又及,因为见不着您,啰啰嗦嗦说了一堆,有词不达意的地方望您海涵。再次祝愿您:<br></b><b> 福如东海长流水</b></h1><h1><b> 寿比南山不老松<br></b><b> <br></b><b> 爱您,可亲可敬的老头。<br></b><b> </b></h1><h1><b></b><b> 2019年12月15日<br></b><b> 农历乙亥冬月20于天津</b><br></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