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房山冬遊之四</h3><h3> 北京石花洞位于房山区河北镇南车营村,距京城西南方向55公里。其与福建三明玉华洞、广西桂林芦笛岩、浙江杭州瑶琳洞并称为中国四大名洞。</h3><h3> 该洞为多层多支的层楼式结构,洞体共分上下七层~1至6层为旱穴,7层是地下暗河。垂直深度150余米,大约相当于60层楼的高度。全洞呈自然通风模式,一年四季始终皆保持着13度的恒温状态。但穴内潮湿为甚,并且愈往深处愈感空气稀薄。目前已开放其中上部四层,来回徒步行走5000米左右。洞内景观密集,次生化学沉积物类型齐全,是中国岩溶洞穴的典型代表。</h3><h3> 它被誉为北京"地下明珠",是地质科学殿堂与旅游观光的好去处……</h3> <h3>车过燕山石化厂区 </h3> <h3>在这座再普通不过的北方山峦之下隐匿着巨大的地下宝藏</h3> <h3>国家4A级景区</h3> <h3> 古僧偶在打座诵经时发现于明代年间,迄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h3><h3> 【地质科普小知识】</h3><h3>石钟乳: 自溶洞顶部向下生长的圆锥或圆柱状的沉积物,开始以小突起附在洞顶,以后逐渐向下增长。</h3> <h3>石笋: 洞顶滴水落到洞底后发生的沉淀,形成由下而上增长形如笋状的沉积物。</h3> <h3>石柱: 石钟乳与对应生长的石笋连接后形成的柱状物。</h3> <h3>石花: 针状文石集合体呈丛花状散布在洞壁或其他洞穴堆积物表层上的非重力水沉积。</h3> <h3>石珊瑚: 也称石蔔萄。下滴水流和水花溅出的水珠在毛细血管水作用下粘附在洞壁或石笋、石幔表面而形成的葡萄状沉积物。</h3> <h3>石旗: 由洞顶或内侧洞璧上连续性水流形成的薄而透明的帜状流石。</h3> <h3>石幔: 洞壁或润顶流出的薄层水流沉积在褶状流石。形成布幔,又称石帘。</h3> <h3>石瀑布: 底流石的一种,由洞壁上连续水流顺着斜陡坡沉积而成,形似瀑布。</h3> <h3>石梯田: 溶水沉洞底斜坡流动时形成一系列边石坝,坝内积水成塘。</h3> <h3>此乃“文革"战备时期发掘新留不久的鲜红清晰印迹,亦算是极为特殊滴类似于"到此一游“的‘神’来之笔吧。</h3><h3> 这要现行当下,肯定犯法获罪。</h3> <h3>洞内暗存商机</h3> <h3>山背阴冷,待融残雪。</h3> <h3>罐闷酥鱼老豆腐,玉米贴饼酸辣汤。抵潮小酒来三两,日落二杆往回撤!</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