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小组中期汇报

陈嫄

<h3>一个月来,大方、纳雍的学员在理论研修培训中、在各地名校的观摩走访中、在跟岗学校的对话交流中,有很多感受和感悟。本次汇报,第五小组基于管理制度和校园文化建设两个方向,通过对不同跟岗学校的观察和理解,说明自己的感受、找出自身的不足、拿出解决应对的方法,是构思中期汇报材料的缘起。</h3> <h3>2019年12月13日上午九点,在天河区教师进修学校三号课室里,主持人向大家介绍了到场的专家后,大家期待而又紧张的中期汇报开始了。</h3> <h3>前四个小组依次做了汇报之后,终于到我们第五小组上场了。我们的代表张鉴识老师,从容自信地走上讲台,在简单地介绍完本组的组员之后,开始了我们的汇报。关于管理制度,我们主要从三个方面汇报:</h3><h3>一、建立制度,有效约束;</h3><h3>二、打造品牌,强化认同;</h3><h3>三、制定规则,轻松成长。</h3><h3>关于文化建设,我们主要从两个方面汇报:</h3><h3>一、学校文化,外塑形象;</h3><h3>二、班级文化,内重质量。</h3> <h3>汇报结束后,由天河区天英小学校长黄艳钏专家提问点评:“你们组汇报的问题中重点在讲关于学校制度和文化建设的重要性,你觉得你们学校有哪些制度和文化值得我们大家去学习和借鉴,也就是你们最值得骄傲的文化和制度是什么?”</h3> <h3>我们组员分别就这个问题进行简单的作答,张鉴识老师就他们老校长虽然没有任何规章制度,但是学校管理得井然有序的做法同我们分享;陈嫄老师坦诚地承认自己学校的办学理念就是印在墙上、写在纸上的,回去之后一定要认真查阅校情、学情和当地文化,重新构思和提炼自己的办学思想;胡平老师就他们学校一些文化建设和制度落实情况作了介绍;刘青松老师认为制度是给一部分人制定的,一个学校不但要有规范可行的制度,并且还要把这些制度执行好,才能让学校的各个岗位正常高效高速运转,制度是一个单位对任何人都适用的不能触碰的最低底线。但是作为制度的制定人,要在握住底线的基础上把制度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以身作则的给学校老师们树立好榜样,用真实行动去践行制度的落实。</h3><h3><br></h3> <h3>点评结束后,屈英校长为我们做总结,她提到一所学校办学思想的提炼,要立足当地,基于学情,结合实际。教师培训要基于教师的需要,强加给他的他不一定接受。家校共育,要凭借校园文化,我们不仅要有自己的梦想,还要成为孩子的圆梦人。每一句话都说到点子上,说进了我们的心里,有如醍醐灌顶,让我们豁然开朗。</h3><h3><br></h3><h3>小组成员:</h3><h3>陈嫄 张鉴识 胡平 赵显虎 刘青松</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