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结止2019年年底,全村共有村民1345户,4699人,其中:农业人口: 4379人、非农业人口: 320人,其中:男2311人、女2388人。2019年出生人口43人,其中:男19人、女24人。出生率占全村人口的9.15‰ 死亡人口24人,其中:男15人、女9人。死亡平均寿命年龄73.38周岁 。死亡率占全村人口的5‰ </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以下是2019年已故的24位村民</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陈德文 女 86 岁(1933.9.18-2019.1.13)(脑栓塞 心脏病)住1区富民东路文丰道21号,不识字,丈夫刘国栋(1924.9.11-1998.4)享年74岁。老太太是在东大桥东坡宰猪师傅陈瑞春的女儿。夫妻有3男2女。老人家是普通家庭妇女,与老儿子刘兴林一起过,家庭生活一般。</b></p> <p class="ql-block"><b>蔡德利 男 54岁 (1965.2.7-2019.6.23)(突发心脏病)住1区富民东路顺华胡同11号,小学文化,纯农民,以种地为生,除种自己的几亩口粮田外,最近十几年还在北五十承包了五亩多地种植到过世。</b></p> <p class="ql-block"><b>高元芝 男 84岁 (1935.6.5-2019.4.29)住2区兴业路利达胡同10号,小学文化,六、七十年代生产队干过柳编,在菜园子、林业队是技术员。1987年在湾子头承包了4.4亩地栽植的果树,1992年在七支西弃土又承包了10亩,用丰产方口粮田兑换东环东老退伍军人地都栽的果树,大半辈子就和果树干,累没少受。最近几年是村民代表。</b></p> <p class="ql-block"><b>高纪贤 女 83岁(1936.6.22-2019.3.15)住2区兴业路顺利胡同13号,不识字,于1954年与丈夫赵吉顺(1937.7.7-2006.1.6)结婚,婚后生有4女3男,大儿子昌宝 二儿子昌柱 三儿子昌乐,赵吉顺在老黄家园子九队场(现在李殿福 方金林的房址)马棚饲养员,赶过马车,当过场头,任过队长,在九队是一个唯一全能的老农。三个儿子都有经营头脑,两个开饭店的,昌柱在友鹏厂前开锅贴饭店,昌乐在北大堤开粥坊饭店。老奶奶脾气温柔,生产队妇女在一起劳动时有说有笑,当时是个大家庭,人多劳力少,也算一个主要劳力,生产队解散后,儿女也都大了,逐步也就不下地赶农活了,家庭和睦,幸福晚年。</b></p> <p class="ql-block"><b>宋绍江 男 73岁(1946.6.29-2019.1.15)(脑出血)住2区富民东路36号,文盲,视力残疾,五保户,是桥口饭店宋少山的哥哥,宋加旺的大伯。生产队时能干点辅助活,当过饲养员,种地时旁过牲口。1983年桥口饭店开张后,夜间看饭店,白天给端端盘子。进几年桥口饭店兴旺红火后,就什么都不干了,一天两遍酒,喝的脸通红,活的也算自在,因饮酒过量造成脑出血。</b></p> <p class="ql-block"><b>李玉荣 女 83岁(1936.7.12-2019.2.22)住2区富民东路全仲里2号,小学文化,是康文杰的母亲,生产队时任三队妇女队长,老太太勤奋一生,邻里和睦,在儿女儿媳的照料下,幸福快乐的度过了晚年。</b></p> <p class="ql-block"><b>王术元 男 55岁(1964.1.12-2019.8.4)原住2区兴业路利达胡同3增1号,小学文化,1987年与浙江省宁波市文凤玲 (1963年7月10日出生)结婚,婚后生有二女,大女儿王丽,二女儿王霞。于2002年10月14日离婚,娘仨户口同时迁回原籍浙江省。王算不上一个好良民,说话吹吹呼呼,一生未干过正事,长期住姥姥家,上次因盗窃高压线判了几年,王维桐2012年失踪,经公安部门核查原来被王术元陷害,2016年抓捕归案,在监狱中死亡。</b></p> <p class="ql-block"><b>尤万兰 女 80岁(1939.11.13-2019.6.10)住3荣吉路8号,小学文化,于1965年与丈夫王玉海结婚,婚后生有2女2男,大女儿王德红 二女儿德芹,长子德利 次子德武。王玉海小时候在方家碾子与方朴海孩子头,分两拨长期开标仗玩。任第二生产队队长,出过海河,身個不高,比谁都能干。生产队解散后,自己买套小牛车,以种地为生。尤万兰普通家庭妇女,家庭生活一般。</b></p> <p class="ql-block"><b>耿维彬 男 69岁(1950.7.24-2019.6.12)(小脑萎缩)住3区荣吉路13号,小学文化,是第五生产小队社员,出过海河,五队稿副业,编过装柴油机的大筐,一般劳动力,生产队解散后,靠种几亩地维持全家生活,家庭生活一般。</b></p> <p class="ql-block"><b>张福康 男 92岁(1927.11.24-2019.10.2)住3区勤俭道7号,不识字,妻子黄汝兰(1924.3.13-2006.4.7)1946年结婚,由石各庄迁入,婚后生育1男4女,生产队时是一个11口人的大家庭。地主成份,四清运动中父亲张玉宾是批斗对象。出过海河,大硬板腰带一扎,大二篮子打对肩比谁都能干,农业活也属一属二。生产队解散后,自己种的山芋骑着自行车去市里卖,我们几个人卖完后在大同门集合,起哄一商量赛车回家比谁骑得快,30多分钟老头子第一个到达东门。老人家平常腰板一挺总是那么棒。</b></p> <p class="ql-block"><b>张纯厚 男 72岁(1947.6.12-2019.10.7)(脑堵塞、半身不遂)住4区兴业胡同3号,小学文化,是张福康的儿子,一般劳动力,各种农活比不上父亲,10年前脑堵(半身不遂)最近二年瘫在床上用人伺候。</b></p> <p class="ql-block"><b>梁明芝 女 77岁(1942.9.20-2019.4.15)住6区港青道4号,初中文化,丈夫严如意(1933.12.28-2016.2.18)于1961年结婚,婚后生育3女2男,生产队期间任第八小队会计。老奶奶普通家庭妇女,生产队时人多劳力少,每天必须参加生产队劳动,大儿子严祖明上学毕业后任商标厂会计,商标厂倒闭后,任田歌集团分厂会计。二儿子严祖亮1989年考入重庆建筑专科学院,毕业后直接转入国企单位。老奶奶未受过多大累,家庭生活上中等。</b></p> <p class="ql-block"><b>王金台 男 67岁(1952.12.12-2019.12.20)(糖尿病综合征)住6区幸福路44号,小学文化,生产队时普通劳动力,出过海河,去市里拾过粪,2000年以后给天津卢玉成在铁道南承包了88亩耕地(现在倒闭的棒子厂)地段建的养猪场,聘请顾问抓全盘干了几年,后来在自己口粮地种植果树至今。</b></p> <p class="ql-block"><b>王宝忠 男 65岁(1954.6.6-2019.4.15)(脉管炎)住10区红领巾路明胜里5号,小学文化,生产队时普通劳动力,生产队解散后靠种几亩口粮田,维持全家生活。八九十年代用鸡蛋去市里换过米面粮票,五年前因患脉管炎把腿锯下一肢。</b></p> <p class="ql-block"><b>赵昌平 女 79岁(1940.12.20-2019.3.15)(小脑萎缩)住8区红卫道26号,不识字,是第十生产队赵吉福(1908.12.28-1981.1.15)的女儿,1962年与八队高元来结婚,婚后生育3女1男,普通家庭妇女,说话稳当爱开玩笑。大女儿高永玉北京郊区婆家,高元来老两口多年了就依靠大女儿的支持,生活、医疗,旅游一年去好几次,游遍全中国出境游新马泰。现在正在做准备去邻国日本。</b></p> <p class="ql-block"><b>段凤山 男 87岁(1932.8.27-2019.11.24)住8区红卫道35号,小学文化,妻子姜敏珍(1931.2.8-1980)婚后生育3女2男,生产队八队与十二队合伙搞副业,孵小鸡,十二队王永年叫大母鸡,八队他叫小母鸡。小队稿副业织过布口袋,当过记工员,保管员。生产队解散后,在自家小园栽种花卉,推着小车每天去街上卖,后来卖点烟叶、卫生纸。与弟弟段凤全在儿女的照料下哥俩一起生活。</b></p> <p class="ql-block"><b>刘文中 男 未婚 59岁(1960.8.10-2019.9.1)(肺癌)住8区建华胡同8号,不识字,十二队刘立金(刘哑巴)儿子,母亲单宝玉 原籍陈咀人,(1922.7.3-2003.9.19)呆傻,夫妻婚后生育3女1男,大女儿出嫁东王堡,二女儿出嫁石各庄乡定子务村,三女儿秃三丫出嫁葛鱼城西小村,刘文中小名老疙瘩,痴呆残疾,干农业活二五眼,不会干,因盗窃背叛刑4年(1981.9-1985.11.20)母亲在时娘俩五保户,娘不在了自己五保户,去定子务跟二姐一起生活。</b></p> <p class="ql-block"><b>齐玉敏 女 78岁(1941.12.1-2019.2.10)(胃癌)住9区红领巾路富顺里3号,小学文化,丈夫王维平(1938.9.2-2018.4.29)当一辈子会计。1960年结婚,婚后生有三男一女。长子王作明、次子王作青、三子王作亮,女儿王作英。齐玉敏过日子一把好手,舍不得吃、舍不得喝,成天大锅贴饽饽、大锅熬菜。生产队时吃一顿烙饼炒鸡蛋,就叨唠这日子无法过了。近十几年老两口与三子作亮一家子,女儿作英一家子去河南郑州参军退休的大儿子作明那居住。儿女们现在发展创业都有了自己的连锁店。</b></p> <p class="ql-block"><b>孙文华 女 70岁(1949.1.19-2019.10.21)(脑堵塞)住10区红星道玉荣里4号,不识字,丈夫许秉贵(1945.10.24-2014.8.23)原籍山东省无棣县许家村人,解放后与父母来汊沽港。妻子1973年8月15日由一街迁入结婚,婚后生育2女3男,生产队时喂牲口饲养员,多年赶黄马胶轮大车,耕地、打山芋埂。生产队解散后靠种几亩地,放羊,维持生活。妻子普通家庭妇女,高血压、脑堵塞六年后病逝。</b></p> <p class="ql-block"><b>孙振英 女 85岁(1934.9.28-2019.2.4)住10区红领巾路28号,不识字,于1953年由一街迁入与高纪成(1935.5.27-2010.12.12)结婚,婚后生育2女3男,老爷子爱开玩笑,爱抬杠,爱打架,生产队时是个壮劳力。1985年汊沽港二砖厂在双口道道南刘壕地建成后,田宗祥书记,孙志旺厂长(舅爷)去窑地管后勤直至厂子倒闭。老太太生产队时是壮劳力,扬场拨簸萁样样都行,现在普通家庭妇女,生活一般。</b></p> <p class="ql-block"><b>朱有顺 男 86岁(1933.7.18-2019.11.20)住10区红领巾路育二胡同7号,小学文化,妻子石淑义(1936.1.24-2006.11.5) 原籍石各庄定子务村人。1955年结婚,婚后生育3女2男。1948年1月1日入伍1954年2月20日 退伍,中国人民解放军54军司令部通讯科科室员,抗美援朝老兵。退伍后分配天津东郊军粮城粮库,后来转汊沽港粮库,搬运工。文化大革命时期红卫军总指挥,任第10生产队队长。改革开放后,种几亩口粮田,近十几年干过农活。</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b>高纪聪 男 78岁(1941.11.6-2019.3.21)住5区常安道12号,中师文化,</b><b style="color:rgb(25, 25, 25);">1963年8月1日入伍1968年3月5日退伍,1972年7月1日加入中国共产党</b><b>, 1970年至1998年任二部划为勤劳小学改为东方红小学校长。后任汊沽港镇中学校长直至退休。</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张福洪 男 81岁(1938.7.13-2019.9.1)住9区港青道7号,初中文化,张民厚 张志厚的父亲,始终在天津市红桥区咸阳北路永明里居住,国营企业职工,2018年将户口转回。</b></p> <p class="ql-block"><b>齐汇源 男 18岁(2001.10.11-2019.11.20)(交通事故)住6区幸福路30号,初中文化,2019年11月20日晚五点多钟在港韵北红绿灯道口骑电动车与小卡车相撞身亡。十八、九岁大小伙子,说没就没了,做父母的撩谁身上也接收不住,奉劝亲人们,不管是骑车、过红绿灯能停十分钟也不要抢一秒钟。开车的接电话一定要长话短说,多加注意。二街村近几年因交通事故夺走了我们亲人宝贵生命实有发生。(1、付善瑞1999年7月3日在东门道被汽车撞身亡年仅51岁。2、高元宽1999年7月16日在七支四号桥骑自行车与130货车相撞身亡年仅44岁。3、赵树春2004年12月24日在南八堡上班,下班回来在南外环被汽车相撞(司机逃逸)身亡年仅44岁。4、纪明启2014年7月17日晚九点在高王路铁道南,从东侧果园往公路西侧七支渠倒垃圾,回头眨间被北往南开的轿车相撞身亡年仅54岁。5、张加路妻子赵士君2014年9月15日在高王路四号桥南被汽车相撞身亡年仅44岁。6、时殿启2015年4月10日在高王路铁道南骑车从北往南骑往东拐时被后面上来的130货车相撞身亡69岁。7、路宝志妻子张学敏2018年4月2日在七支富强桥,傻儿子骑三轮拖着妈妈,拐弯时把母亲甩掉被汽车相撞身亡年仅55岁。看起来44岁是个坎)以上的教训,今后我们出行时必须要多加谨慎,注意交通安全,一时不能大意。</b></p> <p class="ql-block"><b>后记:</b></p><p class="ql-block"><b> 尊敬的二街村民和广大的网友们、美篇美友们,您们好!海波打扰大家三年了,希望大家理解,我没别的目的,在有生之年多想,把我所经历了解的,对已过世的乡亲们写入小篇,深表对逝者的追思和怀念吧! 希望广大的青年网友、美友们,趁着爷爷奶奶的健在,多照几张全家福合影和全家过年过节,幸福欢乐的视频,尤其是老人的录音保留下来。等你们老了为子孙讲着过去的故事,也是对先人们的一种思念吧!可惜我没有那个条件和机会了,因为母亲和爷爷奶奶我还不记事的时候,他们就不在人世了。我羡慕这个时代,感谢网络、小篇的创办者和小篇的编导们,谢谢你们!你们辛苦了!让我这个七十多岁已闯过第一道坎的文盲老人也能编出小篇来,深表荣幸。我愿与广大的青年网友、美篇美友们互动,多向你们学习,才使得我越活越年轻,时间总是不够用,力争闯过第二道坎。把小篇容纳到我们的生活,每天的点点滴滴记录下来,让我们把先人像续家谱一样,一代一代的传递下去。最后海波再次谢谢大家!🙏🙏🙏 请看小篇(四)</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