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视导行程第五天,我们来到柳堡镇。据说此地是无棣县盐碱地最严重的乡镇,有一种植物却在这里顽强地生长,那就是红柳,学名柽柳。苍茫盐碱地,在旭日的照耀下,艰难拔节的红柳正代表了坚守此地的教育人的情怀,虽生命不易,也要生出别样的色彩。</h3> 柳堡镇柳堡学校 <h3>柳堡学校就是这样一所以红柳精神铸校魂的特色学校。</h3> <h3>学校的校园文化深深感染着我们视导团队的每一个人。</h3> <h3>红柳精神赫然成为学校的特色名片。</h3> <h3>我们在翻阅着学校的档案材料,翻阅着孩子们的作业,更深深感受到流淌在师生骨子里的红柳精神。</h3> <h3>课堂上,老师们的精心准备,孩子们的精彩表现,都让我们看到学校拔节生长的希望。</h3> <h3>评课时,老师们也是尽量把自己的思考和发现毫无保留地提出来,只为彼此更快地成长,这是另一种形式的守望相助。</h3> <h3>在向学校反馈时,晓芳主任针对学校的文化特色提出建议:思考如何建好“红柳”课程;创立红柳发展平台,让老师们在红柳精神的引领下抱团成长。</h3> 柳堡镇常家小学 <h3>柳堡镇的另一所学校是常家小学,同样是一所像红柳一样在盐碱地上顽强生长的学校。</h3> <h3>我们认真翻阅着学校的材料,学习着,思考着……</h3> <h3>学校的各类档案材料比较完备,老师们的备课细致规范,让我们看到老师们尽力汲取能量向上成长的渴望。</h3> <h3>教研常规、教研成果,让我们感叹老师们在艰苦环境中奋发向上的毅力。</h3> <h3>孩子们的作业朴实无华,却也生动感人。</h3> <h3>课堂的扎实灵动也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h3> <h3>海波主任亲自为英语学科的老师们指导教法学法,传经送宝,用心良苦。</h3> <h3>负责视导实验操作的晓东老师特意拍下了这组照片,虽条件不及城市里的学校,但不妨碍这里的孩子们怀抱大梦想,修习大智慧,走向大舞台。</h3> <h3>填写问卷时,老师和孩子们认认真真写下了最真诚的话语,渴望成长,渴望进步,渴望盛开。</h3> <h3>向学校反馈时,我们心怀敬意和诚意,视导团队的每一个人都把自己看到的亮点和发现的问题向学校做了反馈。千言万语,只愿我们乡村小学的明天更美好。</h3> <h3>视导的一周结束了,过程中,我们且行且思,在视导中学习,在学习中视导,收获着感动,也收获着希望。</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