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12月12日~14日,学校安排我和其他三位同事一起参加了主题为“以德育促教学”的全国励志教育会议,先是在洛阳听德育讲座,然后来到样板校淅川一高进行观摩。身处教学部门,我的着眼点更多聚焦在课堂上。现记录一堂数学课,与我校正在推进的“目标导学课堂”进行比对。</h3> <h3> 我所听课的班级在高三年级,上半年5月份已经进入一轮复习(真早啊!襄阳这边8月已算早),目前属于二轮复习阶段(襄阳地区一般年后进入二轮),授课内容是《圆锥曲线中的最值问题》。</h3><h3> 早上7:45,第一堂课前,各班举读励志信,这是该校励志教育的形式之一。</h3> <h3>每个班读的内容不一定相同,这是其中一份。</h3> <h3> 7:50第一堂课钟声响起,教师开始组织教学。</h3><h3> 环节一:导入</h3><h3> 教师首先向学生展示圆锥曲线最值问题在过去五年时间里出现在全国卷的次数、位置、分值。目的显然是突出本堂教学内容的重要性,引起学生重视。</h3><h3> </h3> <h3> 环节二:自主检测</h3><h3> 要求学生用两分钟时间独立完成。这是一道抛物线中的最值问题,涉及焦半径,可以选择定义法、坐标法、基本不等式法。课堂入口不算容易。</h3><h3> </h3> <h3> 教师在台下关注学生的做题情况。</h3> <h3> 2分钟后,教师问有没有同学愿意说出自己的想法,先后有两位同学自发站起来表达了自己的思路。</h3><h3> 老师均给予了正反馈。</h3> <h3> 学生表述出了方法一和方法二,方法三是由教师提供,详情见图片。</h3><h3> 一题多解是拓宽思维广度的一种手段,值得提倡。但对于这三种方法的呈现,我还是有些惊讶的,我经常给学生讲“圆锥曲线,小题考定义,大题考联立,咱们要搞通法通性,少搞偏门左道”,我还讲“数学不要死背结论,通其原理,用的时候自己证”…这个老师不同,学生的方法一和老师的方法三其实都是基于记住了结论,并非当堂推导,但他们确实很熟,用起来很快…我不知道我是否应该反思…</h3> <h3> 环节三:合作学习</h3><h3> 这是一道圆锥曲线最值问题的大题。老师在题目下方黑体加粗了两个“思考”,我觉得这两个思考应该是我们所说的“问题引领”,<span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其实是帮学生指引思考的方向,也是对合作学习提出的探讨方向。</span></h3> <h3> 这个男生正在给同组女生说思路。</h3> <h3> 这个女生很亮眼,她非常自信,解答思路非常清晰,她正在向同伴陈述思路。</h3> <h3> 整个合学过程是8分钟,并没有学生说闲话,各组都在激烈的表达解决问题的办法。老师喊停后,第一问对答案,全班意见一致;第二问难一些,陆续有三名同学表达见解,老师边听边讲关键步骤反映在黑板上。</h3>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 老师很稳,话不多,一旦开口,就是在追问、鼓励、提炼;有时用“这个形式,我咋觉得我不太会”来示弱,学生总能积极反馈;每一次,老师总忘不了用“好,我听明白了” ,“答的很漂亮”,“简直完美”来表达自己对学生的肯定和欣赏。</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 </h3> <h3> 环节四:反馈练习</h3> <h3> 采用抢答方式,反应最快的学生1分钟就站起来做了解答,老师依旧给予了正反馈,并提炼了关键点。</h3> <h3> 环节五:思维升华</h3><h3> 总结出解决圆锥曲线最值问题的方法。</h3> <h3> 结束也不忘励志教育。</h3> <h3> 课后,与授课教师进行了交流,她说这节公开课也就是常态课的模样。</h3><h3> 根据上述课堂过程,我们不难看出,这堂课的优点还是很多的:1、学生主体意识特别强,教师敢于放手,独学、合学并存,这种放手不是作秀式的,不是为讨论而讨论,而是真的有生成,真的有结论,真的有收获;2、教师“导”的有效,教师的“导”一是体现在“问”上,问在点子上,问的学生有思考的方向,问的促使教学深度层层推进;二是体现在“提炼”上,教师对学生的表述高度提炼,提炼出方法;3、正反馈如影随形,总是表达出对学生的认可和欣赏,激励的学生踊跃开口。</h3><h3> 也存在一些不足:1、目标不够清晰,停留在为解决试题而解决试题上,反观我们的目标导学课堂,一开始呈现目标,过程中提倡环节目标,最后检测目标是否达成,有始有终有方向,课堂结构更完整;2、我们以“问题引领”为手段,推进目标的实现,层层递进,更有章法。</h3><h3> 总的来说,学习总让人受到启迪,通过学习,将促使我们在课堂优化的路上走的更加自信、更加坚定。</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