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国培计划2019年--中西部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贵州小学校长培训班简报</h3><h3>主 办:贵州省教育厅 </h3><h3>2019年12月</h3><h3>承 办:西南大学</h3><h3>第一期目录</h3><h3>新闻速递</h3><h3>国培计划(2019)——中西部项目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初中校长培训班开班式 </h3><h3>---班 委 刘汉广 艾 祥</h3><h3>精彩课堂</h3><h3>郑劲松:核心素养背景下的阅读、写作、演讲口才与思维智慧</h3><h3>---班 委 刘汉广 吴代才</h3><h3>心得体会</h3><h3>心得体会一:</h3><h3>“破冰行动”把100颗心汇成一个团体</h3><h3>---第一组 熊贤明</h3><h3>心得体会二:</h3><h3>演讲智慧 高效课堂</h3><h3>---第二组 任 洪</h3><h3>心得体会三:</h3><h3>改革与创新 安全重预防</h3><h3>---第三组 吴应辉</h3> <h1><font color="#167efb">新闻速递</font></h1><h3></h3> <h3>国培计划2019年--中西部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贵州小学校长培训班简报国培计划(2019)——中西部项目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初中校长培训班开班典礼(班 委:刘汉广 艾 祥)2019年12月4日,国培计划(2019)——中西部项目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初中校长培训班开班仪式在西南大学桂园宾馆3楼9会议厅举行。出席开班式的领导有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和培训学院党支部书记、培训学院副院长王艳,西南大学培训学院基础教育办公室主任雷雪梅。王燕从西南大学的前世今生、名人大家、办学理念、办学规模等方面作了详细介绍,就本次培训课程安排作了简单说明,并对参训学员提出3点要求:一是要转变。全体学员要从工作状态向学习状态转变,领导身份向学员身份转变,家庭成员向集体成员转变。二是纪律强调。全体学员遵守中央“八项规定”,要认真落实中组部对培训纪律的要求、贵州省教育厅对学员参加培训的要求以及西南大学培训学院对学员的纪律要求,培训全程全体学员和授课教师要有高度的意识形态,严禁有不良行为和言论。开班仪式结束后,参加仪式的领导以及本班班主任和全体学员合影留念。</h3> <h3>王艳讲话</h3> <h3>领导、班主任和全体学员合影留念</h3> <h1><font color="#167efb">精彩课堂</font></h1><h3></h3> <h3>郑劲松:核心素养背景下的阅读、写作、演讲口才与思维智慧(班 委:刘汉广 吴代才)<br></h3><h3>本次培训,每堂专题讲座都无比精彩,让我们的思想一次次碰撞,一次次提升。尤其在2019年12月6日,听了郑劲松老师以《核心素养背景下的阅读、写作、演讲口才与思维智慧》为标题的专题讲座,让我记忆犹新。郑老师首先用了3个引言阐释了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写与讲要“听、说、读、写、讲”五位一体,演讲语言要有设计,主题演讲要言之有理、言之有物、言之有情。再从“演讲与写作”“主题演讲,主题必须先行”“演讲与写作思维方式”“把握好点与度”“结构就是人——语言结构与语言效果”“演讲、写作的思维性语法”等6个方面解析“核心素养背景下的阅读、写作、演讲口才与思维智慧”。郑老师强调,写作要抓住时代特征,要来源于生活,要尊重事实,要有独特的视角,要有高度;演讲要注重演讲者的形象设计,语言要有高低快慢、轻重缓急、抑扬顿挫、张弛有度等等。郑老师的讲座生动有趣,总是例举自己亲身经历的精彩故事,让我们一次次穿越现场。尤其是在讲到其父亲为保护环境,与昔日知青朋友“翻脸”,让我们好像看见正在燃烧的费料隆烟滚滚,几个老汉肩扛锄头钉耙前去理论的场景。在讲到1999年为庆祝香港回归演讲设计《澳门,这道门》时,郑老师绘声绘色,动作妖娆,活脱脱就是一位大美女在那里演讲!</h3> <h3>郑劲松绘声绘色的演讲</h3> <h1><font color="#167efb">心得体会一</font></h1><h3></h3> <h3>“破冰行动”把100颗心汇成一个团体(第一组:熊贤明)<br></h3><h3>一路穿梭,八方汇聚,来自贵州近百位中学校长直奔西南大学,怀着对知识的渴求、理念的更新,不忘初心,到培训学院取经来了!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是党的要求,也是每一位校长的责任。一双双学员渴求的眼睛,深深的望着我们的班主任,都想一字不落地记下班主任周奕老师的介绍。是的,随着课程的开始,“破冰行动”开展得如火如荼,我们报数编组,9个小组速然而成,各位小组握手、自我介绍、上台展示、表演节目;我们标组名、立组徽、唱组歌,一组组争奇斗艳、形式多样、特色万千的设计层出不穷;一队队高低罗列、搭配成趣、移风易俗的画卷混混划过!美,很美!掌声、笑声、歌声、欢呼声连成一片,勾起了大龄校长们多少童年的回忆!我们都不想老,可是我们却老了,老了就有老了的社会责任。随着西南大学郑劲松老师的话语,我们只得拉回童年的思绪,核心素养下的演讲口才与思维智慧,更是今天初中教学的学科指标。他说,“听、说、读、写、讲”五位一体,人文精神、价值培育、观念建构,从考纲到课程标准,从知识掌握到知识运用,培养具有爱国情怀的祖国花朵!郑老师激情四溢的谈吐,活生生的事例,近几十年案例的分享,如同一份份大餐,学员们直呼过瘾,不时想起阵阵热烈的掌声!</h3> <h3>各个小组展示</h3> <h1><font color="#167efb">心得体会二</font></h1><h3></h3> <h3>演讲智慧 高效课堂(第二组:任洪)<br></h3><h3>2019年12月3日,贵州省中学校长不远千里,相聚在美丽的西大,九十多颗心灵碰撞在一起,九十多颗梦想汇聚在一起,共同开启这次美好的重庆之旅,开始了为期近半个月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初中校长的培训工作。今天是培训的第三天,培训的主题是《核心素养下的演讲口才与思维智慧》及《文化视野中的立德树人》,主讲教师是西南大学教授郑劲松和江北区教师进修院李大圣。专家教授们的讲座,为参加培训的校长们送上了丰盛的精神盛宴,使大家学到了许多新的理念和方法,开阔了自己的视野,提升了自身的综合素养和专业水平,受益匪浅,现将学习中的认识和体会汇报如下:一、聆听讲座共享大餐郑劲松老师指导多年来在各种演讲比赛中收获了丰富的经验,不仅自己多次获得各项比赛奖项,他指导的学生也在大大小小的赛事中拔得头筹。在讲座中,郑教授不断以自己的“实战”经验举例,生动地为同学们讲述了演讲中智慧思维的魅力。教育四个回归:回归尝试、回归本分、回归初心、回归梦想。阅读要广泛,既要读经典,也要读时尚。准确是最生动的语言。如《澳门,这道门》,立意是澳门回归,中国要更开放。根据抽签选择内容,灵机一动设计出了出乎意料整个演讲过程从出场:走到舞台三分之二处鞠躬敬礼后,斜退八字,回到麦克风前,一进一退,摇曳生姿。开头“莫名其妙”。虚词停顿。声调要变。爆发式抒情,发散思维也就是多角度思考。郑劲松老师讲解时经常走到台下为校长们展示具体演讲动作和姿态,示范以歌曲开场的演讲案例时动情地高歌数句,非常生动形象。校长们也被他认真又不乏幽默的讲解深深吸引,现场气氛十分活跃,掌声连连。二、立德树人培养高校课堂作为教育学博士,研究员,课程与教学论方向硕士生导师,重庆市江北区教师进修学院院长的李大圣院长,满怀深切的教育情怀,同生动幽默的语言,将“人的学习与发展所受到的六个层面的影响”为切入点,以“视野决定意识界、世界观比世界大、从批判走向建设”三个方面为中心,联系教育发展历程,结合国内外众多实例,深刻阐释了“审视学生观,体察文化环境”“我们以什么心态,认识并对待我们身处的文化环境”的教育命题,明确了中学教育“立德树人的六个着力点”。本次讲座的举办,让全体干部和教师进一步开拓了作为人民教师的教育视野,增强了自身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明确了作为一名党员,在对学生思想道德高地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也为更好的落实学校党委提出的“三带机制”,促进学校高位健康可持续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培养人才是长久之计,孩子的成长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教师是孩子的引导者,因此,教师必须要树立德业,严于律己,以身作则,给孩子做好榜样,如此才能培养人才,促进学生的健康快乐成长。</h3> <h3>郑劲松的精彩讲座</h3> <h3>李大圣的先进理念</h3> <h1><font color="#167efb">心得体会三</font></h1><h3></h3> <h3>改革与创新 安全重预防(第三组:吴应辉)<br></h3><h3>上午:到西南大学培训的第五天,共100名贵州地区各县市的校长;12月7号早上由重庆市教科院康世刚(博士、研究员)为我们专题讲座《基于核心素养的乡村课堂教学改革与创新》。主要是从以下几方面阐述了他的观点:第一、国家核心素养的基本知识的内容,提出了当前我国教育体制下,怎样培养接班人!培养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接班人是关键。第二、当前核心素养是什么: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发展、学会改变这几大要点。第三、发展核心素养的关键是创新:他阐述了要有创新能力,批判思维,合作交流能力,自我发展的能力等等。同样提出了我们学校在构建理念上要明确:学校办学理念、培养目标、校训、校风、教风、学风。上午的最大收获明确了我们办学的理念和方向,作为学校的管理者我们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下午:《中小学校园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周翱(西南大学)他主要结合西南大学近几年出现的校园安全案例以及重庆市、全国典型案例作了解析。安全是教学的保障,没有安全何谈教学,以人为本,教书育人是我们教师的天职。他总结学校应急事件的处理:第一、加强全校师生的安全意识、宣传、召开主题会议、法制讲座。第二:经常性地举行防爆、防恐的演练,渗透“六灾”预防思想。第三:处理应急事件要快,准,很同时要找依据—走程序—留证据。第四:结合当地派出所、政府协力维护校园安全。感受:以上事例我们感同身受,学校安全刻不容缓,时刻保持安全高压态势预防为主。</h3> <h3>康世刚:《基于核心素养的乡村课堂教学改革与创新》</h3> <h3>周翱:《中小学校园突发事件应急管理》</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