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那沸腾的工地

天水之间

<font color="#167efb">“我和我的祖国”征文</font><br><br><div><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 color="#ed2308">难忘那沸腾的工地</font></b></h1><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167efb">宋维平</font></div><br>&nbsp; &nbsp; &nbsp; &nbsp;我是新中国的同龄人。我与新中国一起出生,我与新中国一起长大。在我人生过往70年的记忆中,令我永志难忘的是上个世纪70年代燕山石化30万吨乙烯工程建设大会战,那个涌现过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的沸腾的工地,那片产生过新中国石化工业建设奇迹的神圣的热土。</div><div><br><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167efb">(一)</font></b></div><br></div><div>&nbsp; &nbsp; &nbsp; 20世纪70年代,化工原料短缺是制约中国经济发展的首要问题。乙烯是一种基础化工原料,乙烯生产能力是衡量一个国家工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在燕山石化年产30万吨乙烯装置投产之前,中国大陆地区的乙烯年产量不足6万吨,而美国为2000万吨。为解决乙烯原料紧缺问题,1973年3月22日,经毛泽东主席圈阅、周恩来总理批准,在北京石化总丆(后攺名为燕山石化公司)引进建设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年产30万吨乙烯装置以及高压聚乙烯、聚丙烯、乙二醇等13套配套装置。这是新中国继上世纪50年代引进苏联援助“156项工程”之后,第二次大规模的技术引进。</div><div>&nbsp; &nbsp; &nbsp; &nbsp;30万吨乙烯工程于1973年8月29日动工兴建。工程技术新、质量要求高、安装工作量大、工期要求紧。“文革”前担任北京市副市长、1970年恢复工作不久的王纯,出任工程建设总指挥。由北京化工建筑安装公司、国家建委第一工程局、北京市第六建筑公司和前进化工厂(乙烯等装置所在生产厂)等单位组成的1 万多名建设大军,拉开了历时800个日日夜夜的工程大会战。承担装置设备安装主体任务的北京化工建筑安装公司,机关全部搬到了工地办公,各级领导现场指挥。工地上,白日里车水马龙,焊花飞舞;到夜晚,依然是马达轰鸣,灯火辉煌。燕山脚下昔日那片寂静的土地顿时沸腾了!</div><div><br><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167efb"><b>(二)</b></font></div><div><br></div>&nbsp; &nbsp; &nbsp; 在这沸腾的工地上,盛开了“五朵金花”,传颂着五位青年女焊工勤学苦练基本功、高质量焊接大型乙烯球罐的动人故事。<br></div> <h5 style="text-align: left;">五朵金花(左起:焦淑清、佟慧琳、孙黎芬、董艳英、刘惠英)&nbsp;&nbsp;</h5><h5 style="text-align: left;">摄影:孙毅(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nbsp; &nbsp;著名工人摄影家)</h5><div><br></div><div>&nbsp; &nbsp; &nbsp; &nbsp;乙烯装置有4个体积2000立方米的大型乙烯球罐。每个球罐的直径是15.4米,相当于5层楼房那么高。球罐由日本东洋工程公司制造,运进来时是“西瓜瓣儿”,需要现场焊接组装。所有焊缝加起来足有2公里长,每焊接一个球罐就需要6吨焊条。罐体的材质是九镍低温高强钢板,焊接是最主要的技术难题。所有焊缝都要进行100%的X光透视和100%的超声波探伤,以保证焊接的质量。在日本东洋公司,没有从事过3年以上球罐焊接的高级焊工,是不能上这样的球罐进行作业的。<br>&nbsp; &nbsp; &nbsp; &nbsp;北京化工建筑安装公司在铆焊施工队专门成立了一支由20名青年员工组成的球罐焊接攻关队。在这支队伍中,有5个特别的姑娘:孙黎芬、佟慧琳、董艳英、刘惠英、焦淑清。她们中间,年龄最大的28岁,最小的20岁。孙黎芬是二级工,佟慧琳、董艳英、刘惠英、焦淑清都是1970年底进厂才刚刚转正的一级工。佟慧琳是共产党员。虽然她们是从众多的青年员工中选拔出来的佼佼者,但是焊接质量要求这样高的球罐,她们还是第一次,没有任何经验。<br>&nbsp; &nbsp; &nbsp; &nbsp;当她们一出现在焊接队伍中,在场的日本专家非常惊讶:怎么还有女子参加?能行吗?可5位姑娘们很自信:不会可以学,技术不够精湛可以练。一想到这是毛主席亲自圈阅的重点工程,中国第一套引进的大型乙烯装置,她们满心里都是“为祖国争光,为中国工人阶级争气”的信念。我们就是要让日本人看看,女子也能顶起半边天,中国的女子更不让须眉!<br>&nbsp; &nbsp; &nbsp; &nbsp;为了掌握九镍钢板这种特殊材质的焊接技术,进入现场焊接之前,姑娘们进行了几个月的艰苦练习。焊工需要蹲功。连续几个月她们尽量做到吃饭蹲着,开会蹲着,看书蹲着、聊天蹲着,锻炼自己的蹲功。她们反复练习平焊、立焊、仰焊等各种姿势的焊接,以适应球罐多种位置焊接的需要。她们在不到20天的时间里,光练习用掉的焊条就达300公斤。经过几个月的苦练,5位姑娘全部一次通过了日本专家极为严格的考核。看到考核结果,日本专家们大拇指一伸:“吆西!”<br>&nbsp; &nbsp; &nbsp; &nbsp;更为严峻的考验还在进罐作业。组装是从炎热的夏末秋初开始的。拼装焊接的罐体,需要把接缝预热到120度,然后进行焊接。罐内的温度高达60度。闷热的空气、刺眼的电弧光、呛人的烟气,无不挑战着人体的极限。姑娘们穿着严严实实的劳动布工作服和翻毛大头皮鞋,带上焊工面罩,脚踩滚烫的钢板,一干就是几个小时,出来后除去腰间系皮带的一圈是干的外,全身的衣服都能拧出水来!但她们每天上岗,却要尽可能地少喝水,常常带进罐里的军用水壶,出来时还是满满的。嘴唇裂出了血口子,嗓子也哑得说不出话来。领导和同事实在看不过去,就把水壶硬是送到她们嘴边,但她们也只是轻轻地抿上一口。因为她们知道,一道焊缝如果不能一口气焊完,很可能出现气孔而影响质量和工期。<br>&nbsp; &nbsp; &nbsp; &nbsp;令日本专家敬佩的不只是姑娘们的敬业精神,更是她们精湛的技术。一次,和孙黎芬、董艳英对口的两位号称“神仙焊工”的日本专家,提出与她俩进行焊接比赛。结果,孙黎芬在确保质量一次合格的前提下,拼了一天,胜利完成球罐温带板6条焊缝的焊接,而和她比赛的“神仙焊工”却直到第二天上午9点才焊完。董艳英的焊缝质量一次完全合格,而和她比赛的“神仙焊工”却有一处需要返工!让姑娘们更为骄傲的是,在整个球罐焊接过程中,她们5人的焊接一次合格率始终保持在96%以上,其中有2人达到了98%以上。<br>&nbsp; &nbsp; &nbsp; &nbsp;经过180个日日夜夜的坚守,电焊的火花烧坏了姑娘们一件又一件衣服,也给她们的胳膊、脖子上留下了一串串疤痕,凭着非凡的毅力和无限的忠诚,她们和球罐焊接攻关队的其他战友们一起,用6个月的时间完成了计划10个月的任务。<br>&nbsp; &nbsp; &nbsp; &nbsp;工程结束时,日本专家深深地向她们鞠了一个90度的大躬。但姑娘们知道,他们致敬的,不仅仅是她们5个女工的奉献与拼搏,更是致敬中国石化工人的担当与技术。<br></div>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退休后的五朵金花依然风采熠熠&nbsp; &nbsp; &nbsp; 孙毅&nbsp; 摄影</h5><div><br></div><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b>(三)</b></span></div><div><br></div>&nbsp; &nbsp; &nbsp; &nbsp;在这沸腾的工地上,30岁的起重队副队长郭晓业,成功地指挥丙烯精馏塔的吊装,创造了全国大型塔器整体吊装的新记录。<br></div><div>&nbsp; &nbsp; &nbsp; &nbsp;乙烯工程中的丙烯精馏塔吊装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塔重565吨,高83米。当时还没有大型吊车,只能用传统的抱杆进行吊装。用这种抱杆,郭晓业和他的队友们还从来没有吊装过这么重这么高的大家伙。时年30岁的郭晓业,肩上的担子重千斤!<br>&nbsp; &nbsp; &nbsp; &nbsp;起重队在清华大学工程力学系和兄弟化建安装公司的协助下,进行技术创新,设计制造了两个64米高、350吨重的抱杆和滑车,准备用这种大型双抱杆完成丙烯精馏塔的吊装。<br></div><div><br></div>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郭晓业(左)和队友们在抱杆顶上进行高空作业&nbsp; &nbsp; &nbsp;孙毅 摄影</h5><div><br></div><div>&nbsp; &nbsp; &nbsp; &nbsp;起重工在北京化工建筑安装公司是体力劳动最重的工种,当时的粮食定量在各工种中是最高的,每月55斤,而铆焊工是48斤。在吊装准备最紧张的日子里,郭晓业带领他的平均年龄24岁的队友们,每人一天要扛几百根百斤重的道木;碗口粗的钢丝绳,一放就是上千米。这些施工现场大力士们的肩膀磨出了血,手上磨起了泡,常常几天几夜不回家。困了在工地上躺一会,饿了啃个干馒头。一次,郭晓业连续10天没下火线,累昏在了工地上,队友们把他送进了医院。可当他一睁眼发现自己躺在病床上,一下就急了,趁大夫不注意,拔掉了输液针头,悄悄溜出病房,回到了工地。郭晓业前后7次因工负伤、2次昏迷住院治疗,后来被北京石化总厂党委命名为“铁人式的硬骨头战士”。<br></div>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刚强铁汉、吊装英雄郭晓业&nbsp; &nbsp; &nbsp;孙毅&nbsp; 摄影</h5><div><br></div><div>&nbsp; &nbsp; &nbsp; &nbsp;吊装前,起重队邀请了大学和安装单位有经验的起重专家,到现场进行测算和检查,郭晓业指挥进行了4次试吊,解决了吊装指挥配合等一系列问题。吊装那天,郭晓业和队友们又一遍一遍对起重机具、索具、钢丝绳、卡扣、绳扣进行紧固和安全检查。<br>&nbsp; &nbsp; &nbsp; &nbsp;1975年3月31日上午,吊装现场人山人海,红旗招展。全国总工会、化工部、北京市、北京石化总厂的领导都来到了现场。9点整,北京化工建筑安装公司经理、现场总指挥张彦宁向郭晓业下达了开始吊装的命令。郭晓业吹响了口中的哨子,挥舞起红绿两色指挥旗,卷扬机发出了隆隆轰鸣,钢丝绳在滑轮间开始转动,丙烯精馏塔徐徐上升。历时67分钟,丙烯塔一次吊装成功,塔起、灯亮、管线通!人群沸腾了!<br>&nbsp; &nbsp; &nbsp; &nbsp;这项整体吊装的施工技术,创造了当时大型塔器整体吊装的新记录,获得了全国科学大会成果奖。<br></div><div><br></div><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167efb">(四)</font></b></h3><div><br>&nbsp; &nbsp; &nbsp; &nbsp;在这沸腾的工地上,“开车专家”李振杰和他的操作工友们,刷新了无乙烯开车的世界纪录。<br>&nbsp; &nbsp; &nbsp; &nbsp;乙烯装置共205名职工,只有13人操作过国内的小型装置,其他都是半路出家。李振杰,天津大学“老五届”毕业生,时年28岁,乙烯装置分离二班班长。乙烯装置开车前,李振杰和他的工友们去兰州化学公司6万吨乙烯装置实习了一年。从兰州回来后,参加了厂里的“百次练兵、百次事故模拟演习”。练兵活动有一个要求:每一个生产环节的操作工人,不看操作手册,能够在第一时间辨认出所有管线和装置的名字、作用和走向。在兰化公司实习和厂里“双百”练兵中,李振杰脱颖而出。<br></div>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乙烯开车专家”李振杰(左)后来担任了前进化工厂厂长</h5><div><br></div><div>&nbsp; &nbsp; &nbsp; &nbsp; 李振杰和另外四名技术人员被称为降伏压缩机的“五虎上将”。作为“五虎上将”的第一将,李振杰有两个特点,一是艰苦的工作能冲得上去,二是艰巨的技术难题能拿得下来。<br>&nbsp; &nbsp; &nbsp; &nbsp;乙烯压缩机是整个乙烯装置的关键设备,如同人的心脏,只要有一点点的毛病,整个装置就会停摆。乙烯装置采用的是美国鲁姆斯的工艺设计,日本东洋工程公司设备制造。日本专家严肃地指出,乙烯装置压缩机开车时,压缩机管线内必须非常干净,一旦有东西进入,压缩机就会受到致命的伤害。为了把压缩机的一根管线的内壁清理干净,李振杰与他的同伴们一道,一手拿着手电筒,一手拿着刷子钻了进去。管线的内径只有1尺5寸,稍胖一点的人根本进不去。当时体重120斤的李振杰,靠着臂肘和膝盖,一点一点地向前移动身体,清一段,爬一段,管线内弥漫的铁绣几乎让他喘不过气来。当他们清理完毕,从管线内爬出来的时候,外面的同事几乎都认不出他们了,简直是红褐色的幽灵。<br>&nbsp; &nbsp; &nbsp; &nbsp;在丙烯压缩机单机试车时,由于日本东洋公司原设计的缺陷,第一次试车失败。日方技术代表认为是中方操作所致,坚持再开一次。李振杰认为,这无异于按原来的操作方法,将失败的过程重演一遍。在这节骨眼儿上,李振杰和同伴们仔细查找原因,绞尽脑汁想办法。针对原设计缺少两台泵的缺陷,他们提出在缺陷部位接上一根临时管线。果然第二次开车顺利成功。日方技术代表称赞说:通过丙烯压缩机单机开车,我看出中国人技术水平很高,对装置整体开车我就放心了。<br>&nbsp; &nbsp; &nbsp; &nbsp;1976年5月17日23点30分,30万吨乙烯装置一次开车成功。从投料到生产出合格乙烯,仅用了9天零15个小时,比预计时间提前了一半,刷新了无乙烯开车的世界纪录。消息传到美国鲁姆斯公司时,公司高层认为没有这个可能,回电要求再调查核实。那位在燕化现场的美国技术人员对李振杰他们说:没有乙烯冷却,还能用这么快的时间生产出合格乙烯,这绝对是世界一流水准。<br>&nbsp; &nbsp; &nbsp; &nbsp;北京石化总厂30万吨乙烯装置一次开车成功,是中国石化工业发展历史上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其后上海、大庆、齐鲁、扬子等石化公司,均按照燕山石化的模式成功建设了30万吨乙烯装置,将祖国的石化工业发展到了一个全新的阶段,为新中国的经济大厦打造了一根稳固的支柱。</div><div><br><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b>(五)</b></span></div></div><div><br>&nbsp; &nbsp; &nbsp; &nbsp;在这沸腾的工地上,我时时被发生在这里的传奇的英雄故事和他们展现出来的高尚情思,感动着,鼓舞着,激励着,写出了一批新闻作品和文学作品。沸腾的工地成为我那时新闻写作和文学创作的源泉。</div> &nbsp; &nbsp; &nbsp; &nbsp;我那时先后担任北京化工建筑安装公司和北京石化总厂的新闻干事,在《北京日报》发表了《英姿飒爽女焊工》、《红外线加热器的诞生》、《30万吨乙烯建成投产》等单篇通讯和消息,组织并撰写了两个版面的“30万吨乙烯工程建设专题报道”。为北京人民广播电台撰写了《五朵金花》的广播录音文字稿。 &nbsp; &nbsp; &nbsp; &nbsp;以30万吨乙烯工程建设的人物和事迹为创作素材,我在《北京儿童》杂志发表了适合学龄前儿童阅读的组诗《歌唱石油化工城》、数来宝《三个小鞋匠》;在《北京少年》杂志发表了适合小学生阅读的散文《凤凰岭飞了金凤凰》; 在著名的京韵大鼓表演艺术家关学增先生的指导下,创作了单弦联唱《五朵金花》,在北京石化总厂组织的文艺演出中获得一等奖。1976年的七一,在《北京日报》发表了散文《永不褪色》,塑造了一位奋战在乙烯施工第一线、与工人群众打成一片的基层党委书记形象,作为报纸对党的生日的纪念。<br><br>&nbsp; &nbsp; &nbsp; 我爱我的祖国。我对祖国的热爱,是与对燕山石化30万吨乙烯工程建设那片沸腾的工地的热爱,紧紧地联系在一起的。<br>&nbsp; &nbsp; &nbsp; 那沸腾的工地,永远是我心中的圣土!<br><br><div style="text-align: right;">二〇一九年九月二十三日 于芍药居</div><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