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步四個半小時的莫高窟之旅

智慧密码~汉字

<h3>2019年12月13日上午七点半到達敦煌火車站</h3> <h3>寒风中用冻僵的手指查閱地圖,</h3><h3>里程16.5公里,耗時三小時五十五分鐘,可以接受,出发~</h3> <h3>前行至1000米,路牌指示:莫高窟,此次徒步,目标必达~</h3> <h3>时间:上午八点半,步行一个小时,Z110國道只有月光相隨,遠處的金黃山頂猶如明燈指引著我壯膽前行,忘却黑夜独行的恐惧</h3> <h3>时间:上午九點半,步行两个小时,太阳燦爛起來,金光閃閃,溫暖全身,結在圍巾上的冰粒變成了晶瑩的水珠,蒸發在空氣中,手,耳朵,脸颊在苏醒</h3> <h3>時間:上午十点,裡程數:9.2公里<br></h3><h3>前路漫漫,不見古人,後路悠悠,不見来者。</h3> <h3>戈壁灘上的石頭,吹了千年的沙,聽了千年的風,看到它們,人生短暫的時光,瞬間歸於平淡</h3> <h3>時間:上午十點半,裡程數:10.5公里</h3><h3>九年前的慣例,在沙礫中踩下自己的腳印,留念</h3> <h3>時間:上午十一点,里程数:13.6公里</h3><h3>文字說明:遠處的鳴沙山漸漸的走到了眼前,身邊,河面的水已经结冰,静静地流淌在山脚下,凝固了岁月</h3> <h3>Z110國道第一個拐彎,本以为已经走到了尽头,柳暗花明又是三公里,本预计的提前,现在只能延迟到十二点喽<br></h3> <h3>時間:上午十一点四十</h3><h3>距离目的地还有十七分钟的路程,到達莫高窟外圍,偌大的沙漠中唯一的一片樹林,就是莫高窟所在地,神奇的巧合,绿洲所在,佛陀所居</h3> <h3>時間:中午十二點,到達敦煌莫高窟景區停车场,此次徒步圆满~</h3> <h3>時間:下午三點</h3><h3>莫高窟景區前合抱之木</h3> <h3>時間:三點半</h3><h3>筆直的白樺林如同護法,守衛在洞窟的四周</h3> <h3>時間:下午四点</h3><h3>黃土,藍天,如此純淨高遠,安詳宁静</h3> <h3>時間:下午四点二十</h3><h3>洞窟外的藍天,佛光護佑之地,处处祥瑞</h3> <h3>時間:下午四点半</h3><h3>莫高窟96窟:九層塔,佛像建於盛唐,高35.5米,两膝间宽度为12米,是莫高窟的第一大佛,是中国国内仅次于乐山大佛和荣县大佛的第三大坐佛,在唐代就被称为“北大像”。</h3> <h3>时间:下午四点半</h3><h3>莫高窟第148窟:佛陀涅槃窟,又称卧佛窟,佛陀身长14.8米,此窟是李大宾于盛唐大历 十一年(776年)开凿。描绘佛陀涅槃时的众生相,洞窟形制为棺椁状。</h3> <h3>三清宫,原为王道士(王圆篆)所建。经重修,现在成了敦煌藏经洞陈列馆。</h3> <h3>千年的石壁的斧凿声,莫高窟从公元366年始建,历经北凉、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西夏、元等10个朝代,长达1000年时间内,人们在鸣沙山东麓,密密麻麻地开凿洞窟487个。现存彩塑2499身,壁画45000平方米,古人用智慧为我们留下了伟大的文化艺术宝库。”</h3> <h3>洞窟外一片祥和宁静,犹如壁画中的佛国,花鸟生香,心向往之,心之归处也~</h3> <h3>莫高窟:石室宝藏</h3><h3>一代又一代的敦煌人在此守护发扬,把敦煌符号化为服饰,瓷器,雕塑传播到了更久远的未来</h3> <h3>时间:下午五点半</h3><h3>敦煌之旅圆满返程,徒步莫高窟,如同二祖慧可的安心之旅,身系俗子,却不能於此沉沦,佛陀所在,即为光明之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