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靖傩舞

泰君小童

<h3>  永靖傩舞又称永靖傩舞戏,标准称谓:傩舞·永靖七月跳会。其渊源于原始狩猎、图腾崇拜、巫术意识,遂逐渐发展成为原始巫教的一种仪式,并演变为具有固定目的与内容的节令祭祀礼仪。这一历史悠久、内容丰富的民间艺术,保存着许多古老的风俗,是研究人类学、宗教学、戏剧学等学科的“活化石”。<br></h3> <h5><font color="#1564fa"><i>傩舞面具</i></font></h5> <h3>  傩由来已久,早在距今3000年前的周朝时期,朝廷即将傩纳入王朝礼制,从属于“军礼”。《论语·乡党》曰:“孔子见乡人傩,朝服而立于阶。”由此便可见傩礼在当时的崇高和威仪。据先秦文献记载,傩礼乃调理四季阴阳,以求寒暑相宜、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畜平安。至汉唐时,宫廷的大傩已是蔚为大观、隆重至极,并且传入大中华文化圈内的中南半岛以及朝鲜半岛与日本。到了北宋末期,宫廷的傩礼采用了新制,向娱乐化发展。而蒙元时期,傩礼却受到排斥。明代虽曾恢复过宫傩,但到了满清统治时期便不再举行。从傩礼悠久的历史传承与发展进程和脉络来看,尽管从宫廷礼制的角度讲,傩礼至清代便已湮灭,但是,作为具有中国古老传统的傩,仍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在民间依然古意犹存,发展成为地方娱乐性的风俗活动,并向戏曲发展。<br></h3> <h5><i><font color="#1564fa">丹霞石林</font></i></h5> <h3>  永靖古称“西羌”之地,是古丝绸之路陇右段南线和唐蕃古道的重要交通节点与必经之地,历史人文丰盈荟萃。时至今日依然保留承继着傩文化,2007年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授予“中国傩文化之乡”的称号,并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br></h3> <h3>  据《河州志》记载与民间传说:古时,永靖黄河以南地区天凉无粮。每当河北麦熟时,河南的吐蕃人便乘天黑之机渡河抢粮。河北人以戴上面具来进行吓唬的办法,使得吐蕃人不再敢犯。从此,这里便形成了丰收时节戴面具跳会的习俗,俗称七月跳会。 在漫长的传承和发展过程当中,永靖的傩文化融合了藏传佛教、汉传佛教和中原文化的特点,其傩舞表演更是汲取了当地文化的因子,与宗教、文艺、民俗等进行了很好的融合,且具有自己鲜明的特点:一是吸收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神灵体系,壮大了傩坛威力;二是借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礼仪制度,丰富了自身的驱鬼逐疫仪式;三是表达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内容,扩展了傩舞傩戏的娱乐功能。<br></h3> <h5><i><font color="#1564fa">仙人崖</font></i></h5> <h3>  目前,永靖的傩舞主要流传于杨塔乡、王台镇和红泉镇等乡村。</h3><h3> 2019年10月,为永靖炳灵寺世界文化遗产景区创建国家级5A景区申报项目拍摄资源汇报宣传片,在永靖县文旅局的鼎力协助之下,我们进行了永靖傩舞《武将》三机位的全程拍摄。表演团队为杨塔乡胜利村傩舞表演队,我把拍摄地点定在杨塔乡胜利村炳灵丹霞石林的仙人崖下,这个地点距离炳灵上寺非常近,大约仅300-500米的步行距离。据当地人讲,我们拍摄背景的断垣残壁曾经是炳灵上寺喇嘛的住所,当年竟有1800人的规模。<br></h3> <h3>  保护并传承永靖傩舞这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既可以永续中华文明灿烂悠久的历史文化,又可以让后人依然能够欣赏领略祖先的神奇。 功德无量!<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