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把握课程主旨,彰显独特风采<br></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记12月5日蚌埠市初高历史“纵向同课异构(世界史)”教研活动<br></div><h3 style="text-align: left;"> 2019年12月5日上午,蚌埠市中学历史初、高中“纵向同课异构”(世界史)教研活动在蚌埠第五中学举行,一市三县数百名教师齐聚一堂,切磋研讨新课程标准和核心素养培养下的初高中课堂教学。</h3> 本次教研活动是在研读新课标和全面落实核心素养的教育背景下开展的,通过上课、研讨等相关活动引导、激励广大历史老师增强科研意识,转化教育教学理念,贯彻落实新课标理念,全面推动我市历史教育再上新台阶。本次教研活动由正高级教师、市兼职教研员马蔚老师主持,活动由课堂教学展示、备课思路解释、教师点评发言三个环节组成。<br> 首先,进行课堂教学展示的是季长征老师,他执教的内容是统编高中历史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下册)》第14课《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国际秩序》,季老师以“和平”为主线,从“世界谁主宰”、“ 欧罗巴之劫”、“和约不和平”三个层面重新整合教材,以理性的思维、扎实的基本功,清晰的脉络,很好地诠释和平的时代主题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时代要求。铁中冯琦老师评价说季老师的课: “教材的整合,缩减密度;史料的运用,延伸长度;一课一中心,提升高度;落实核心价值观,增加了温度。” 季长征老师的教学展示课 季长征老师的教学展示课 随后,王恒老师为大家进行九年级历史《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课堂教学展示,课堂上王老师形象生动的言语和启发性的设问,让课堂充满历史感和人文关怀;丰富的情境和思维导图的使用,使课堂教学极具深度和广度。教学过程中“矛盾——国殇——反思”三个环节层层递进,不断深入,对教材处理得当,也让为课堂增添了光彩;最后的情感深化把历史学科“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落到了实处。 王恒老师老师执教《第一次世界大战》 王恒老师老师执教《第一次世界大战》 同学们专心听讲 认真听课的各位老师 与会老师济济一堂 两位老师的教学集科学性、思想性一体,在把握教学重难点的同时相互渗透、充分衔接,体现了初高中不同的教学特点。季老师的课堂生动、幽默、学生参与度高,详实的史料彰显出理性的思维。王老师的独具匠心的的教学设计,风格迥异的教学方法,展现了个性教学,充分体现了感性特色。两位老师本着“立足教材,为了学生发展”的原则,大量图表、数据的分析、解读和讨论无不体现唯物史观、史料实证、历史解释、时空观念和家国情怀的核心素养;在“异中求同”,有效的落实了初高中历史教学的目标和任务,既夯实了学生的基础又提升了学生的能力,同时也做到了初高中课程的有效衔接,相互补充,相得益彰。<br>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在分享备课过程环节,两位老师从如何确定主题、怎样进行教学立意、怎样精选材料突破主题等几个方面谈了自己的做法及存在的问题,给了大家一定的启发。<br> 王恒老师谈备课思路 评课环节的气氛十分热烈,与会老师从教学设计、材料的使用、教材的处理、核心素养的落实等多方面对两位老师的课堂教学进行研讨。三中王前前老师说两位老师的课充满历史味,全景再现了历史细节;二中肖飞老师指出两位老师课堂教学师生互动良好,课堂驾驭能力强…… 与会教师积极评课 杨晓瑞老师的点评 最后,马蔚老师总结:两位教师都充分理解了教材的重难点;但由于初高中学生发展特点的不同,两位老师的课堂呈现又各具特色,季老师主要以史料引发学生思考,注重培养学生分析理解能力和“论从史出”的史学素养,符合高中生的认知状况;而王老师则是通过大量的故事、视频和对细节的描述,让学生如身临其境,这与初中学生的心理特点相一致;但同时就课堂节奏、学生思考空间和材料取舍等方面提出宝贵建议和意见,并鼓励大家继续深入研究新教材、研究初高中的历史衔接,真正把核心素养落到实处。 马老师点评与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