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心若向阳,何惧风雨!为进一步提高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普及心理健康知识,营造良好的校园心理健康氛围,努力推行"一心四全八阵地+学校思政工作模式"。经过一个多月的精心准备,王海花心理健康名师工作室于12月12日下午三点,在市一中阶梯教室成功举办了第四届校园心理剧大赛。</h3> <h3> 市教育局、妇联、团委、社区等领导莅临我校,观看了演出。我校领导、全体教师、家长和学生约300人参加了此次活动。承担这次比赛的评委是海西州王海花心理健康名师工作室的成员们!</h3> <h3> 我校是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特色学校,校园心理情景剧是我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特色活动,集小品和戏剧特色于一身,将学生在校园生活中遇到的心理困扰和心理问题在舞台上演绎出来,让同学们从情景剧中,感悟到学习、生活中的心理冲突,学会心理调适的方法,引导学生以积极健康的心态面对生活。让观众和参与者在自发的、和谐的、轻松的状态下获得教育和启发。</h3> <h3> 比赛由高一(2)班《早恋》拉开了序幕。这部剧颇具典型性,代表性,反映校园学生生活和事件,涉及到了异性交往,同伴关系和亲子关系三个方面,给我们真实地呈现了中学生常见的内心冲突。父亲是一位智者站在孩子的角度理解孩子,尊重孩子,利用"延迟满足"的心理学故事循循善诱,才有大禹治水的效果,使得孩子最终学会抉择,促进个人成长与成熟。</h3> <h3> 高一(8)班的心理剧《箱子里的挣扎》主要讲述安于现状的主人公小欧在懒散和逃避的心态中苦苦挣扎,心理咨询师通过心理手段,刺激小欧挣脱束缚,从而激发他的内心成长动力,战胜内心纠结和斗争。演员之间配合默契,在情感表达上很真实,将整个心理剧展演推向了高潮,带给观众们心灵的震撼,引起观众的共鸣!</h3> <h3> 近年来,校园欺凌事件见诸报端,欺凌事件最后会演变成其他社会现象,这就是蝴蝶效应。高一(3)班的心理剧《折翅梦灭》讲述主人公陈辰由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一步步被逼上绝路,成为阶下囚最终未能实现梦想的故事。本剧设计理念非常好,各环节紧凑,学生表演十分自然到位,带给我们许多的思考和启发。</h3> <h3> 高一(6)班的心理剧《跟着希望走》呈现的是主人公盲目追星,沉迷网络,懒散,胸无大志的内心冲突,在希望的引导下,使主人公的心理问题层层展开,不断深化,为同学们提供了一种发现、思考及解决自身问题的思维方式。</h3> <h3> 高一(5)班心理剧《网瘾少年》呈现出虫虫沉迷网络游戏的事件和他的内心冲突,通过天使与恶魔的斗争,力图引导虫虫在展现心理问题的过程中,反思自我,评价自我,认识自我,丰富了心理剧的内涵。</h3> <h3> 在现实生活中总有这样一群人,他们面朝手机、背朝天,被称为新型的心理疾病-手机依赖症。高一(1)班心理剧《仰望》主题明确新颖,以发人深思的故事情节和精彩的舞台表演,引发我们对于心理问题的思考,传递健康向上的思想-引起观众的共鸣。</h3> <h3> 获得比赛第一名的是:高一(4)心理剧《在灿烂的阳光下》讲述的是一个下岗母亲和叛逆儿子之间的故事,该剧剧情积极向上,正能量很强,通过同伴的劝导和校长的讲话,使虚荣固执的儿子内心的自省,刺激青少年教育内化,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h3> <h3> 当今社会智商很重要,但情商更重要。情商就是管理情绪的能力和人际交往的能力。高一(6)班心理剧《我的情绪我做主》是将费斯丁格法则和艾利斯情绪AbC理论通过心理剧的形式演绎出来。学会换位思考,重建合理认知,体现了心理剧的专业因素。</h3> <h3> 八个班的心理剧各具特色,精彩纷呈,赢得了观众们的阵阵掌声,现场气氛热烈和谐。海西州心理健康名师工作室领衔人王海花老师,为八个班的心理剧分别进行了点评,引发了家长、老师及同学们对心理问题的思考!</h3> <h3> 演出结束后,郭小玉校长做了精彩的总结发言,她说:心若向阳,何惧风雨!今天的活动再次载入市一中史册,为同学们的才华和精彩的表演感到自豪和骄傲!我校始终坚持把心理健康工作和思政工作有机融合,坚持"以人为本,以心育人"的教育理念,培养学生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心如花木,向阳而生!</h3> <h3> 在紧张的比赛结束后,高二(3)的张玉堃和高三(2)班的薛振宇分别为来宾和老师,学生们献唱《啊!朋友再见!》和《我的未来不是梦》。博得全场阵阵掌声,将气氛推上又一个高潮,活动在欢呼声中画上了圆满的句号!</h3> <h3> 本次演出极大地提高了我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推动了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营造出和谐良好的心理健康氛围。我校做为全国心理健康特色学校,将再接再厉,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做得更好!</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