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是书香能致远,腹有诗书气自华 ——记徐倩欣名师工作室读书交流会

麻利麻利哄

<h3>古有言: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又有南宋诗人翁森《四时读书乐》“读书之乐乐无穷,瑶琴一曲来薰风”。</h3> <h3><font color="#010101">我们遇书于夏,有感于冬。一场跨越三个季节的读书交流会在我们的分享交流中顺利落下了帷幕。</font></h3> <h3>《窗边小豆豆》读后感</h3><h3>无论哪个孩子,当他出生的时候,都具有着良好的品质,在他成长的过程中,会受到很多影响,有来自周围环境的,也有来自成年人的影响,这些优良的品质可能会受到损害。所以我们要早早地发现这些优良的品质,并让他们发扬光大,把孩子们培养成为有个性的人。”这是《窗边的小豆豆》中小林校长说过的一段话。</h3><h3>&nbsp;通常,大人们要是看到了小豆豆在做的事,会说“在干什么蠢事呢”或是“太危险了,快停下”。而小林宗作却说“弄完以后,要把这些全都放回去,啊。”诸如此类,让老师和小豆豆自己大吃苦头的事情,几乎每天都会发生。但是,在发生这种事情的时候,校长先生绝对不会把孩子们的爸爸妈妈请到学校里来。正像小豆豆第一次来巴学园的时候,校长先生听她说了四个小时的话那样。发生问题的时候,校长先生总是会耐心地听每一个孩子的解释。即便孩子们说的是借口,先生也会认真地听下去。当的确是“那个孩子做错了”,而且,“那个孩子自己知道错了”的时候,先生就会说:“请为这件事道歉。”</h3><h3>小豆豆确实是一个善良的好孩子。她对大家都很友好,特别是当有的朋友因身体上有缺陷,被别的学校的孩子欺负的时候,即便外校的学生一拥而上,小豆豆也要拼命地保护朋友,哪怕自己被弄哭;遇到受伤的小动物,就不顾一切的照顾他们。可是这一切的美好和善良在小豆豆转学前的学校里都被忽视了。那些老师都几乎没有发现越是小孩,就越是拥有人类最珍贵、最必要的东西。即便是一个五六岁的孩子,他的行为也是有理由的:一个人成长以后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也可以找到童年时期的根源。</h3> <h3>《规矩和爱》有感:《规矩和爱》是一本围绕着“父母如何正确的爱孩子”这个老生常谈的话题,针对现在社会中父母无原则的宠溺孩子、娇惯孩子,而忽视了培养孩子一些必要的规矩而引发的一系列的社会问题,教会父母采取正确的理念、态度和方法,与孩子进行交流,让孩子在学会规矩的过程中,深刻的体会到父母之爱,理解父母长辈的良苦用心。王涛博士认为:“在没有规矩的爱中长大,孩子失去了感恩;在没有爱的规矩中长大,孩子学会了自卑;在没有规矩也没有爱中长大,孩子失去了敬畏;在规矩和爱中长大,孩子学会了谦卑和自信”。有幸阅读了这本内容丰富、阐述精彩、通俗易懂却道理深刻的教育专著,对于王涛博士的观点也非常赞同,结合当前我国家庭教育的普遍存在的现实情况,以及当前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引发了深刻的思考,感受颇丰。</h3><h3> 孩子需要爱,更需要规矩,需要有规矩的爱,而不是无原则的溺爱。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规矩是孩子感受到父母他人之爱的前提条件,也是孩子们立足社会、实现成长的必备基础,更是孩子懂得爱自己、爱他人、爱社会的必要条件。在现实生活中,很多的年轻人由于初为父母,还不懂得如何为人父母,如何正确的教育孩子,缺乏正确进行亲子交流的理念和方法,加上当前我国家庭结构的改变,很多家庭都是六个大人围绕着一个孩子转,祖父母、外祖父母对于孩子的隔代疼爱更是毫无原则可言,也让一些年轻父母面对两代人不同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感觉到束手无策,任由老人过度的宠惯孩子,让孩子不懂得规矩,不知道如何遵守规矩,对孩子的心智健康发展造成了极为不利的影响。反观这些普遍存在的社会现实,反应出现在的家庭教育中,不仅需要爱,更加需要为孩子立规矩,让孩子在规矩中感受到父母长辈的爱。一些家长觉得为孩子制定规矩难度很大,换句话说,现在的孩子很难管。造成这种问题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孩子从小在家庭教育中的规矩教育缺失,等孩子已经长大了,再立规矩就增加了难度。</h3> <h3>&nbsp;读龙应台《孩子你慢慢来》有感</h3><h3> 我喜欢龙应台先生的文字,如水般柔情,又如火般温情;带着女性细腻的美与善,又有令人倾慕的大智。《孩子,你慢慢来》是她从孩子出生写起的人生手札,在安安五岁那年,记录下一个母亲其间所经历的每一丝喜悦和惆怅。当有人问“在今天这样的世界里,我们到底要如何来带领我们的孩子,在我们的子宫里孕育出来的孩子,曾经和我们靠的那么近,依赖得那么深的孩子,他们将来的世界究竟会是什么样的面貌呢?”她说,我愿从容地等待,在孩子的身旁陪伴他静静地成长,孩子你慢慢来,慢慢来。</h3><h3>&nbsp; 对于孩子的成长来说,这是一项慢速作用的过程,母亲需要静静的陪伴,教师亦是如此。孩子的世界有着成人不能理解的模样,而想要看这里的风景,“慢”是最为重要的,慢慢地等待。</h3><h3>&nbsp;</h3> <h3>读《活着》有感:</h3><h3>《活着》这部小说中的主人公福贵一生的命运在脑海深处层层涌现,撞击着藏在深处的灵魂。讲述了一个人和他命运之间的友情,他们相互感激,同时也相互仇恨;他们谁也无法抛弃对方,同时谁也没有理由抱怨对方。同时还讲述了眼泪的宽广和丰富,讲述了绝望的不存在,在讲述主人公富贵如何承受生活巨大苦难时,也令我从中深受启发。我已经被这坚强的意志所打动,我明白了无论遇上多大的困难,只要有一颗坚强、乐观的心,世上没有迈不过的坎。每次深陷困境时,只要想起有一位老人在世上仅与一头牛相依为命,但他那活着的意志超乎于常人,我们更会精神抖擞,充满这斗志。</h3><h3>  《活着》以简单的美丽和朴素的力量,召唤着我不断前行。有人会认为福贵的一生是苦熬的一生,但对于福贵自己,我相信他感受到了幸福。</h3> <h3>《做卓越的教师》读后感:</h3><h3>读一本好书,犹如同一位为高尚的智者交谈,使人受益匪浅。《做卓越的教师》就是这样一本充满智慧的好书。在这本书中,,彭兴顺大师从“做卓越的教师”、“做幸福的教师”、“做会育人的教师”、“做会上课的教师”、“做会写作的教师”、“做会当家长的教师”等等方面论述了如何做卓越的教师,为教师专业发展指明了前进的道路。寒假里拜读、品味《做卓越的教师》,我对教育、对教师的工作有了更深更新的认识。“做卓越的教师”强调:“教育是打造卓越灵魂的事业!”“让每一个学生都渴求事业的成功、渴求人生的卓越、渴求生命的辉煌,这才是我们教育所终极追求的目标,这才是把我们国家和民族引向腾飞和强盛的教育!”能够从学生长远来分析考虑,真正体现了教育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要培养卓越的学生,就必须有卓越的教师!卓越是教师专业发展的理想境界。追求卓越是教师体验职业幸福的过程,是对人本质的弘扬和价值的升华。”要想走向卓越,必须自觉从六个方面进行修炼:差异有限,潜能无限;不能离开,好好爱她;勇于实践,善于积累;博览群书,以书为友;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加强研究,勤于写作。书中列举了一个个鲜活的事例,讲述了一个个富有哲理的故事,彭老师深入浅出的对这六个方面作出生动详尽的讲解。“一个人想要自己成为怎样的人,他就能成为怎样的人”。“今天做事的态度,决定了明天存在的状态。”做教师,就要努力做卓越的教师,这不仅仅是教师个人事业的追求,更是更是一份责任,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今后,在自己的教学中,我将会按照书中讲的六个方面修炼自己,更加热爱教育事业,“爱我所选终不悔”;多读书、读好书, “腹中有书气自华”,以书为友,不断丰富完善自己;在日常的教育生活中,更加注重教研与反思,积累教育教学经验,注意多磨“斧子”,在反思实践中使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不断“登新高”,走向卓越。</h3> <h1><b><font color="#808080">厚学致远,寄望读书。没有比读书更奇妙的事。只要你热爱读书,你在教育这条路上会走得更远。在读书中得到滋养,在读书中得到完善,会获得属于我们自己的幸福。</font></b></h1>

孩子

教师

卓越

规矩

小豆豆

教育

读书

父母

做会

慢慢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