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情结---寻访失落的记忆

刘乐宏

<h1><b>&nbsp; &nbsp; &nbsp; &nbsp;在我的心里一直有一个情结。就是我从来没见过姥姥姥爷,更没去过济南的姥姥家。<br></b></h1><h1><b>&nbsp; &nbsp; &nbsp; &nbsp;从小到大经常听到别人说走姥姥家去姥姥家吃饭,但是我从来没有见过我的姥姥和姥爷,更没有去过姥姥家,我经常听母亲说我姥姥家就在济南市区的一个百年老巷里,胡同的名字叫德邻里。母亲说这个胡同的名字还是姥爷给起的,姥爷是高中的老师,在那个年代可以算是高级知识分子了吧。如果姥爷活着的话也有一百多岁了吧!</b><b><br></b></h1><h1><b>&nbsp; &nbsp; &nbsp; &nbsp;所以,从小到大对济南这个城市,对那个叫德邻里的小胡同,就在心里有了一个深深的情结。有句话说,因为一个人爱上一座城。我也因了我的母亲、我的姥姥,对济南这座城市,虽然从未亲近过,也有了一种特别的情愫在里面。以至于在女儿去年来到济南这座城市工作生活的时候,我竟然在内心深处有一种特别的感觉,冥冥之中觉得这就是一个轮回,好像替我的母亲完成了一个心愿。</b></h1><h1><b>&nbsp; 这次到济南学习,时间比较长,就有了一次近距离亲近这座城的机会。我每次到一个地方,喜欢行走在大街小</b><b>巷里,觉得只有这样才能像个本地人一样真切感受到当地的生活。白天没有时间出去溜达,晚饭以后,我就从</b><b>宾馆的四个方向分别出去走走看看。突然发现我住的宾馆就在母亲经常念叨的经七路纬六路附近,于是不管</b><b>已经是晚上8点半,连忙给母亲打电话确认下地址,急于去见到这个地方。八十一岁的老母亲一听我的想法张口就说出了详细地址。</b></h1> <h1><b>&nbsp; &nbsp; &nbsp; &nbsp;</b></h1><h1><b> 母亲很小就离开家,参加工作到了胶东。因为当时环境和家庭等原因很少回娘家。结婚成家养育了三个子女,辛辛苦苦一辈子,多年来,母亲经常说起姥姥姥爷和她儿时的很多事情,我能从中体会到母亲还是很怀念她的老家,内心深处的记忆不可磨灭。</b></h1><h1><b><br></b><b>&nbsp; &nbsp; &nbsp; &nbsp;步行不到20分钟,就找到了母亲说的地方,路灯下,我一下子就看到了胡同口的墙壁上“德邻里”三个蓝色的大字,瞬间竟有些激动,无限感慨有些酸酸的感觉,旁边还有《论语·里仁篇》里的注解:子曰:"德不孤,必有邻。"</b></h1> <h1><b>&nbsp; &nbsp; &nbsp; &nbsp;一步步走进胡同里,干净整洁,地上落了一层树叶,窄窄的小巷两边大多是一些年代久远的老式建筑:青瓦的房顶,红砖的院墙,高高的屋脊上雕有独特的鸟兽花纹,古旧的木门上刻着岁月斑驳的痕迹。小巷独有的那种沧桑感,瞬间彷佛穿越了济南的历史时空,虽然看起来年久失修,但有的人家门口和院子里有大树有植物,充满了暖暖的生活气息,还有一家门口挂着牌子,写着“温馨小饭桌”,看来是孩子们中午的乐园了。胡同中部的墙上有一块大黑板,左边墙上竖写着:你敬我我敬你宜显德高 右边竖写着:你容我我容你天宽地阔,中间的黑板上是我为党旗添光彩的黑板板报,充满了文化礼教、邻里谦让和睦、新时代学习气息。借着昏暗的灯光,我一家一家辨认着门牌号,来回走了两遍,都没看到母亲说的德邻里12号,有3号、8号、10号,怎么没有12号呢?按照母亲说的大约位置,是一扇后来改建的小铁门,原先的大门的位置已经被水泥和灰砖垒成了墙,高高矗立的门楼证明这里原先是一个大门的。难道就是这家吗?胡同里很幽静,冬日的夜晚家家户户都关门闭户的早,这个时间也不好再打扰人家,只好拍了几张照片就回去了。</b></h1> <h1><b>&nbsp; &nbsp; &nbsp; &nbsp;第二天上午下课后,二次来到德邻里继续探访。来到那扇小铁门前,隐约看到用铅笔标注着12,旁边墙上写了整套出租的联系电话,敲开了相邻的10号,有个老大姐应声开门,说是邻家的人基本不在这里住,她也不很了解,她家房子属于公房,我在胡同里转来转去,对着老房子拍照,引起了一位女街坊的注意,从她口中得知,她嫁到这里是1990年前后,胡同里东边的房子早在八九十年代被相邻的原济南军区买去了,听老人们说起过这个胡同里有个老太太,还是街道办主任,那应该就是我的后姥姥吧。我问她知道这个胡同的名字怎么来的吗,她说听人们说早先这附近有个德国人的商行,所以就叫德邻里,但我更相信母亲的话更有道理。她又带我去了对面的青年公园,母亲说过,青年公园在她家对面往西不过100米,她家胡同隔壁就是一所小学,她小时候就在那里上学,果不其然,对面西边的青年公园还在,已经建成了一所地下停车场和商场,邻居说她就在那里锻炼。</b></h1> <h1><b>胡同墙壁上的传统文化</b></h1> <h1><b>被改建的小铁门</b></h1> <h1><b>这才是原来的很气派的大门,不知为什么要改成一个小门</b></h1> <h1><b>古色古香的建筑</b></h1> <h1><b>小巷传统文化</b></h1> <h1><b>地上的落叶更带来一些沧桑感</b></h1> <h1><b>远远看到对面的青年公园</b></h1> <h1><b>公园里的英雄纪念碑</b></h1> <h1><b>马路对面看过去</b></h1> <h1><b>&nbsp; &nbsp; &nbsp; &nbsp;回去路上,收到表姐发来的照片,她说大姨几年前曾经回过老房子,后来改建的门牌号已经变成8号了,但这时已经没时间再回去8号院里看看了,只好留着这份念想在心里吧,窃喜的是,那天看来看去就是看着8号院落最为规整,门口一侧栽了一棵葡萄架,另一侧还有一棵树几个花盆,想来这家主人很是热爱生活的,所以还好拍了张完整的照片。<br></b><b>&nbsp; &nbsp; &nbsp; &nbsp;</b></h1> <h1><b>  这就是原来的12号,现在的8号院,三十年代我姥姥家的老宅,我母亲小时候生活的地方,我从小就向往的地方。</b></h1> <h1><b>这就是列入第二批传统民居的12号,里面门口墙上挂了标志牌。</b></h1> <h1><b>&nbsp; &nbsp; &nbsp; &nbsp;回来整理图片的时候,我上网查阅了一下,关于德邻里的说法,百度说:德邻里,位于山东省济南市青年公园街道办事处地区中部。原为德商太隆发网厂占地。1922年,将土地卖给中国人,逐渐盖起数座小院,形成里巷。因与德商工厂相邻,起名"德邻里"。&nbsp;&nbsp;</b></h1> <h1><b>这是姥爷当年给我大姨写信的信封</b></h1> <h1><b>&nbsp; &nbsp; &nbsp; &nbsp;在2012年大众日报数字报上有篇关于济南地名故事的文章提了一句,“1904年,济南“自开商埠”政策实施后,槐荫区的外国商人日渐增多,他们大多定居于新开辟的商埠区内,与旧城区相邻,并慢慢将从欧美带来的文化气息和生活方式融入济南的传统文化之中,福音里、隆新里、德邻里、清繁里等地名应运而生。”<br></b><b>&nbsp; &nbsp; &nbsp; &nbsp;据资料显示,1922年发网厂因为经营不善而倒闭,老板白尔太将厂房和女工宿舍卖给中国人,厂房西侧的巷子取名“隆新里”,“隆”字意指太隆发网厂,“新”字代表由中国人所有。而厂子东侧的巷子,因与德商工厂相邻,则起名“德邻里”。这便是两条“兄弟巷”名字的由来。“这条巷子东侧的经七路第一小学,当时是德国人在1918年开办的太隆发网厂,这个隆新里和小学东侧的德邻里,是他们给工厂女工们建的宿舍。”依然居住在隆新里16号的郭永平先生对记者说。<br></b><b>&nbsp; &nbsp; &nbsp; &nbsp;2019年11月5日,济南市自然资源与规划局公布济南市第二批历史建筑保护图则,第二批38处历史建筑详细信息公布。德邻里19号传统民居位列其中,百年老巷有了它更深的历史意义。<br></b><b>&nbsp; &nbsp; &nbsp; 几十年了,失落久远的记忆----济南-德邻里情结总算有了个着落。<br></b><b>&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nbsp;</b></h1><h1><b></b><b> &nbsp;2019年12月13日</b></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