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12月12日,我有幸参加了由人民美术出版社主办的“长安大区美术教师大会”。会上,首先由人民美术出版社社长周伟和与会400余名教研员及中小学美术教师分享了人美社在启动“寻找最美美术教师”活动过程中探寻的“好老师”的六个标准。</h3><h3> 进入新美育时代,无论是思想素质还是技能本领,对老师的要求越来越高、越来越具体。自今年10月启动“寻找最美美术教师”活动以来,人美社一直在思考美术教师在新时代的具体要求,在实践中逐步形成了以下六个标准,以期发现、培养和推广一批“最美”老师,树立全国美术教师的标杆。</h3><h3><br></h3><h3>第一个标准:有情怀</h3><h3> 美术教育的使命不仅是知识教育、技法教育,也不只是课堂教育、课程教育,而是审美素养、人文素养的养成教育。这就决定了引领养成教育的美术教师们要有情怀。情怀是心灵的满足,而不是功利的得失,既能彰显出美术教师的自身修养,又是其品质的外在体现。情怀也决定着美术教师的教学能走多高、能走多远。做到有情怀,要把握三个方面:一是要有淡泊名利的文人情怀,二是要有“兼济天下”的人文情怀,三是要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家国情怀。<br></h3><h3><br></h3><h3>第二个标准:有底蕴</h3><h3> 中国传统艺术强调“诗、书、画、印”的结合,这既是对艺术家综合学养的要求,也是艺术家底蕴的显现。学养和底蕴不仅包括理论知识,还包括生活实践,前者决定思想的高度,后者决定作品的温度。作为美术教师,如果没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没有一定的学识、学养,在教学中是难以攀登高峰的。想要做到有底蕴,至少要做到三个方面:一是不断增加理论学习,特别是对美学的学习研究;二是不断提高文学修养;三是要不断精进对美术史的了解。<br></h3><h3><br></h3><h3>第三个标准:技艺精</h3><h3> 一是要有驾驭教材的能力,能够根据不同阶段的教学需求,让学生们学得懂;二是要在掌握美术发展基本规律的前提下,做到一专多能;三是要在日常中苦练,相信只有付出时间和辛劳,才能浇灌出成果。<br></h3><h3><br></h3><h3>第四个标准:方法好</h3><h3> 美术教学的目的之一是让学生在学习知识技能的同时,学会欣赏体会和评价判断,这也是审美素养的基本要求。美术老师要采用适当的方法,帮助学生达成这一目标。如何获得好方法,主要有三个途径:一是要遵循美术教学规律,特别是在技法教学上使用经典方法;二是要注意因材施教,处理好兴趣、技能和基础的关系;三是要不断地借鉴学习,善于利“示范课”等先进的教学成果提高自己。<br></h3><h3> </h3><h3>第五个标准:能创新</h3><h3> 创新是对美术教师的基本要求,也是老师们基本能力的体现,主要体现在六个方面:一是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二是中西融合,把借鉴的西方优秀教学理念、美术技法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为一体;三是要立足实践,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四是要注重和新技术的结合,把传统创作方式和新的创作方式结合起来;五是要有创新的胆量;六是要将创新的重点落在教学改革上。</h3><h3><br></h3><h3>第六个标准:善融合</h3><h3> 新美育时代是一个融合的时代,美术教学的融合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学科的融合,二是“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融合;三是艺术与科技的融合,更好地提高学生的接受能力、知识技能和人文审美素养,既是融合的结果与目标,也是美术教师努力的方向。</h3><h3><br></h3><h3> 美术教师是一个光荣的职业。朱光潜先生在《谈美》的序言中写道:“悠悠的过去只是一片漆黑的天空,我们所以还能认识出来这漆黑的天空者,全赖思想家和艺术家所散布的几点星光。”美术教师就是这星光的散布者。</h3><h3><br></h3><h3><br></h3> <h3>美术教师大会示范课现场</h3> <h3>美术教师大会示范课现场</h3> <h3>陕西省人民政府原副省长、陕西省决策咨询委员会副主任白阿莹先生讲座《浅论长安画派》</h3> <h3>陕西省教育科学研究院教师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王长远先生《对新时期美术教师专业化发展认知与憧憬》,用自身的经历告诉我们:宁可备而不用,不可用而无备。</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