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文物园•三峡游记之云阳篇

山大王

&nbsp; &nbsp; &nbsp; &nbsp; 12月9日到云阳。此次三峡游沿长江从巫山走到奉节再到云阳,这三个县城都是三峡大坝蓄水后新建的,原来的老县城都已被淹没在一百多米深的水下了。巫山和奉节新城没有什么引人注目的东西,云阳新城却搞了个大动作,修了一条《登云梯》。梯道起于长江边的滨江大道,止于新县城制高点磐石城下,全长1388米宽30米共1975级台阶,垂直高度达200多米。整个梯道横贯城市中央顺坡而上形成一个巨大的“人”字形,其规模之大造型之独特气势之夺人被誉为“万里长江第一梯”,创中国世界纪录协会世界最长城市人字梯世界纪录,从此云阳就称为“梯城”。&nbsp; &nbsp; &nbsp; &nbsp;<div>&nbsp; &nbsp; &nbsp;&nbsp;<br></div> &nbsp; &nbsp; &nbsp; &nbsp; 登云梯的顶端是云顶广场,广场上有个三峡文物园,是三峡库区文物保护示范工程。复制迁建工作2001年11月启动,按照异地搬迁、原样复建的原则,将云阳 三峡工程淹没区内原文昌宫、帝主宫、东岳庙、陕西牮楼、维新学堂、云阳南城门、夏黄氏节孝牌坊、长滩石碑亭、六岗石题刻、牛尾石岩画、龙脊石题刻等十一处文物集中搬迁到园内。同时,在园内还保存着一千余件地下考古发掘出的各级地下文物,这些文物展现了长江三峡文明发展的脉络,被人们誉为“一部浓缩库区历史的活教材”。长江边上还有一个张飞庙,也是整体拆迁原样复制的建筑,可能工程太复杂,搞了快二十年还没建好,庙内的建设似乎已经完工,可以参观,还卖门票,但整个建筑还被脚手架包围,庙前广场还有些附属建筑还在修建中。 ▼龙脊石原位于云阳县老县城东南长江中,为一长形砂岩石梁,长316米,宽约16米,于冬春枯水季节露出水面,如龙脊江心,故名。石体遍分布元佑三年(1088)以来历代题刻134幅,多为占卜、纪游、题名、咏景、抒情等诗文,正草隶篆各体俱备,被誉为“水下碑林”。具有较高的历史、科学、艺术价值。 ▼东岳庙 ▼夏黄氏节孝牌坊原位于高阳镇牌坊村,建于清喜庆15年。牌坊通高15米,跨度13米,为石质四柱,五顶仿木结构。采用圆雕、浮雕和线刻等手法,其图案和铭文雕刻十分精美。该牌坊为典型的表彰性建筑,整体造型端正秀丽,内容生动活泼,表现现强烈的地方特色,具有较高的文化艺术价值。 ▼公元984年,广政27年除夕,后蜀主孟昶命辛寅逊在一桃木上题辞,以悬于寝门。逊随口即呤:“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昶大喜,“以其词工”,亲书桃木板上。这就是我国历史上的第一副春联。 ▼陕西牮楼&nbsp; &nbsp;原云安镇古建筑,清嘉庆年间陕西帮筹资修建。云安是典型的移民城镇,五湖四海天南海北的人们汇集此地,不同地域文化的相互交融,在古镇留下深深的烙印。来自同一地域的乡亲房舍相依毗邻而居,他们用自己的祖籍地名为街巷命名寄托乡思。 ▼帝主宫 ▼长滩石碑亭 故陵镇横江义渡纪念性碑亭,清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建,原位于云阳县高坪乡桥亭村。 ▼云阳城市公园【石来运转】有些创意 <h3><br></h3><h3><a href="https://www.meipian.cn/2kmo2k1l" target="_blank" class="link"><span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nbsp;</span>巫山红叶•三峡游记之巫峡篇</a><br></h3><h3><a href="https://www.meipian.cn/2kp8nygo" target="_blank" class="link"><span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nbsp;</span>夔门天下雄•三峡游记之瞿塘峡篇</a><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