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枫桥风景名胜区是以寒山古寺、江枫古桥、铁铃古关、枫桥古镇和古运河"五古″为主要游览内容的风景名胜区。</h3><h3> 枫桥是生我、养我的地方,古镇情怀是我挥之不去的记忆。寒山寺、铁铃关、枫桥、江春桥、稻柴堆、纸浆饼……。寒山寺门前掼铃角、滚铜板、拍洋画,寒山寺捉麻雀、抓鸟、拓碑、捉迷藏历历在目;亲历了古镇的变迁,见证了枫桥翻天覆地的变化;今年江枫园又闭园改建,完善灯光照明,历时半年,于十二月八日恢复开园,並自此免费向公众开放。笔者籍此古地重游,感慨万千,随拍图片一组,制成本篇,以示留念。</h3> <h3> 枫桥历史悠久,隋唐以来由古运河孕育出繁荣的枫桥镇;始建于梁代的寒山寺,香火延续至今;唐代张继的一首《枫桥夜泊》描写出这里空灵而阔大的意境,使枫桥成为中外游客向往之地;明代抗击倭寇,留下的遗迹铁铃关;关、桥相连成为罕见的关隘景观。</h3> <h3> 这里原来是枫桥小学、6路汽车枫桥终点站迴车场、曙光大队纸浆队的纸脚饼晒场,现在是枫桥景区、寒山寺东门出入口。高耸的标志建筑即为寒山寺恢复重建、消失了几百年的"普明宝塔"。</h3> <h3> 寒山寺始建于南朝萧梁代天监年间(公元502~519年),初名"妙利普明塔院″。属于禅宗中的临济宗。唐代贞观年间,当时的名僧寒山、希迁两位高僧创建寒山寺。一千多年间寒山寺先后五次遭到火毁(又一说七次),最后重建为清代光绪年间。二十世纪以来,寒山寺发展迅速,先后重建了普明宝塔、大碑、大钟、和合精舍等建筑,成为中国十大名寺之一,寺内古迹甚多,有张继诗的石刻碑文,寒山、拾得石刻像,文徵明、唐寅、康有为所书碑文、残片等。</h3> <h3> 大碑大钟苑。2008年落成,钟楼悬掛108吨重的仿唐铜钟,钟高8.588米,钟底裙边直径5.188米,钟面主体铭文《大乘妙法莲华经》,共铭文70094个字,裙边铸有九幅飞天图及六铣口裙边。</h3> <h3> "天下第一大碑",碑主体高16.8米,碑正面镌刻朴学大师俞越书唐张继《枫桥夜泊》诗,背刻乾隆御笔《般若波罗蜜多心经》。</h3> <h3> 图为2008年12月30日《寒山寺大碑、大钟圆成典礼》笔者现场拍摄的历史资料。</h3> <h3> 图为各地法师开光颂经现场。场面恢宏,云集了各地著名的法师、长老共同为大碑、大钟圆成开光。为笔者有生以来亲历的最为隆重的一次法会。</h3> <h3> 寒山寺山门前面的石拱圈古桥名"江村桥",桥堍与山门之间的黄墙称照壁,嵌石刻"寒山寺"三字。</h3> <h3> 照壁后面嵌《和合祖庭》石刻</h3> <h3> 寒山寺正殿,面阔五间、深四间,单檐歇山顶,露台设炉台铜鼎,鼎正面铸"一本正经",背面有"百炼成钢"字样,其间还有一段动人的传奇故事。</h3> <h3> 在宗教传说中有这么一段趣话:有一次中国的僧人和道士起了纷争,看谁的经典耐得住火烧。佛徒将《金刚经》放入铜鼎火中,经书安然无损。为颂赞这段往事,就在鼎上刻此八字以资纪念。</h3> <h3> 殿宇门桅上悬"大雄宝殿"匾额,殿内庭柱上悬挂赵朴初居士撰书的楹联:</h3><h3> 千余年佛土庄严,姑苏城外寒山寺。</h3><h3> 百八杵人心警悟,阎浮夜半海潮音。</h3> <h3> 藏经楼南侧,六角形重檐亭阁为钟楼。</h3> <h3> 每年的寒山寺听钟声活动,一百零八响钟声就从这里响起,並传播至世界各地。</h3> <h3> 寒山寺枫江楼己毁三百余年,现在的枫江楼为1954年修整寒山寺时,从城内修仙巷宋宅移建而来,此楼在建筑风格上,与众不同,诺大的楼房只有两根主柱,恰似花篮的提手,承受着全楼的重量,故名"花蓝楼"。儿时楼内旋转的楼梯为顽童们最爱玩耍的地方。</h3> <h3> 枫江楼堂设</h3><h3> 赵朴初匾额: 霜天清音</h3><h3> 秋爽大和尚撰联:</h3><h3> 寒山变暖山暖人心,</h3><h3> 拾得是舍得舍烦恼。</h3> <h3> 寒山寺碑廊名人碑刻颇丰,除俞越书《枫桥夜泊》诗碑外,还有康有为,文徵明、南宋名将岳飞书碑、残片等几十方。</h3><h3> 康有为诗碑:</h3><h3> 钟声己渡海云东,冷尽寒山古寺风。</h3><h3> 勿使丰干又饶舌,化人再到不空空。</h3> <h3> 大雄宝殿后,钟楼北的一两层建筑,二楼为《藏经楼》,底层称《寒拾殿》,图为寒、拾像。</h3> <h3> 寒拾殿东为恢复重建的普明塔院</h3> <h3> 塔院围廊为寒山寺碑廊,集中展示了当今书法大家、名人诗碑。北为法堂,东墙西面嵌大型砖雕。立诗碑、配唐灯,庄严、肃穆、典雅。</h3> <h3> 石櫈、石桌,游客可在此歇息小坐</h3> <h3> 东出入口庭院立一巨石,为吴江"静思园"主陈金根捐赠的《观音峰》。</h3> <h3> 出寒山寺沿寺弄向北步行百米,即为枫桥铁铃关景点。</h3><h3> 枫桥古镇主干道以铁铃关、枫桥为界,东头称桥南,名:《枫桥大街》;铺花岗岩长石条,向东沿七里圹接阊门;街两侧商舖林立,棉布百货、竹木建材、粮油店、米店、糕团店、飯店、香烛纸扎……一应俱全,光茶馆书场就有三家;大书(评话)、小书(评弹)日日客满,早市,沿街设摊,蔬菜、小吃叫卖声不绝,为古镇最为繁华的一段;穿过铁铃关过枫桥一段称:《枫桥北街》;交通要道,向西沿运河过十里亭、浒墅关、通望亭、无锡;南面过运河上大木桥通西津桥、金山浜、白马涧。</h3> <h3> 铁铃关。铁铃关与枫桥相依,始建于明嘉靖三十六年(公元1557年),是苏州人民抗击倭寇留下的唯一较为完好的遗迹;关上楼阁为1987年重建的,下部基台仍是明清古物。铁铃关是古驿道和古运河进入苏州城的水陸交通要塞。桥关相连,是江南古关隘的典型,至今已很少见。</h3> <h3> 现楼上辟为抗倭事迹展示馆</h3> <h3> 铁铃关与枫桥相连,桥蕴姑苏水乡之秀,楼显古道关隘之雄,刚柔兼济,堪称江南绝景。清人吴照《寒山寺题壁》诗云:</h3><h3> 漠漠云低水国天,吴江风景剧可怜。</h3><h3> 铁铃关外烟如画,人立枫桥数客船。</h3> <h3> 枫桥,位于寒山寺北约百步之遥,横跨枫江之上。枫江,又称枫桥塘、枫里星河,南接胥江,越来溪,是苏州古城和太湖的北上水道。南宋《吴郡志》曰"枫桥,在阊门外九里道傍,自古有名,南北客经由,末有不憩此桥而题咏者。"唐代诗人张继的《枫桥夜泊》就是其中脍炙人口的名篇。</h3> <h3> 枫桥是苏州有名的古迹,始建年代不详。当年张继夜泊时所见的唐代古桥早已不存,现在这座单孔石桥为清同治六年(公元1867年)重建。游人可乘坐画舫,穿行桥洞,在水上饱览古桥、古关、古镇、古刹的清幽景色,领略《枫桥夜泊》的意境。</h3> <h3> 一九四九三月二十七日,就在枫桥堍打响了解放苏州第一枪,解放军过枫桥铁铃关进入苏州城,自此,苏州全城解放。桥堍现建有苏州解放史实展示,图为展示馆大厅。</h3> <h3> 京杭大运河在枫桥分成二支,一支向东经阊门汇入环城河,一支穿过枫桥经寒山寺向南至胥门护城河,也就是眼前的这段古运河,名"枫江"。1954年,人民政府为保护枫江及两岸古迹,于景区西侧另开凿运河,形成了"江枫洲"这一南北狭长形地块。</h3> <h3> 据传这里就是唐代诗人张继夜泊的地方。江枫园初建时为《接官厅》景点;这次改建为拓碑、木刻年画体验馆。</h3> <h3> 夜泊处左为碑亭,立明初书法家沈度书唐张继《枫桥夜泊》诗碑,这是迄今所见最早的名家书写《枫桥夜泊》真迹,刻碑立夜泊处,令诗、书合壁,双美并呈。</h3> <h3> 右侧置诗人张继塑像</h3> <h3> 古桥、古关、古镇、古刹、古运河,"五古″同框。</h3> <h3> 游船码头,在此可登画舫荡漾于古运河上,观赏古街、古刹风光,另有一番情趣。目前运河游船价30/人。</h3> <h3> 古街建筑粉墙黛瓦,大部临街背水,沿河所见伸出驳岸长石条筑成踏级,苏州人称为"踏度”,下到水面汰衣洗菜,为江南水乡所特有。</h3> <h3> 1954年开凿新运河时,挖出的堆土形成了江枫洲四面环水,二侧低、中间高的小丘状地形,该地块原属横圹公社曙光大队第一生产队,也曾作为造纸厂柴草堆放用地,黄梅天天气闷热,柴垛自燃形起火灾,引起恐慌。</h3><h3> 1986年开始规划建设江枫洲景区,恢复了唐灯、明清街坊、江枫草堂、惊鸿渡等旧观;增添了古戏台、渔隐村、听钟桥等民俗建筑,"漕运展示馆"利用光影技术、实物模型和图文,介绍和展示了漕运历史文化,今年又经半年的闭园改造,提升景区灯光照明,並于十二月八日起免费向市民开放,延长闭园时间至晚上九点。</h3> <h3> 听 钟 桥</h3> <h3> 渔 隐 村</h3> <h3> 《 吴 门 古 韵》大 戏 台</h3> <h3> 江 枫 广 场 《 照 壁 》</h3> <h3> 展示的盆景《五针松》应当己有一定年份了。</h3> <h3> 照壁隔古运河与寒山寺照壁相对</h3> <h3> 法华庵旧址《唐灯》</h3> <h3> 江 村 桥《 一 枝 园 》</h3> <h3> 江 枫 草 堂 内 设</h3> <h3> 丘 顶《 湖 石 园 》</h3> <h3> 坡 地 花 坛 小 品</h3> <h3> 桥 塊 花 坛 小 品</h3> <h3> 枫桥景区灯光提升改建己完工,夜花园开放,提供一组夜景图供欣赏。</h3><h3> 请将手机横过来观赏。</h3> <h3> 谢 谢 收 看 , 再 见 !</h3><h3> 2019.12.15.</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