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过去在每中国人家中,往往都有一个供奉已去世的祖先牌位,而家族有宗祠。祖是一个家族的始祖,宗是这个始祖的儿子,一个儿子就是这个家族的一宗。</h3><h3> 现在农村里还有聚族而居的家族,一个大家族的成员祖祖辈辈生活在一起。比如我祖父杨光财,祖母王氏老家王庄,就全是姓王的人家住在一起。这些聚族而居的人家就爱说我们共同是哪个祖先,而我们这一家又是出自哪一房。这哪一房就是指的哪一宗,也就是始祖的哪一个儿子。</h3><h3> 中华民族姓氏强调归属感和认同感,表明你是哪家的人,不能忘本,这是非常重要的。祭祖目的是子孙们每提起本姓,就会知道本家族的来源,记起祖先(高祖)。孝是你心中的东西,它要靠长辈启发,小孩子是需要大人的启发,才能把它激发出来。今天的父母只教小孩嘴上的说谢谢妈妈,谢谢爸爸,这种方法是不正确的。因为你就告诉小孩:你重视嘴巴,你重视形式。孝不需要重视这些。孝所重视的是心里头那个动机,那个看不见的东西。</h3><h3> 祭祀的意义是一贯地在于“尊祖敬宗”。中国人通过祭祀活动,教化子孙见贤思齐,修身自律,以求光宗耀祖。所以中国人从小就有做好事不做坏事,怕做坏事对不起父母、愧对祖宗的心态。中国人这种心态敦促人一直走正道,世代传承永生不灭。</h3> <h3> 中华民族是由56民族、一万多个姓氏组成 ,而家就是指一个小家,族是指一个祖先繁衍的整个大家。祖和宗的概念不是固定不变的,一个家族在地的一宗迁到另一个地方,就可能成为那个地方的祖。比如我曾祖父老家是古东海郡孙家山,始祖叫杨立科,高祖杨保祯,是大清末年由千年古凤凰城来到孙家山的。我们古凤凰城杨是明初安徽迁徙来的,所以更远的祖先就很难追溯了,故而祖宗总是很遥远的。</h3><h3> 中华文化是很重视祭祀的,因为祭祀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报本返祖,培养人报恩的观念。祖宗是很久远的亲人了,对很久远的亲人都能有一颗诚敬感恩的心。所以曾子说:“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谨慎地对待人生命的完结,追怀远祖,人们谨慎地对待丧祭二事,社会风气就能变得淳厚。</h3><h3> 在过去的中国,家族是个人与社会最重要的中介,家族在整个社会中占了十分重要的地位,这与中国是发达的农业文明大国有关。农业生产以家庭为单位,家庭在社会中的位置就十分重要。家庭成员不断繁衍增加,然后形成家族。</h3> <h3> 中国人重丧祭,目的还是对活人的教化。什么是诚敬呢?孔子说“祭如在。”就是说祭祀祖宗的时候,好像祖宗就在你面前。以前的人家,每天早晚都要给祖宗烧香,叫“晨昏需报祖宗香”。传统中国民风淳朴、社会和陸与人们重视祭祀有极大关系。</h3><h3> 新中国建立后奉行唯物主义,认为人死则灰飞烟灭,很长时间不大提倡祭祀之类的活动,忽略了祭祀的教化作用。现在国家提倡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敦化民风,我们应当重新认识归厚民德的祭祀活动,对民众进行正确引导,让他们深刻理解祭祀的意义。</h3><h3> 只要每个家庭都健全,这个社会就不可能不健全;只要每个家庭都健全,这个国家就不可能不健全。所以齐家治国是这么来的。中国人设计周密得不得了。但是你看不懂,偏把它当包就,那是你的事。但不要因为你的误解,误导了所有的人,这就不好了。</h3> <h3> 我们祖宗越往上推就越少,推到远古就你我都是一家了,都是炎黄子孙,所以祭祀还可以起到凝聚民族精神、培养爱国主义情怀的作用。</h3><h3> 我们要坚决杜绝打着祭祀旗号搞封建迷信的行为,清除祭祀的负面作用,最大限度地发挥其积极的教化作用。</h3><h3> 中国人祭祀,背后都有很深刻的用意。我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得我们生活在农村的时候,是怎么拜祖先的?现在有些人完全不知道了。</h3> <p class="ql-block"> 我们身为中国人,有自己的历史和传统。但是很多人把它看成包袱 ,这是自讨苦恼。我问你能丢掉吗?一辈子都丢不掉的,而且你越老越像中国人。因为我们是一个不忘本的民族。从不忘本,不管到哪里,我行姓杨,坐也姓杨,睡也姓杨。</p><p class="ql-block"> 只要我们的“经”在,中华文化就不会亡。只要中华文化在,再遇到什么困难,中华民族也不会倒。这是已经印证了的。</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