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给酒仙桥写一首歌(散文)

闫志祥

<b>作者:老张哲学 </b><div><b> 朗读:肖祥建<br>制作:闫志祥音乐工作室</b></div> <div><b>  酒仙桥大街旧景</b><br></div><div><b><br></b></div><div> 老张吹过很多牛皮,吹就吹了,谁还记得?男人嘛,总要吹吹牛皮的,否则还叫男人吗?<br> 有一天和朋友喝酒,准确说,和酒仙桥的朋友喝酒。推杯换盏之间,少不了回忆童年的酒仙桥,回忆少年的酒仙桥,回忆青年的酒仙桥,回忆中年的酒仙桥,回忆老年……对不起,老年酒仙桥还没有开始回忆。总之,酒仙桥太多美好值得回忆,越说越激动,激动之情无以表达,老张一拍脑门:各位,老张一定写一首歌,关于咱们酒仙桥的歌。到时候老张自弹自唱,咱们上网嘚瑟去。</div> 哎哟,当时气氛相当热烈。<br>  老张的牛吹出去了,一转眼好几个月过去了,一个字没写出来,一个音符没蹦出来,石沉大海销声匿迹了。朋友们没人再提起这事,毕竟,他们了解老张的秉性,喝点酒嘴就不把门了,胡说八道呗。 <br> 别的牛吹就吹了,这个牛,不是白吹的,一定兑现。<br>  不要怀疑老张创作歌曲的能力,从十几岁就开始写歌,歌唱文革的歌咱写过,知青上山下乡的歌咱写过,赞美工人阶级的歌咱写过,歌唱调解员的歌咱写过,稀稀拉拉咱也写了好几十年的歌,虽然没有一首出名的,但是写歌的基本技能还是有一点点。否则,老张也不敢吹这个牛。 <br> 生于酒仙桥长于酒仙桥的的老张,回忆起酒仙桥来,第一个想到的是什么?不知道别人,老张第一个想到的是大食堂的包子、炒面、馄饨。<br>  估计不少老酒仙桥人跟老张有同感,毕竟那是一个吃饭受限制的年代。 酒仙桥是一个很奇葩的地方,地名不叫什么小区,一律叫‘街坊’从一街坊开始叫,一直叫到十五街坊。酒仙桥分为工厂区和生活区,工厂区从将台路口到大山子,一路排开,从最南端开始,738厂、774厂、878厂、十二所、718大院,绵延好几站地。酒仙桥的生活区叫‘福利区’,从坝河一直向南,一直到东北郊粮库。当时的酒仙桥被农村紧紧包围着,但是泾渭分明。 <b>1956年,东郊区酒仙桥商场开幕时候的盛况</b> 酒仙桥商场叫大商场,是一个集中的商业中心,有百货商场,副食商场,菜站,各种修理店,邮局,照相馆,新华书店,饭店等等。酒仙桥的饭店当时不叫饭店叫食堂。酒仙桥一共有两个食堂,一个叫大食堂,一个叫二食堂。大食堂供应炒菜、面食等,最令人回味的当然就是肉包子、炒面和馄饨。散装啤酒和小凉菜也是大食堂的记忆,后来散装啤酒掺水,买啤酒必须搭凉菜也是大食堂狠狠的记忆。二食堂是回民食堂,其中的早点记忆深刻,有糖油饼和面茶。 <b>  1959年,酒仙桥业余工业学院</b> 顺便插一句,走南闯北的老张发现,‘街坊’和‘食堂’这两个词都是南方人习惯使用的词汇,北方人很少使用。广东人一般用‘街坊’,宁波人特别爱用‘食堂’。酒仙桥充满‘街坊’和‘食堂’称谓,可见当初酒仙桥刚刚建成的时候,负责起名的都是南方人,若是东北人起名字,一定叫啥‘屯’了。事实也是酒仙桥南方人很多,大都是五六十年代来酒仙桥工作的。 酒仙桥有三个电影院,这在那个年代是相当奢侈的,特别是电子影院,完全苏联歌剧院模式,洋气、精致、复古,全北京也没有几座这样规制的剧院。可惜,被一群败家子儿拆了。剩下的红霞影院早就废弃了,友谊影院也改成洗脚城了。酒仙桥人一直管‘华信医院’叫‘职工医院’,因为大家从小到大都叫它‘职工医院’,在酒仙桥人嘴里,它只能叫‘职工医院’。酒仙桥当年只有两路公共汽车,而且是无轨电车,这在当年的北京是独一无二的。更奇葩的是,北京的所有公交车都是多少路,只有这两路车分别标注:东酒、北酒,全称东北酒。所谓‘东酒’是东直门到酒仙桥,所谓‘北酒’是北京站到酒仙桥。 <b>1959年,北京电子管厂的工人在练习标枪</b><div><b><br></b></div><div>酒仙桥还有一个完整的足球场,叫电子球场。学校开运动会、工厂之间足球比赛都在这里举行,全运会足球比赛也在这里比赛过,让当年的酒仙桥人大饱眼福。说到足球,当年酒仙桥的工人足球队在全国都是数得上的,很多专业运动员退役后都来到酒仙桥的大工厂工作,各厂的足球队都是由这些半专业运动员组成,相当了得。酒仙桥工厂的音乐水平不俗。738厂工人交响乐队当年曾经受到中央乐团著名指挥家李德伦的指导,甚至中央新闻电影制片厂还专门给这支乐队拍摄了纪录片。1981年老张有幸加入了这支乐队,当年参加北京市工人文艺汇演获得一等奖,四处演出,风光了好一阵子。<b><br></b></div> <b>北京电子管厂宣传队在电子影剧院演出,独唱詹夕(现国家交响乐团合唱团一级演员)</b><div><b><br></b></div><div><b> </b>当年的酒仙桥人特别有福气,白天在神秘的工厂上班,晚上回到高楼的家里。每月到点发工资,工资水平在全国都是靠前的,生活水平可见一斑。没有人捡煤核,没有人捡菜帮,大部分人出生在职工医院,大部分人上工厂的幼儿园。当年幼儿园的硬件水平比今天大部分幼儿园的设施还要好,都是按照苏联图纸建造的,宽敞明亮,浓厚的异域风格。酒仙桥中心小学也是按照苏联学校图纸建造的,音乐教室非常有特色。当年,在酒仙桥有一个传说,说酒仙桥这些建筑从天上看是‘和平’两个字,今天看来,也可能是吹牛了。</div> 走南闯北的老张天涯海角都去过,不是走马观花不是旅游,很多地方还是住了很久的。好地方差地方都住过,不论他乡好与差,骨子里,念念不忘的还是酒仙桥这个出生和生长的地方。 <b>  1960年,在北京市酒仙桥职工医院肝炎隔离病房治疗痊愈的病人,大夫们来欢送她出院。</b><div><b><br></b></div><div><b> </b>忘不了幼儿园消毒毛巾的纯香,</div> 忘不了大食堂流油的肉包子,<br> 忘不了无轨电车东北酒,<br> 忘不了澡堂子二毛六。<br> 忘不了大商场里晒太阳的老头儿和药柜里的山楂丸,<br> 忘不了大球场上冬季象征性长跑的寒冷,<br> 忘不了夏天尾随拉冰的马车偷冰,<br> 忘不了酒仙桥孩子最爱的片儿和籽儿,<br> 忘不了将台洼三八队拾麦穗,<br> 忘不了人贴人的游泳池,<br> 忘不了老庙合作社的酸枣面儿,<br> 忘不了露天电影英雄不拉幕,<br> 忘不了暗恋美人的那双大眼睛…… <b>  1963年,刘少奇在北京电子管厂视察。 </b><div><br><div> 曾经的酒仙桥,安静舒适,如今的酒仙桥,杂乱陈旧。可是,凡是在酒仙桥长大的人,心里都存了一个美美的酒仙桥。<br> 哪天喝到位了,一定写一首酒仙桥的歌,把吹过的牛找补回来。</div></div> <b>播讲 肖祥健</b> <br>   <br>   <br>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