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界画大家——张孝友老师的传奇人生!<br></h3> <h3>1935年</h3><h3>11月13日生于上海,祖籍浙江宁波,</h3><h3>出身于书香世家,12岁从外祖学习甲骨文、钟鼎文、青铜器考证,开始阅读文史、古诗词,并师从周南陔先生学习古籍、诗词、敦煌文献等。</h3> <h3>1954年19岁</h3><h3>投考中央美术学院五年制本科。在校期间历受名师指导:李斛、艾中信、董希文、吴作人、王式廓、李可染、马克西莫夫。</h3> <h3>1955年20岁</h3><h3>学习油画并进行插图和连环画的创作,开始对美术理论、文史进行钻研,也开始对《清明上河图》一画的详细考证,1957年写出第一篇论文,并开始构思中国画《矾楼夜市》(后来成为本人最重要的代表作品之一)。受到美术史老师王逊先生的赞许,奠定了日后影响张孝友一生的艺术活动的基础,其对《清明上河图》的研究五十年而不辍。</h3> <h3>1957年22岁</h3><h3>受到政治运动和“大跃进”的冲击,在美术学院的学习基本停止,大部分时间在首都钢铁厂、农村、水库等地劳动。毕业前由于中央十大建筑之一的革命历史博物馆(现国家博物馆)绘画创作任务紧急,与靳尚谊到井冈山瑞金老苏区写生,创作了红军革命题材油画《艰苦岁月》,被革命历史博物馆收藏。</h3> <h3>1959年24岁</h3><h3>以优异成绩毕业,分配到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现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任教。</h3> <h3>1981年46岁</h3><h3>创作了《敦煌礼佛图卷》、《飞天图卷》、《唐乐舞图卷》等白描长卷。在上海、北京、西安等地展出后轰动一时,被多处印刷成册达十七万册,流传极广,并被大量复制成工艺品,其最大刺绣品长达三十米,列入世界之最。</h3> <h3>1994年59岁</h3><h3>完成首张工笔山水界画《梦江南》(84×170cm),是形成以古代宫殿楼阁建筑题材和以传统山水写实的结构,西画焦点透视学结合的独创艺术风格的早期作品。在中央工艺美院展出后颇受好评,白雪石、尚爱松等认为直追宋人,继承了清代袁江以来界画的最高水平。</h3> <h3>1996年61岁</h3><h3>完成代表作巨幅绢本界画作品《矾楼夜市》(120×240cm),为近现代绘画史上,宫殿界画这一画科中无与伦比的杰作。已故鉴赏家史树青先生以“国宝”称之,并表示应该由国家美术馆收藏。</h3> <h3>2007年72岁</h3><h3>作品《李白秋浦高会图》被人民大会堂收藏,陈列在山西厅前方(该作品出版在1959-2009年人民大会堂建成五十周年纪念的《人民大会堂珍藏书画》专集里)。同年入选由中央电视台CCTV—2艺术品投资、《收藏》等27家业界核心媒体主办的“艺术之巅——强势媒体年度推荐书画名家”。</h3><h3>2008年为汶川地震捐献作品。</h3> <h3>张孝友老师的《南乡旧梦》一画影响很大,近年来,虽并未宣传出版,但盗版已遍布城中,甚至各国数以百万计,有史以来无此怪事,张孝友从不计较,一如过去不以金钱为目标,安心踏实,在失传已三百年的画种“界画”这块园地上辛勤耕耘。</h3> <h3>南乡旧梦图局部欣赏!</h3> <h3>南乡旧梦图局部欣赏!</h3> <h3>南乡旧梦图局部欣赏!</h3> <h3>南乡旧梦图局部欣赏!</h3> <h3>南乡旧梦图局部欣赏!</h3> <h3>南乡旧梦图局部欣赏!</h3> <h3> 都说张孝友先生拯救了失传三百年的界画,但是确切的说应该是传承和开拓并举。他的作品在传承的基础上改变了过去传统界画的表现方式,画面上更具纵深感和空间感。尽管是用传统的笔墨作画,我们却能看到一种新气象,仿佛一幅崭新的艺术画卷在眼前徐徐展开。</h3> <h3>张孝友老师写意作品《梦回楚长》!</h3> <h3>张孝友老师写意作品欣赏!</h3> <h3>张孝友老师写意作品欣赏</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