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晖护航手拉手,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北界中心小学关爱弱势群体活动剪影

暖冬

<h3>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积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要“向弱势群体倾斜”的重要要求,不忘初心,牢记育人使命,公平对待每一位孩子,关爱留守儿童(困境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解决弱势群体的实际困难。北界中心小学根据信宜市教育系统落实五项机制保障弱势群体权益的实施方案的会议精神,对此项工作立即进行了安排落实。</h3> <h3> 一、优化育人环境,分类设置室场。</h3><h3> 按要求设置关爱留守儿童工作室、心理健康辅导室、女工工作室和特教资源室。</h3> <h3>  二、健全关爱机构,明确责任分工。</h3><h3> 首先学校成立了黄东校长为组长,副校长主抓弱势群体工作,教导主任负责关爱女生工作、少先队大队部负责残障儿童工作,政教处负责心理辅导教育及各班主任为成员的春晖护航工作领导小组,并立即召开小组会议安排部署工作。构建网格化管理,落实挂钩联系工作,对特别困难的孤儿、困境留守儿童以及残障学生,积极与村委会对接,安排党员、教师一帮一,把对他们的帮助落到实处,真真切切地为他们解决困难。</h3> <h3> 1、开展信息排查,深入调研,精准排查困境留守儿童,各教师到各村委会对各村的困境留守儿童、单亲家庭儿童、孤儿进行深入了解</h3> <h3>  </h3> <h3> 2、构建网格化管护网络,落实党员、教师结对帮护在校弱势群体工作。</h3> <h3>  三、开展校园关爱“四个一”活动</h3><h3> 1、专题研究弱势群体权益保障工作会议。</h3> <h3>  2、到户家访。12月11日教师利用课余时间到弱势群体儿童家中进行家访,实地调查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监管情况,把学校对弱势群体儿童的关怀送到孩子身边。</h3> <h3> 3、防性侵集体教育活动。</h3><h3> 晨会上对学生进行防性侵教育。广泛宣传预防性侵犯的知识,知晓什么是性侵犯,遭遇性侵犯后如何寻求他人帮助。教育学生特别是女学生提高警觉,外出时尽量结伴而行,离家时一定要告诉父母返回时间、和谁在一起、联系方式等,牢记父母电话及报警电话。   </h3> <h3>4、与女生谈心谈话话动</h3> <h3> 四、多措并举,大力实施关爱行动,</h3><h3> 小小电话传真情,学校开通亲情热线电话和视频聊天软件,方便外出务工家长随时与子女取得联系,了解子女学习和身体情况,这为孩子们在校与家长的沟通又提供了一条更方便快捷的通道 。</h3> <h3> 定期向留守儿童开放,通过与父母视频聊天,提供了亲子间面对面交流的机会,使远隔千里的父母近在咫尺,进一步加深了亲子之间的感情。实践证明,这是最有效的亲子交流平台。</h3> <h3>  构建快乐课堂,丰富课外活动,营造健康成长的校园环境。利用学校少年宫的资源,成立音乐、美术、舞蹈、书法、体育、经典诵读等兴趣小组,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让留守儿童在快乐的课内课外活动中逐渐成长,从而形成独立坚强的性格,顽强拼搏的毅力。</h3> <h3>  到随班就读残智儿童家送教,“送教上门”活动的开展,让每一位孩子都能圆了“上学梦”。让这些特殊的孩子都能得到阳光雨露的滋养。让身患残疾的适龄孩子也能享受同其他孩子一样的受教育权利,让每一个孩子身上都洒满教育的光芒。</h3> <h3>  残障儿童到学校和老师同学一起做游戏</h3> <h3>  经常召开女生会议,对学生开展性知识教育、预防性侵犯教育,提高全校学生对性侵犯犯罪的认识,提高学生特别是女生的防范意识和能力。</h3> <h3> 学校经常开设心理健康讲座,还建立了专门的心理健康咨询室,建立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档案,及时帮助留守儿童解决心理困惑,增强对留守儿童思想品德教育的针对性,给留守儿童以特殊的关心和监护,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h3> <h3>  召开家长会,加强家校联系,让沟通更和谐。</h3> <h3> 我校多措并举,让老师变成弱势群体儿童的父母,把校园变成弱势群体儿童温馨的家,让弱势群体儿童心灵不再孤寂,亲情不再缺失,学业不再放弃,性格不再冷漠,良好品德逐渐形成,有利促进了他们的健康成长,确保了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h3>

儿童

弱势群体

留守

关爱

教育

孩子

学生

学校

性侵犯

课外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