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与中学衔接,未来与现在牵手—大学衔接教育系列活动

Happy楠

<h3>  为了帮助学子们更好地了解大学,激发更强的学习潜力,引导学生励志成才,太原五中龙城校区邀请同济大学宋汉文教授、沈海军教授前来我校讲学。</h3><div><br></div><h3></h3> <h3>  沈海军 ,博士,同济大学航空与力学学院教授,同济大学飞行器工程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 <br>  现任国际刊物《The Open Mechanical Engineering Journal》编委,长期担任Materials Letter》、《Nanotechnolgy》、《Physica E》、《材料研究学报》、《物理学报》等30余种国内外知名刊物审稿人;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航空专业)委员,兰州交通大学兼职教授。 主要研究方向有飞机设计、疲劳断裂、纳米力学等。<br>  讲座题目:《古玛雅人的飞行器》<br></h3> <h3>  沈教授从玛雅文明的谈起,与高中学子们分享Pakalde石棺图案、危地马拉基里瓜遗址、黄金飞机,各式各样古代的“疑似飞行器”让孩子们走进了玛雅文明,惊叹于古代文明的神秘,也醉心于现代科研的趣味。沈教授更是将玛雅飞机搬到了现实中来,运用现代建模、3D打印等技术将飞机还原,并且飞上蓝天。</h3> <h3>  宋汉文,山西省文水县人。同济大学航空航天与力学学院动力学与控制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 <br>  中国振动工程学会常务理事,模态分析与试验分会理事长,上海市振动工程学会副理事长。<br>  承担5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共指导约50位研究生。现有6名博士生6名硕士生在读。<br>讲座题目:《中国古代文物中的现代力学思想》<br></h3> <h3>  宋教授在开头提到了他将讲述一些可能有趣而无用的东西,他从中国古代的“鱼洗”入手,讲述现代物理的力学原理。宋教授从假设的提出,到最终的验证为同学们呈现了科学思维的严谨。</h3> <h3>  两位教授的讲座让孩子们受益匪浅,现场掌声不断。讲座结束,两位教授对学生们提出的问题做了解答。高中学生就宋教授在讲座过程中提到的鱼洗的力学原理与现代航空机翼的力学原理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进一步提问;有的学生对沈教授讲座中的玛雅文明石碑图案是否一定代表了飞行器提出了质疑;还有的同学就科学精神向宋教授进行了提问;一名初中学生提出:玛雅飞行器是否符合现代空气动力学原理?两位教授对同学们提出的问题表示赞赏与肯定,与各位同学亲切交流科学的魅力。</h3> <h3>  两位教授的讲座深入浅出,视角新颖,开拓了同学们的科学视野,对学生们树立科学梦想、涵养科学精神、培养家国情怀具有积极的意义。</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