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一中的家庭讲座,满满的收获。

龚洁

<h3>每位高新一中的家长都受邀如期而至,扫码签到,安静就坐,拿出本笔。所有的爸爸妈妈都是第一次做家长,这是一个全年365天唯一一个需要全勤,不能请假,不能辞职的岗位。老师和家长不应该是战友关系,应该是同事关系。家庭教育是家长和孩子共同成长的过程。</h3> <h3>一位从教20年的优秀语文老师一点点和我们分享着她的从教生涯。</h3> <h3>你更加倾向于是哪种家长呢?很庆幸自己好像更倾向于沟通式。</h3> <h3>初中的学习模式和小学的学习模式有着天壤之别。节奏快,任务重,压力大。</h3> <h3>养成习惯的培养岂是一朝一夕能练就?</h3> <h3>从图上比例看出,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各占一半。</h3> <h3>有多少家庭一到了写作业时刻就变成了鸡飞狗跳的局面,真正做到母慈子孝。<br></h3><h3><br></h3><h3></h3> <h3>要做长计划,不要常计划,持之以恒的实施才是有效的计划。</h3> <h3>一位清华大学毕业生的学习计划。一旦计划制定好就要严格执行。</h3> <h3>优等生,学霸就是这样练成的。这就是所谓的“别人家的孩子”。</h3> <h3>一个小小的记事本尤为重要。祈老师不提倡各科老师把作业发在微信群里,她认为弊大于利。孩子的聆听,自己动手记录是培养习惯的一种有效方式。</h3> <h3>静心陪伴不仅仅是给孩子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无声的陪伴胜过频繁的唠叨。</h3> <h3>资料的整理中试卷是重中之重,改错的不能流于形式。</h3> <h3>优等生细致的学习计划。</h3> <h3>一位高材生身后有着多么优秀的妈妈。</h3> <h3>优秀妈妈在儿子大学毕业,走向工作岗位后整理时的感慨</h3> <h3>儿子对妈妈满满的都是感恩,都是爱</h3> <h3>真正行之有效的家庭会议你家有开过吗?</h3> <h3>很遗憾,这是我们这个两地分居的家庭最大的缺失</h3> <h3>老师的忠言逆耳对一个学生的影响</h3> <h3>当你忍无可忍的时候请把双手放在身后,或者先转身离开保持冷静,再次回来,你将不再有想动手的冲动!不要算总账,不要翻后帐。</h3> <h3>要会表扬孩子,聪明与否是父母所给,从他的实际行动方向来表扬。例如老师今天表扬了你的孩子,你要用的奖励词应该是:那是你今天认真努力的结果,而不是你真聪明。</h3> <h3>别人家的孩子是你孩子最不喜欢的人。</h3> <h3>学校教育是一日三餐,辅导班那是快餐。</h3> <h3>孩子真的很辛苦,辅导班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h3> <h3>陶行知先生的六个一分钟,看似简单,做起来真难。</h3> <h3>祈老师让孩子们对爸爸妈妈写出的小诗。</h3> <h3>忙碌的父母 在有了二宝之后对大宝的耐心大打折扣。</h3> <h3>生命太短,爱却永恒。</h3> <h3>爸爸妈妈,早点回家,少点应酬。</h3> <h3>这场讲座由祈老师朗诵高新一中学子对父母的爱,对父母的祈求,想要和父母一起追忆美好回忆的心愿。祈老师的声音哽咽了,因为她不仅仅想做一名优秀的高新一中语文老师,她还想做一名优秀的母亲!很多在场妈妈落泪了,当然包括我。</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