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 </h3><h3> ——习近平</h3><h3><br></h3><h3> 在庆祝共和国七十华诞前夕,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向建国前参加革命工作、健在的老战士老同志颁发了“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章。</h3><h3> 抚今追昔,无论是在枪林弹雨、硝烟滚滚的战争岁月,还是在百废待兴、热火朝天的和平年代,前辈们总是吃苦在前、任劳任怨、忘我工作、无私奉献,忠实地履行应尽的义务,出色地完成各项使命,体现了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集体主义精神。共和国的“大厦”有前辈们砌起的一砖一瓦,共和国的辉煌饱含着前辈们付出的汗水与辛劳。此次前辈们受到隆重表彰,实至名归!一位获得殊荣的老战士即兴赋诗,“今日秋高气又爽,组织送来金勋章;十四从军打敌人,九十老翁志昂扬!” 这肺腑之言充分表达了生命不息,战斗不止的革命情怀。</h3><h3> 出于对前辈们的敬仰,经过一段时间的搜寻,我收集了许多获颁纪念章的老前辈的照片和简历,把它们制作成美篇“祖国不会忘记(二)”。这些耄耋之年的老前辈,都是在建国前不同历史时期参加革命工作的,有着共同的理想和信仰,风华正茂时毅然走上了革命道路。他(她)们对党忠诚、百折不挠、心胸豁达、乐观向上,充满着革命激情,几十年如一日埋头苦干,用一生的努力证明自己无愧于党,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民族复兴这个伟大的时代。</h3><h3> </h3><h3> 让我们打开“美篇”,一起分享他(她)们的荣光吧!</h3> <h3>耿醒民 86岁,河南省襄城县人,四野老战士(1948年11月参加革命,1949年8月入伍,1955年2月入党),参加过解放战争、对越自卫反击战,1980年转业。原广东省委纪律检查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主任、副秘书长。1993年10月离休。</h3><h3>(资料提供: 韩朝阳)</h3> <h3>耿醒民与战友们1953年在广州合影,第三排中间站立者为耿醒民。</h3> <h3>耿醒民戎装照。</h3> <h3>耿醒民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荣立三等功,获颁的奖章。</h3> <h3>耿醒民立功照片。</h3> <h3>杨宝泉 87岁,河北省乐亭县人,老同志(1946年10月参加革命,1949年2月入党),1963年毕业于华中理工大学机械系,曾任古大存同志(原广东省政府副主席)秘书、广东省政府副科长、原武汉重型机床厂技术总支书记兼设计支部书记、党办主任兼宣传部长、中共中央中南局副处长、广州绢麻纺织厂党委书记兼革委会主任、广东省机械研究所党委书记、所长,广东机械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主持全面工作)、广东国际信托投资公司党组副书记、副总经理(正厅级)。1993年7月离休。享受副省级医疗待遇。</h3><h3>(资料提供: 韩朝阳)</h3> <p class="ql-block">孙景湧 91岁,山东省荣成市人,四野老战士(1942年参加革命,1946年3月入伍,同年8月8日入党),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1955年5月转业。</p><p class="ql-block">原中共中央华南分局幼儿院党支部书记、院长,中共广东省委机关幼儿院院长,广西桂林市文化局党总支书记,广州军区生产建设兵团六师组织科副科长,广州越秀宾馆党支部副书记、副主任,中国人民解放军体育学院幼儿园党支部书记、主任。</p><p class="ql-block">1984年离休(处级)。享受师职干部医疗待遇。</p><p class="ql-block">(资料提供: 韩朝阳)</p> <h3>孙景湧戎装照。</h3> <h3>柳翠玉 91岁,四野老战士(1949年9月在江西九江高中毕业后参军,转战汉口、南昌;50年代在南昌转业随丈夫调北京工作;60年代中全家调广州工作),原广州中山医学院基础部、学生部党支部书记。</h3><h3>资料提供: 于南方</h3> <h3>柳翠玉戎装照。</h3><h3>资料提供: 于南方</h3> <h3>仲兆勤 91岁,辽宁省铁岭县人,四野(41军)老战士(1946年参军,1947年入党),参加过解放战争(辽沈战役和平津战役),从战士机枪手至军分区政治部副主任,后转业至广东省汕头市委党校任副校长至离休。</h3><h3>资料提供: 仲洁</h3> <h3>陈运喜 93岁,广东省云浮市人,三野老战士(1948年8月参加革命,1950年6月入党),参加过解放战争(在淮海战役作战中负伤,评定为残疾军人)。原广州锅炉厂党委副书记、副厂长。1987年离休。</h3><h3>(资料提供: 陈志萍)</h3> <h3>陈运喜戎装照。</h3> <h3>陈运喜戎装照。</h3> <h3>郑英 93岁,牙买加归侨,老同志(解放战争期间在香港的共产党地下印刷厂工作,1949年11月随工厂搬迁至广州,参与了广东新华印刷厂的组建工作,1955年1月入党),原广东新华印刷厂工人、生产调度员、会计。1980年10月离休。</h3><h3>资料提供: 陈志萍</h3> <h3>为党做地下工作的郑英。</h3> <h3>陈运喜与郑英伉俪</h3><h3>(资料提供: 陈志萍)</h3> <h3></h3><h3>徐秋先 93岁,闽粤赣边纵队老战士(1949年5月加入闽粤赣边纵队二支队卫生队),参加过解放战争。解放后在汕头市工委卫生站、广东省卫生人员训练班任职。1950年底至1953年在英德、南雄两地参加土地改革。1952年中到1958年,先后在潮汕专署、粤东行署、惠阳专署的文教处工作。1959年在新丰江水电站职工医院工作,后调往省建委、省经委工作一年。1960年起在省物资厅任科长、后在省燃料公司任副处长。1984年处级离休。</h3><h3>(资料提供: 林彬)</h3> <h3>徐秋先参加革命后的照片。</h3> <h3>邹远模 93岁,牙买加归侨(籍贯: 广东省东莞市),东江纵队老战士(1941年7月参加革命,同年11月参军,1944年10月入党),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东江纵队三大队战士、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第三大队大队部通信员、东江纵队手枪队队长、东江纵队司令员曾生警卫员、警卫队长、华东军政大学学员、华东野战军特种兵纵队技术学校坦克学员、车长、分队长、坦克团一营二连副排长、副指导员、坦克三团一连副连长、志愿军坦克第三团重坦克连连长)。从朝鲜回国后任装甲兵第一坦克学校分队长、中国人民解放军坦克第二师坦克乘员教导营参谋长、营长、坦克第二师坦克四团副参谋长、参谋长。1966年4月转业。原广东省农机局办公室副主任、广东省农机服务站科研组组长、广东省农业机械研究所副所长(行政14级)、1985年7月离休。享受厅级待遇。</h3><h3>资料提供: 韩朝阳</h3> <h3>邹远模与战友们在坦克上合影。(前排右一为邹远模)</h3><h3><br></h3> <h3>邹远模与战友们接受任务。(中间站立者为邹远模)。</h3><h3><br></h3> <h3>邹远模戎装照。</h3><h3><br></h3> <h3>邹远模坦克准驾证。</h3><h3><br></h3> <h3>邹远模军官证。</h3> <h3>邹远模获颁装甲兵“独立自由”奖章和“解放”奖章的证书。</h3> <h3>梁少达 94岁,中国香港人,东纵老战士(1945年2月参加革命,1946年3月入党,港九独立大队游击队文化教员,代理中队交通总站长),参加过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原华南对外经贸管理局干部、广东省食品进出口公司科长(行政17级)。1986年12月离休。现港九独立大队老战士联谊会会长。</h3><h3>(资料提供: 韩朝阳)</h3> <p class="ql-block">亓荣友,96岁,山东省莱芜市人,三野老战士(1940年参加八路军,194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颈部、手臂、腿部多次负伤。在解放战争中参加了莱芜战役、孟良崮战役、济南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参加了解放南京和金华剿匪等战斗。1950年调华东海军,参加了解放嵊泗列岛及长江口扫雷战斗。1965年从海军旅顺水警区政治部副主任转业到广州远洋公司,历任“前进轮”、“光明轮”、“九江轮”政委。1970年任中远广州分公司党委副书记兼政治部主任,公司第一副经理。1973年任“中坦联合轮船公司”中方经理,在坦桑尼亚工作多年。1979年任中国远洋公司大连外轮代理公司党委书记兼总经理。1985年离休。</p> <h3>亓荣友戎装照。</h3><h3><br></h3><h3>(资料提供:亓渤陵)</h3> <h3>亓荣友与战友们合影(右一为亓荣友)。</h3> <h3>梁文坚 98岁,广东省阳江市人,广东人民抗日解放军老战士(1938年参加革命,同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过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1938年~1948年曾在阳江县妇救队、阳春战工团工作;在六团、独立团和一团任政工队长;在新兴县从事地下工作。1949年曾任粤中纵队广阳支队第八团路南区区委书记)。解放后,1950年始历任粤中地委妇委委员兼阳江妇委书记、中共华南分局组织部副部长秘书、分局纪检会、省监察会科长兼机关支部书记、省党校教员、“科学社会主义教研室”副主任、广州市委宣传部理论教育处副处长、市委党校教务处处长、广州市化工局政治部副主任、广州市妇联副主任。1983年离休。</h3><h3>资料提供: 陈立、韩朝阳</h3> <h3>陈平 98岁(1922年3月生于广州),福建省闽侯县人, 1936年10月参加革命,1939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经国共合作时期(曾受党委派到国民革命军第十二集团军政工部门工作)、抗日战争。1946年在香港地下党领导下,先后在劳工子弟学校、《正报》、《华商报》工作。1949年10月广州解放,奉命重返广州,参与接管《中央日报》和创办《南方日报》。1950年起,历任广州市邮政局发行科科长;广州市第三中学党支部书记、校长;广州市委文教部干部;广州市第一中学党支部书记、校长;广州市教育局革委会副主任、副局长;广东外文书店经理。1984年7月离休,享受正省(部)级医疗待遇。</h3><h3>资料提供: 洪小文</h3> <h3>陈平(左)与战友戎装照。</h3> <h3>林强 98岁,广东惠东人,东江纵队老战士(1942年参加革命,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东江纵队第七支队中队长、粤赣湘边纵队武工队队长兼教导员),参加过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原广东省冶金厅政治处主任、人事处处长、冶金厅机关党委书记。</h3><h3>资料提供: 林彬</h3> <h3>游击队老战士林强(右一)与战友们的合影。</h3> <h3>王志文 99岁,陕西省澄城县人,老红军战士,参加过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1936年12月参加革命,1938年1月入党,历任蒙委骑兵二连指导员、陕甘宁边区保安司令部骑兵团政治处宣传和青年干事、陕甘宁边区骑兵旅旅副官主任、陕甘宁晋绥联防军骑兵旅司令部通信科长、绥蒙军区骑兵旅侦察兼通信科长、西北野战军骑兵第二旅作训科科长兼骑二团团长)。原西北军区军训处防空科科长、兰州军区防空处处长、兰州军区作战部副部长、兰州军区果西指挥部司令员、兰州军区青海果洛前指参谋长、兰州军区司令部作战部部长、兰州军区副参谋长、兰州军区司令部顾问。1987年1月离休。享受大军区正职医疗待遇。1957年荣获三级独立勋章、三级解放勋章。1988年荣获二级红星功勋荣誉章。</h3><h3>(资料提供: 王雪梅 资料补充: 百度网)</h3> <h3>王志文戎装照。</h3><h3>(资料提供: 王雪梅 资料补充: 百度网)</h3> <h3>黄旭华 94岁(1926年3月出生),广东省海丰县人,中国工程院院士,毕业于国立交通大学(今西安交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核潜艇研究设计专家,“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和“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他是中国核潜艇事业的先驱者和奠基人之一,成功研制了中国第一代核潜艇,为中国海基核力量实现从无到有的历史性跨越做出了卓越贡献,被誉为“中国核潜艇之父”。1945年,黄旭华被保送到中央大学航空系,接着又以第一名的成绩考上国立交通大学。1949年,黄旭华毕业于交通大学造船系,1949年春加入中国共产党,1949年被选派到中共上海市委党校学习,先后在上海军管会船舶建造处、上海招商局(海运局)工作。1952年秋,黄旭华被调到上海港务局担任团委书记。1954年,黄旭华被调到上海船舶工业管理局,选送参加苏联援助中国的几种型号的船舶的转让制造和仿制工作。1958年,黄旭华调到北京海军,担任核潜艇研究室副总工程师。1970年,黄旭华主持设计的中国第一艘核潜艇下水。1974年8月1日“建军节”,中央军委发布命令,将中国第一艘核潜艇命名为“长征一号”,正式编入海军战斗序列。1983年,黄旭华被任命为第一代核潜艇总设计师。1994年,黄旭华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从1970年到1981年,中国陆续实现第一艘核潜艇下水,第一艘核动力潜艇交付海军使用,第一艘导弹核潜艇顺利下水,成为继美国、苏联、英国和法国之后世界上第五个拥有核潜艇的国家。1988年,中国核潜艇水下发射运载火箭试验成功,又成为世界上第五个拥有第二次核报复力量的国家。</h3><h3>黄旭华的铿锵誓言,“党需要我冲锋陷阵时,我就一次流光自己的血;党需要我一滴一滴地流血时,我就一滴一滴地流!”</h3><h3>资料提供: 关山</h3> <h3>黄旭华戎装照。</h3> <h3>黄旭华和他的核潜艇模型。</h3> <h3>黄旭华兴奋地站在自己的“杰作”前。</h3> <h3>黄旭华荣获共和国勋章。</h3> <p class="ql-block">匡吉(原名周智明) 90岁(1929年1月出生),广西东兰人。1947年12月参加革命工作,1948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粤桂湘边区纵队绥贺支队第二团政治服务员、中队长;1949年10月后,任德庆县悦城乡乡长,德庆一区区长,德庆三区区委书记,德庆县委常委、县公安局局长,粤中行署公安局办公室副主任,高要专署公安处副处长,高要地委工交办公室主任,肇庆钢铁厂厂长,肇庆地委办公室主任,肇庆地委工交部副部长,肇庆市委副书记,肇庆地区经委副主任;1978年9月后,任云浮硫铁矿建设指挥部党委副书记兼指挥、党委书记兼指挥。1983年4月,任广东省人民政府副省长,曾兼任省经委主任;1992年1月,任广东省政协副主席。2004年9月离休。</p><p class="ql-block">资料提供: 百度网</p> <h3>陈作明(原名陈运金) 92岁(1928年10月出生),广东省增城县人,1945年3月入伍(东江纵队),1947年4月入党,参加过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华东野战军两广纵队),因作战勇敢,多次立功受奖(荣立过大功和荣获战斗模范称号),在历次战斗中,先后三次负伤。建国后在空军八七零六零部队任政治委员。1979年5月转业。原广州市黄埔区人大常务委员会主任,1993年9月离休。</h3><h3>一门双杰: 其胞弟在1949年参加解放万山群岛的战斗中光荣牺牲,年仅19岁。</h3><h3>资料来源: 广东长征文化促进会</h3><h3> 广东省委老干部子弟联谊会</h3> <h3>陈作明戎装照(一)。</h3> <h3>陈作明戎装照(二)。</h3> <h3>陈作明立功证书。</h3> <h3>陈作明的功臣简历。</h3> <h3>陈作明的残疾军人证。</h3> <h3>陈作明的亲笔字。</h3><h3>资料来源: 广东长征文化促进会</h3><h3> 广东省委老干部子弟联谊会</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