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a href="https://www.meipian2.cn/23vlzuq7?share_depth=6&user_id=ohbsluDCxgCiaXuU6i24s9sXC_HQ&first_share_uid=66957454&share_user_mpuuid=df25de9e65727fdeefe88b8a734e8aaf&v=4.11.1" target="_blank" class="link"><span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span>点击进入链接,它会开启你的财富之门!</a><br></h3> <h1><b>一般来讲,退休工资的计算方式都是一样的。实际上退休工资的这一叫法也不规范,退休之后是不领取工资的,过去叫做退休费,现在都叫做养老金。</b></h1> <h1><b>养老金的计算<br></b><b>(1)按工龄计算退休费。<br></b><b>过去的时候存在着一种按工龄计算退休费的办法。以退休前的基本工资为基础,按照工龄确定退休费的计发比例,有条件的还可以发放一定的退休生活补贴。机关事业单位过去都使用着这样的退休费计算方式。<br></b><b>发放比例:工龄满10年不满20年,发放基本工资的70%;工龄满20年不满30年,发放基本工资的80%;工龄满30年不满35年,发放退休工资的85%;工龄满35年及以上,发放基本工资的90%。<br></b><b>这种情况下,如果工龄是满35年确实和39年的发放比例是完全一样的,都是90%。<br></b><b>可是退休费发放比例还会根据所受的奖励和表彰情况,或者独生子女父母身份情况有所额外提升,但是提升后比例不得超过100%。<br></b><b>退休生活补贴的数额,一般是按照退休时的职务级别来确定发放标准的,跟工龄没有关系。</b></h1> <h1><b>虽然说2014年10月机关事业单位实施了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推出了养老金计算新办法。不过国家为了保障老办法退休待遇和新办法退休待遇的顺利衔接和过渡,仍然设置了2014年10月到2024年9月的10年的过渡期。现在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还会按照老办法计算退休待遇,作为计算养老金的保底待遇。</b></h1><h3><br></h3> <h1><b><br></b><b>(2)按缴费年限计算养老金<br></b><b>其实多数人也可以看到了,在过去的养老金计算方式中,大家工龄不同,影响养老金真的不大。很有可能工作35年和39年养老金是完全相同的,但是这种待遇也让大家诟病很久,是典型的大锅饭待遇。<br></b><b>国家从90年代开始就建立了企业养老保险制度,2011年社会保险法将之订立为基本养老保险。2014年10月对机关事业单位实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他们参加的保险也属于基本养老保险。大家的养老金计算方式是完全一致的,只要参保缴费只会增加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br></b><b>不过对于之前的缴费年限,机关事业单位还有过渡性养老金可以拿。另外机关事业单位还建立了职业年金,作为补充养老保险机制;对应的是少部分大型国有企业建立的企业年金制度。但是绝大多数普通企业是没有年金制度的。</b></h1> <h1><b>按照缴费年限计算养老金,每一个月的养老保险缴费,都会增加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两部分,每一个月的缴费年限都可以转化为0.0833年。这种情况下,工龄39年和工龄35年在同样的养老金计算公式下,计算出来的结果可就有差异了。</b><b><br></b><b>按照基础养老金计算公式,假设平均缴费指数是一的话,缴费39年可以领取39%的退休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缴费35年可以领取35%的退休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养老金差距是4%的社平工资,当社平工资是6000元的情况下,每月就能相差240元。如果再加上个人账户养老金或者过渡性养老金,养老金总和差距能够达到三四百元。</b><b><br></b><b>所以,现在的养老金计算公式是比较公平合理的。</b></h1>